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含答案)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含答案)

2020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1. (苏州)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2. (黄冈)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B. 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 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3. (荆门)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

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C )A.HCl NaOH BaCl2Na2SO4B.HCl Ba(OH)2Na2SO4BaCl2C.H2SO4Ba(OH)2Na2SO4BaCl2D.H2SO4NaOH BaCl2Na2SO44. (武汉)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质X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向Ca(OH)2 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量分数一定增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5. (武汉)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

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CC 、②反应中和反应 D. C9. (大庆)下列物质的转化过程不符合A. CO?CO2→ CaCO3B. CO2?C6H12O6→ H2OC. O2?H2O → H2D. Cu?CuO → Cu (OH )210.(荆州 )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 ▲)A . Na 2CO 3→ NaCl → NaNO 3→ NaOHB .C → CO → CO 2→ Na 2CO 3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Fe 和 CuO 。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 A .1个 B .2 个 C .3 个 D .4个 6. (孝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生反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 A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选项A B C D 物甲 Ca(OH)2CO 2 H 2 Fe 乙 Na 2CO 3NaOH O 2 HCl 质丙 H 2SO 4 CaCl 2 CuO CuSO 4丁BaCl 2AgNO 3HClNaOHXY Z A H 2SO 4 H 2 H 2O B CuSO 4 CuCl 2 Cu(OH)2CH 2O H 2 CO 2 DCa(OH)2NaOHNa 2CO 38. ( 乐山) 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各物质之间 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略 去)。

已知:五种物质均含有铜元素,且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均为 +2价; A 为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物质 B; C 溶液 与铁反应可得 A ; C 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得 D ,同时又白 色沉淀生成; D 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 E 。

结合信息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 、①反应是吸热反应 B、 C 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D 、E 均是盐类A?B →C 的是()7. ( 乐山 ) 下列各组 物质间不能 通过C . Cu → CuO → CuSO 4→ Cu (OH ) 2D .CaCO 3→ CaO → Ca (OH )2→ NaOH 11.( 荆州 )如图所示,处于连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组别B Fe H2SO4CuCl2NaOHC NaOH CO2KOH CuCl2D Na2SO4Ba(OH)2HCl Ba(NO3) 21. (天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B 。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1)O2 CaCO3 (2)C + CO2高温2CO(3)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2. (安顺) A 、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物质 A 的化学式是红色固体浅;绿色写溶出液反应④无的色气基体本反应类型(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 E 的化学方程式:1)CuO 化合反应(2)3CO+Fe2O3 2Fe+3CO2 (2 分)(答案符合题意即可)1)C 物质的化学式为502)化学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513)A 物质所属类别为52(填“氧化物” 、“酸”、“碱”或“盐” )回答下列问题: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 B 为最常见的酸, D 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G 为蓝色不溶物。

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表示由两种物质可制3)Fe+CuSO4=FeSO4+Cu(2分)3. (娄底)在下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为初得另外两种物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4. (南昌)如右图所示,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

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互能反应。

F 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E组成元素相同,B、C、G 成为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 A 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物质 A 的一种用途是(2)D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图中涉及 B 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1)Ca(OH)2,除锈(气体答案合理亦可)(2)2H2O2===2H2O + O2↑(3)复分解反应5. (南京)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 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

其中B、E 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 F 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

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 。

4)写出C→ 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CuSO4 (2)SO3+2NaOH=N2aSO4+H2O(3)复分解反应(4)Cu(OH)2 △CuO+H2O6. (黄冈)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1)E 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 ;C 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Ca (OH )2;CO 2(2)① C+ O 2===CO 2 (合理即可 ) ②Ca (OH )2+Na 2CO 3= CaCO 3↓+ 2NaOH7. (武汉 )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 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 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 如图 1 所示;Ⅱ.取少量 B 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 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 图 2 所示。

(1) BC 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从 C 到 D 液体的 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 2) 原 白 色 固 体 中 一 定 含 有 , 可 能 含 有; (3)D 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过滤;再向滤液中加8. (襄阳) A -I 是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按单质、氧 化物、酸、碱、盐分类, A 、B 、D 、E 、 F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 C 、G 、H 、I 、 F 也是不 同类别的物质; A 、B 、C 中含有同种元素,B 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

图中,观察现象。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1)物质 B 的化学式:(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9. (孝感)A、B、C、D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2)1)H2O(2)→”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A 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填“是”或“不是”)置换若A、B、C、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则 A 为,C与 D 发生的化学反应反应。

若A、B、C、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 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 A 为,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水)不是CO2(或二氧化碳)Na2CO3+Ca(OH)2=CaCO3↓ +2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0. (宜昌)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不同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其中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都含有铜元素,B为黑色粉末,C为红色粉末。

“→”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问题:1)C的化学式, A 的化学式;2)写出由 B 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3)在该.知.识.网.络.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可以归纳出能与盐发生反应的物质类别有A.单质 B .氧化物 C .酸 D .碱 E .盐11. (眉山)某同学设计鉴别物质引导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 A 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