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公交车报站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公交车报站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
智能公交车报站系统设计
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
自2000年以来,我国城市道路与公共交通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但仍无法遏制城市交通拥堵的蔓延。

交通需求猛增,交通供给受限,再加上居民出行结构小汽车化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交通需求管理作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措施势在必行,其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交通需求管理的核心举措。

截至2009年12月底,宁波市拥有运营车辆1752辆,运营线路113条,占全市公交总运营能力的80%以上,在宁波市客运市场发挥着主导作用。

如此繁重的运营压力,迫使公交车运营朝着快捷、方便、准确的路线发展,因此诞生了宁波市第一条公交车专用车道,紧接着公交站台也能显示公交车所在位子,为乘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公交管理方式的变化,从有人售票→无人售票→自动报站。

目前最常用的报站系统要由驾驶员操作,在路面情况复杂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且,很多时候由于驾驶员的操作疏忽,会导致漏报站,报错站甚至是不报站,这无疑给广大游客及市民带来了出行的不便。

因此,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报站就应运而生。

目前公交车站能通过阅读器读取到装在公交车上的ID信息,然后将信息传送回公交控制中心,从而便于掌控公交运营状况及道路拥堵信息,及时调整班次。

同样道理,我们在公交车里装一台阅读器,当公交车经过公交站台的时候就能获取到站台内RFID电子标签上的数据,通过与阅读器相连的单片机处理,播放出到站语音。

但是,RFID射频识别距离短,成本昂贵等问题成为了阻碍RFID自动报站大范围推广,不过,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技术的改进,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报站即将实现。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1、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设计公交车能自动识别公交站台编码。

预期目标每个站台拥有唯一电子标签,载有RFID阅读器的公交车经过公交车站时能捕获电子标签中的数据,从而自动识别站台信息。

2、将RFID阅读器采集到的信号传输到单片机模块,处理得到语音信号,实现语音报站。

3、实现公交站台用LED灯点阵指示公交车所处位子。

预期目标公交站台能用LED灯显示附近共计5个站台内的公交车到站情况,如果有车在站台范围内则亮起LED灯,如果没有公交车则灭灯。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本设计主要研究的是RFID阅读器获取公交站台电子标签信息的功能。

因此,首先要做的是通过网络及图书馆资源查找大量关于RFID的资料,设计出符合功能要求的RFID阅读器。

同时,还需查询资料掌握MCS-51单片机语音播报功能。

另外,也要学会使用C语言模块化,有调理地编写程序,最后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调试,完善系统功能。

四、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毕业设计期限:自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

9月15日-9月30日:分析任务并将任务拆分成几个部分,收集RFID及单片机语音播报资料。

10月1日-10月15日:对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设计出系统总体方案。

10月16日-10月31日: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以及开题报告。

11月1日-11月15日:组建毕业论文整体框架,完成引言部分。

11月16日-11月30日:通过资料的查找,完成硬件部分的设计。

其中包括阅读器模块,单片机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等。

12月1日-12月31日:通过多次测试完善硬件电路,首先要令RFID阅读器能准确识别站台信息,然后能将阅读器捕获的信息传输到单片机中,用单片机语音模块实现报站,最后还要实现LED点阵报站功能,得到测试数据。

1月1日-1月31日:通过对C语言知识的复习巩固,查阅相关资料,整理软件部分内容,包括初始化与各模块子程序。

2月16日-2月25日:整理前期各个部分的内容,撰写毕业论文。

3月1日-4月1日: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完善设计作品,修改论文。

参考文献
[1] 李元忠.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J].电讯技术,2002,7,42(5):5~9.
[2] 叶桥民.RFID技术在智能公交领域的应用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27(3):147~149.
[3] 张华,魏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其应用[J].安防科技,2007,10,20(7):48~50.
[4] 王伟.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1(2):139~142.
[5] 沈宇超,沈树群.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发展现状[J].电子技术应用,1999,1,1(1):4~5.
[6] 李彦林,董德发.射频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监管信息采集中的设计与应用[J].安防科技,2006,12,16(12):41~49.
[7] 王天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应用的关键问题[J].微电子技术,2007,6,34(8):170~172.
[8] 周晓云,吴兆根.RFID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J].中国无线电,2005,5,5(5):49~51.
[9]Stefanovic N,Han J,Koperski K.Object-based Selective Mateialization for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Spatial Data Cubes[J].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2000,12(6):938~939.
[10]路勇,姚鹤龄.基于RFID技术的公交车车站自动识别自动报站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5,(13):113~1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