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致橡树》课件 人教版第一册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致橡树》课件 人教版第一册
致橡树
情景导入 走进作者 朗读诗歌 品析诗歌
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舒婷近影
舒婷:当代著名女诗人,原名
龚佩瑜。1952年生于福建,初 中未毕业便下乡插队,回城后 做过多种临时工。1969年开始 写作,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 《今天》发表诗作。其诗歌构 思独特,情调婉约,复活了中 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 那一线索,拓展了崭新的审美 视野,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代表诗作有《致橡树》《双桅 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电影《简·爱》剧照
(原著夏洛蒂·勃朗特)
简:你以为我穷,
不好看,就没有感情 吗?我也会的!如果 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 貌,我一定要使你难 于离开我,就象现在 我难于离开你。上帝 没有这样儿,我们的 精神是同等的,就如 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 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
《简爱》对白:直抒胸臆
《致橡树》: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 象征爱情双方 独立人格和真挚爱 情,使人对人的生存方式加以理性 的思索,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独立平等
亲密相连 伟 向 心心相印 大 往
的和 各有特点 爱 憧 同甘共苦 情 憬
终身相依
致橡树
朗读
致橡树
朗读
致橡树
朗读
否定
凌霄花 体
鸟儿
现 慰
泉源
藉 与
险峰
依 附
的
日光 意
象
返回
创作: 意
象
鉴赏:
象
意
诵读品味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依附式爱情
否
痴恋式爱情
定 和
批
判
奉献式爱情
不 这些都还不够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相互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舒婷在《秋夜送友》诗中写道:
“因为我们对生活想得太多 我们的心啊 我们的心才时时这么沉重”。
我们分担寒潮 风雷 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 流岚 虹霓
致橡树
再见
朦胧诗人
朦胧诗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内容含蓄隽永, 借助象征比喻等创造朦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朦胧诗” 在诗歌内涵上强调诗人自我意识追求自我价值,以现 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往往具 有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表现出冷色调。注重主题的 创造和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自我意识的闪念和 幻觉,诗歌意象往往带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代表诗人:舒婷、北岛和顾城
春雨 群
不平等
观点提出
作我 在株 一木 平起。等棉,独立
肯定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想一想
1.旧传统中不平等的观念,生活中 不平等的现象还有哪些?
2.人与人应该怎样相处?
比较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