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
二、薄膜干涉
1、定义: 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
2、实例: 肥皂泡或水面上的油膜所形成的彩色花纹 3、应用:检测平面是否平直
干涉现象应用: ①检查精密零件的表面质量。方法是透明标准 平面与被侧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层,用 薄膜干涉原理检测,精度可达10-6cm。 ②增透膜:原料:氟化镁,厚度绿光的波长1/4。 涂有增透膜的镜头呈淡紫色。
5、近一步的实验表明: 用单色光做实验,相邻亮(或暗)条纹的间距红 光的最大,紫光的最小。 这说明了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
一、双缝干涉
4、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
L x d
这说明了相邻亮(或暗)条纹的间距相等
5、近一步的实验表明: 6、光的波长、频率:v=λf (1)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 (2)红光的频率最小,紫光的频率最大。 o 光的波长常用单位埃来表示:1A=10-10m
2 1 2
第二式平方减第一式平方可得:
r22 r12 (r2 r1 )(r2 r1 ) x 2d 2d
x L L x 2 2d d
(2)若r2-r1=λ/2,则:
一、双缝干涉
4、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
L x d
这说明了相邻亮(或暗)条纹的间距相等
(3)双缝干涉: 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过两狭缝后形成两列光波 叠加产生的干涉现象。
一、双缝干涉
3、现象分析 (1)亮纹: 从两个狭缝发出的两列波的路程差为波 长的整数倍。 (2)暗纹: 从两个狭缝发出的两列波的路程差为半 波长的奇数倍。
一、双缝干涉
4、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
d r L x 2 d 2 2 r2 L x 2
2 1 2
第二式平方减第一式平方可得:
r22 r12 (r2 r1 )(r2 r1 ) x 2d 2d
L x (r2 r1 ) 2 L ( L d ) 2d 2d d
(1)若r2-r1=λ,则:
一、双缝干涉
4、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
d r L x 2 d 2 2 r2 L x 2
二、薄膜干涉
1、定义: 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
薄膜干涉: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是当肥皂膜竖直放置,由于重力作用, 膜上薄下厚。光照射到肥皂膜上,经前后膜两 次反射,又叠加在一起,后膜反射光的路程比 前膜反射多2倍膜厚。若膜厚度2倍等于波长整 数倍,两列光波加强,呈现明纹。若某种膜厚 度2倍等于半个波长奇数倍,此处两处两列波互 相减弱,出现暗纹。膜厚度变化是连续的,就 了现明暗相间条纹。
一、双缝干涉
1、实验装置 相干光源: 把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分成两束,能保 证它们具有相同的频率和恒定的相差。
一、双缝干涉
1央出现亮纹,两侧出现间距相等 的亮暗相间的条纹。 (2)白光: 屏中央出现白色亮纹,两侧出现彩色条 纹,紫光最靠近中央,边缘为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