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职教育如何突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
高职教育如何突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
展校 企 合作 ,采 取工 学结合 的人 才培 养方 式 。 别 是教育 部和 财政 部要 求建立 的 “ 息采集 与 信
收稿 日期:2 1— 12 001—0 作者简介: ̄ (94 ) 18 一 ,男 ,山东滕州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政策与 国际 比较 。
文 章 编 号 : 1 7 —9 7 ( 0 1 10 3 - 4 6 2 0 9 2 1 )O — 0 6 0
高职教育如何 突破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 “ 瓶颈 "
程 பைடு நூலகம்
( 上海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上 海 2 0 3 ) 02 4
摘
要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 式经过改革与发展 , 在人 才培养过程 、 培养内容等方面
配才 能得 以实现 。但是 ,实 际课 程 改革过 程 中 , 高职 院校 却 面 临诸 多 问题 ,例 如 课程 开 发 、设 置与 学 校 现有 资源 的不 匹配 ;课 程 内容 与 现 实 社 会 需 求 的 不 匹配 等 等 。究 其 原 因 ,一 是 院 校 发展 极 不 平 衡 。有 的学 校基 本 实 现 了规 模 扩 张
异 、产 业 结 构 ,也 必 然要 求 学 校 专业 改革 的 重 心 不 应是 “ ” 多 ,而 应在 “ ” 准 ” 强 ”上 精 、“ 、“ 下功 夫 ,根据 各 地 区实 际情 况 合 理进 行 专 业 布 局 ,及 时适应 区 域经 济发 展 需要 。
培养 目标 对 于 人才 培 养 模 式 具有 决 定 意 义 和 指 导作 用 。“ 比较务 实 ”指 高 职 院校根 据 市场 需要 、经 济社 会 发 展 需求 ,把 培 养各 级 各 类 高
位 于技 能操 作 型人 才 。 培养 目标 规格 认 识上 的
不 尽 统 一 ,也导 致 人 才培 养 过 程 中存 在 盲 目性
和 不 一 致 性 。总 之 ,高职 院校 的人才 培 养 犹 如
钻 进 一 座迷 宫 ,总 是 绕一 圈又 回 到 原 点 , 尚无
法 完全 从 “ 科压 缩饼 干 ”的俗套 中脱 离 。 本
互 动 的 内容 体系 。 目前 ,许 多高 职 院校 为 了满 足 企 业对 人才 的需 求 ,不 断加 强 与行 业 企 业 的
因此 ,把 脉 高职 教 育 人才 培 养模 式 改 革 ,去 除 人 才 培养 模 式 中 的症 结 ,切 实 提 高人才 培 养 质
量 ,已成 当务之 急 。
取得 了显著成就。 但是, 仍存在瓶颈, 主要表现为: 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 比较务实”却 “ 不 重落实” 、专业改革 “ 追求特 色” 却 “ 难保本 色” 课程改革 “ 、 追求丰富”却 “ 不够丰厚” 、
教 学改革 “ 追求灵活”却 “ 效果一般” 人 才评价方式 “ 、 理论多元”却 “ 实践单一” 。因此, 必须突破人 才培养模式五个方面的瓶颈 ,切实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
、
我 国 高职 教 育人 才 培 养模 式 改 革取 得
的成就 ( 一)人 才培 养过程 日益 开放
高职 教育 的培养 目标 是 “ 向生产 、建设 、 面
联 系 ,努力提 高人 才培 养质 量和 市场适 应 性 。
( 三)人才培养评价机制逐步完善
高职 教育 人 才 培养 模 式 的 改革 成功 与 否 , 关键 看 人才 培养 质 量 ,核 心 则 是人 才 培养 评 价
来 说 ,有 的高 职 院校 犹 如 得 了 “ 业 设 置 多动 专
出现有外部 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原 因在于学校
自身 “ 内功 ”不足,盲 目追求课程建设的大而 全 ,重 “ 的 发展 ”轻 “ 的提 高 ” 量 质 。
3 7
( 教学改革 “ 四) 追求灵活”却 “ 效果一般” 考 核 等 形式 较 少采 用 ,不 利 于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 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 。 重点。“ 追求灵活”指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 三 、突破 高 职教 育人 才培 养模 式 改 革瓶 颈 没 能坚 持 自有 模 式 ,而 不 断尝 试 新 的变化 和 改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 式;瓶颈 中 图分类 号 :G 1 77 文献 标识 码 :A
《 国家 中长 期 教 育 改革 和 发 展 规划 纲 要 》 这 是 因为技 术 型和 技 能 型人 才应 具 备 的知 识 和 (0 02 2 2 1— 00年 )提 出 ,“ 职业 教育 必须满 足经 济社 会对 高素 质 劳动者 和技 能型 人才 的需 要 ” 。
道 路提 供保 障 。
生 职 业 需 求 。第 二 个 问题 突 出表现 为 学 校 已有 专 业 尚未做 大 、做 强 、做 精 ,精 品专 业 、特 色
二 、 国高 职教 育人 才培 养模 式改 革 的瓶颈 我 毋庸 置 疑 ,我 国 高职 教 育 人才 培 养 模 式 通 过 不 断 改 革和 发 展 ,在人 才 培 养 内容 、评 价 机 制 等 方 面 取得 了一 定 成就 。然 而 ,不 可 否 认 的 是 高 职 教育 人 才 培 养质 量 仍 不 高 , 高技 能人 才 仍 严 重 短缺 。究 其 原 因 , 归根 到 底在 于 高 职 教 育 仍 未 突 破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瓶 颈 ,具体 表 现 在
游 离 ,教 学 中仅 重 视 知 识 的传 授 和 记忆 ,而 忽
略实践技能的培养 ;学校热衷于报课题 、搞科 研 而 非加 强与 行业 企业 的联系 ,功利 色彩 较浓 。
此 外 ,具 体 的人 才 培 养规 格 也 存 在 争议 , 由于 “ 等 技 术应 用 性 人 才 ”的范 围 比较 宽泛 ,社 高
革 ,强 调 “ 多变性 ” 效 果一 般 ”则指 高职 院 。“ 的策略
3 6
绩 效 监 控 系 统 ” 更 是 开 创 了个 性 化 的评 估 模 ,
式 ,使 绩 效评 价 成 为 国家 加 强 对 高职 院校 指 导
症” ,盲 目开设 “ 门” 新兴 ”专 业 ,追 求 专 热 、“ 业 的大 而全 ,而 不 考虑 地 方 经 济 发展 需 要 、 学
的重 要 手段 ,为 高 职 教育 坚 持特 色 和 质 量 发 展
然而 ,据 资料 统计 : 目前 ,我 国 7千万 产业 工 人 中高级 工仅 为 4 ,与 目前 世界上 最 发达 的 2 % 5 能力 ,相 当部 分只有 在 实际工 作场 所才 能获 得 。
随着 高 职 院校 与 企业 合作 程 度 的不 断 深入 ,也
形成 了独具 特 色 的开 放式 办学 形式 ,如企 业 冠 名班 、“ 单式 ”培养 等 等 。 订
素 质 技能 型人 才 为 己任 , 强调 “ 理论 指导 层面 ” 。 “ 重 落 实 ”则 指 高 职 院校 在 办 学过 程 中往 往 不
( 课程改革 “ 三) 追求丰富”却 “ 不够丰厚”
课程 改革 是 高 职 教育 人 才 培养 模 式 改 革 的 根 本 。“ 求 丰 富 ”指高 职 院校针 对 学生 的兴 趣 追 “ 的发 展 ” 不 够 丰 厚 ”则 指 高 职 院校 在 课 量 。“ 程 改 革过 程 中 ,未 能重视 加 强课 程建 设 的深度 、 厚度 , 精 品课程 、 色 课程 缺 乏 , 特 无法 强 调 “ 质 的提 高 ” 。课程 改革 的成 功 与否 ,是 一个 由多种
和 硬 件 建 设 ,现 已进 入师 资 、课 程等 软 件 建 设 阶段 ;但 有 的学 校 在 软件 、硬 件 建 设两 方 面 却 显 得 非 常 薄弱 ,甚 至 处 于 “ 序 ”状 态 ;二 是 无
会各界对高职教育培养 目标 的侧重点持不 同意 见 :有 的 定位 于 技 术 管理 型 人 才 为主 ;有 的定
( 二)人才培养内容 由学科本位向就业导向
转 变
高职 教 育 的本 质 在于 职 业 性和 实 践性 。高 职 院校 在 人才 培 养过 程 中 ,纷 纷摒 弃 了传 统 的 以学科 为 中心 的课程 教 学模 式 ,加 大 力 度进 行 课程 体 系 改革 , 由学科 本 位转 向就业 指 导 ,注 重 强化 实践环 节 ,建 立 了理 论 与实践 教学 并行 、
第 l 卷第 1 O 期 2 1 年 2月 01
广 州 番 禺 职业 技术 学 院 学报
J UN L O U N Z O A Y O Y E H C O R A F G A G H U P N U P L T C NI
V 1 1 N . o.0 o 1 F b 2 1 e. 0 1
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 这就决 机制是否完善 。随着评估工作的不断展开,高 , 定 了高 职 院校 的人 才培 养 就不 能仅仅 局 限于 学 职 院校 人才 评 估 方案 不 断完 善 ,评 估 方法 日渐 校、课堂和实验室,必须实行 开放式办学 ,开 科 学 ,评 估专 家 队伍 的整体 水 平逐 渐 提 高 。特
( 二)专业改革 “ 追求特 色”却 “ 难保本 色” 课 程 设 置 不合 理 ,课程 内容 过 分 强调 知 识 体 系 专业 改 革 是 高职 教 育 人 才 培养 模 式 改 革 的 完 整 性 及 学科 知 识 的广度 和 深 度 ,偏 重 理 论 、 核 心 。“ 求特 色 ”指 高职 院校在 办 学过 程 中形 缺 乏 应 用 性 ;三 是 教 材建 设 尚不 完 善 ,教 材 编 追 成 的 、区别 于 其 他 学校 所 具 有 的特 点和 亮 点 , 写 质 量 参 差不 齐 ,教材 内容 严 重滞 后 ,特 色 教 强 调 “ 无 ” 难 保本 色 ”则 指 高职 院校 通 过 材 、实i 教材也严重不足等等 。诚然 ,问题 的 有 。“ J i I 专业改革 ,未能充分发挥 自身的优势 ,既通常 所说的 “ 招” 绝 ,强 调 “ 长 ” 专 。就 第 一个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