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肌肉注射-PPT(精)

肌肉注射-PPT(精)


处,使示指、中指与骼嵴
构成一个三角形,其示指
和中指构成的内角,即为
注射部位;
②髂
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为注
射部位(以病人自己的手
指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大腿中段外侧
成人可取髋关节 10cm至膝关节的 范围
尤适用于2岁以下 幼儿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位置为上臂外侧,肩 峰下2~3横指处。
此区肌肉不如臀部丰富, 只能作小剂量注射。
进针角度90° 进针深度肌层 抽动活塞无回血
注入药物
注射毕,用干棉签 按压针眼拔针
注射前 注射 注射后 评价记录
洗手、戴口罩 备齐物品、核对 吸药、排气 选择注射部位 消毒皮肤 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 整理床单位
清理用物
患者卧位
侧卧位俯卧位 仰卧位 坐位
肌肉注射产生局部硬结——原因
1、深度未达肌内 2、未交替更换注射部位 3、推药速度快 4、注射液溶解不全或落入微粒杂质 5、药物浓度过高
肌肉注射产生局部硬结——处理
• 1. 定位准确 • 2、推药匀速 • 3、生土豆片外敷 • 4、热水袋或硫酸镁湿热敷
课后思考题
• 1、肌内注射的臀大肌的几种定位方法 • 2、肌内注射的操作要点
谢谢!
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 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 肌肉,应速请外科医生处理 – -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并选用细长针 头,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
肌内注射【健康教育】
– -臀部肌内注射放松方法:
– (1)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 (2)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
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M,
概念: 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
组织的方法 • 目的 • 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
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 注射更快发生疗效时
注射部位
最常用的部位: 臀大肌
其次: 臀中肌、臀小 肌股外侧肌及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 臀 —臀大肌解剖及体表投影 •大 •肌 •注 •射 •定 •位 •法
臀大肌十字法 注射定位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侧 或右侧划一水平线, 然后从髂嵴最高点 作一垂直平分线, 将臀部分为四个象 限,其外上象限并 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臀大肌联线法注射定位法
取髂前上嵴和 尾骨连线的外 上三分之一处 为注射区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 ①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
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
一侧
– -对因长期多次注射出现局部硬结的患者, 教给其局部热敷的方法
肌内注射实施小结
病人取合适体位 → 常规消毒皮肤 → 排气 → 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 射器 → 中指固定针栓,针头与皮肤呈90° 迅速刺入2.5cm~3cm → 右手固定针头,左 手抽动活塞 → 无回血 → 均匀速度注入药 液 → 完毕 → 用无菌干棉球按于进针处皮 肤,右手迅速拔针 → 病人取舒适卧位 → 清理用物。
注药毕,用无菌干 棉签轻压进针处, 快速拔针,并继续 按压片刻 再次核对,协助患 者穿好衣裤,取舒 适体位,整体床单 位 回治疗室,清理用 物
肌内注射【注意事项】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 -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 – -2岁以下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 -若发生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绪,嘱患者保
– -再次核对
– -操作后处理
肌内注射操作分解
执笔式
以左手拇指和示指 绷紧局部皮肤,另一 手以执笔式持注射器; 用前臂带动腕部力量, 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 深度约为针梗的2/3
(约2.5~3cm)
松开左手,抽动活 塞,观察无回血后, 固定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匀速 缓慢推药,同时注 意观察患者的表情 及反应
肌内注射【操作前准备】
– 评估患者并解释 – 患者准备 – 护士自身准备 – 用物准备 – 环境准备
常 用 体 位
肌内注射

【操作步骤】
– -按医嘱吸取药液
– -核对
– -取合适体位
– (侧卧位、俯卧位、

仰卧位、坐位)
– -选择注射部位
– -消毒
– -二次核对、
– 排气
– -穿刺
– -推药
– -拔针、按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