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二维剖面物理模型(S48区块一个剖面,30*30*5cm) 基于对S48区块地质认识以及S48井、TK467井生产动态资料,设计并制作了可视化二维地 层剖面物理模型。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11)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三维模型驱替物理模拟
功能:依据地质认识,建立三维可视模型及三维耐压模型,两种模型中的实验结果相比 对,可直观量化表征缝洞型油藏开采过程中油水流动规律、剩余油形成与启动规律,评 价提高采收率技术效果。
实验条件:140℃、4MPa
高温高压反应釜
高温下,多轮次40倍压缩、膨 胀后,泡沫保持稳定
缝洞型油藏泡沫辅助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二)多角度评价缝洞型油藏凝胶泡沫性能
泡沫极限稳定性能:室内常温常压条件下,凝胶泡沫消泡率极低,单一泡沫粒径 逐渐增大,形成分子缠绕结构;矿场井筒条件下,固体杂质增强液膜表面性质, 凝胶泡沫稳定性提高。
正式人员:26人: 有留学经历:17人 博士学位:22人; 博士导师:5人;
(博导共9人)
硕士导师:21人; 青年拔尖人才:6 人。
此外: 硕士研究生:210人; 博士研究生:38人; 在站博士后:12人。 研究团队300余人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近年来承担了80多项高级别的课题及企业课题:
•国家十一五~十三五重大专项(教育部、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 •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攀登计划、国家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863重大专项、863计划专项、863探索导向项目、863主题项目; •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973计划; •国家教育部重点科技基金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 •中石油总公司中青年创新基金、 风险基金项目、滚动项目; •对外合作项目CCUS(中国政府与欧盟、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的政府间合作); •油田企业的合作项目(大庆、胜利、长庆、延长、辽河、吉林、新疆、大港、海油、
压力控制
温度控制
搅拌及管输控制
集成化控制:
数控流程 数控柜 参数控制精准 用户操作友好性 数据采集便捷 安全性能高
30
形成缝洞型油藏矿场凝胶泡沫辅助气驱配套工艺
(3)王德民:特聘教授/博导,院士,大庆 油田前副局长
(4)白宝君: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博导,美 国密苏里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正式在编科研与管理人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姓名 侯吉瑞 彭 勃 董朝霞 郭继香 钟立国 林梅钦 蒋建方 赵凤兰 刘同敬 杨子浩 王付勇 宋兆杰 张 刘 娟 琦 张景辰 吴海荣 赵传峰 杨磊磊 杨钰龙 贾继辉 李 卉 吕其超 第五鹏翔 孙 丽 纪淑玲 罗晓美 性别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职称(职务)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教授/博导 副教授/硕导 副教授/硕导 副教授/硕导 副教授/硕导 副教授/硕导 副教授/硕导 副教授/硕导 副教授/硕导 副教授/硕导 副教授/硕导 副教授/硕导 讲师/硕导 讲师/硕导 讲师/硕导 讲师/硕导 讲师/硕导 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讲师(院办主任) 工程师(实验室主管) 初级(研究生管理秘书) 学位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学士 学士 学科专业 油田开发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 油田开发 应用化学 油田开发 油田开发 油田开发 应用化学 油田开发 油田开发 应用化学 油田开发 应用化学 油田开发 油田开发 应用化学 油田开发 开发地质 油田开发 油田化学 油田开发 油田开发 应用化学 工商管理
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 技术交流
负责人:侯吉瑞 汇报人:屈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 2018年12月
汇报提纲
一、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二、成熟技术
泡沫辅助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2D纳米片增油技术 淀粉凝胶堵水技术
三、潜力型技术
泡沫携颗粒纳米片复合驱油技术 高粘流体驱油技术
矿场测试
室内测试
10cm
初始状态:泡沫体 积275mL
室温10天后:泡沫 体积270mL
S91井泡沫注入21天后: 因套管错断砂埋,反洗 冲砂,3700m返出泡沫
缝洞型油藏泡沫辅助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二)多角度评价缝洞型油藏凝胶泡沫性能
凝胶泡沫堆积能力强,堆积尺度可达米级,能够在大型溶洞中运移、调驱。 具有近似固体弹塑性特征,凝胶泡沫宏观表征出在外力下具有一定抗变形能力。
稳泡剂 进口 氮气 进口2
井口法兰连接件,材料:502型钢
设计图
氮气 进口3
陶瓷孔板
效果图
井口法兰
撬装式柱塞泵购置,泵输粘度: 10000mPa.s
29
形成缝洞型油藏矿场凝胶泡沫辅助气驱配套工艺
压力、温度、流量数控及实时监测 加热、搅拌、输液、发泡集成化控制面板
(三)配套配液/起泡设备数字控制及监测系统
断溶体泡沫辅助气驱效果
延长氮气驱受效时间:泡沫包裹 束缚气体,防止气体在断裂带高 速突进,削弱断裂带附近储集体 波及程度。 形成多条波及路径:泡沫前沿边 缘推进均匀,抑制优势通道突进 (大断裂),启动次级断裂,扩 大波及范围。
形成缝洞型油藏矿场凝胶泡沫辅助气驱配套工艺
撬装式设计,配液、起泡装置一体化系统 系统全部设备装撬,便于吊装、摆放、连接流程等现场作业
泡沫封堵大尺度断裂:断溶体模型中,储集体主要存在与断裂之间,气体优先波及 大尺度断裂,然后波及小断裂,波及路径单一;泡沫改变了气体的的运移方向,形 成多条波及路径。
气驱
缝洞型油藏泡沫辅助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3.风化壳与断溶体中泡沫辅助气驱技术效果对比
风化壳泡沫辅助气驱效果
控制气体波及路径:泡沫优化气驱 前缘,引导形成有利流场,防止氮 气自由波及导致剩余油离散化程度 高。 增大形成次生气顶概率:泡沫改善 流度比,抑制气体黏性指进,并形 成缓冲作用,给于气体重力分异时 间,提高氮气驱效果。
1.2m 3m
TK722CH2井凝胶泡沫辅助气驱先导试验现场
பைடு நூலகம்
缝洞型油藏泡沫辅助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三)缝洞型油藏凝胶泡沫机理和效果
对比氮气驱和氮气泡沫驱在模型中的驱替动态、剩余油、注入介质的分 布规律,明确了氮气泡沫可削弱纯氮气的重力分异作用,抑制粘性指进。
氮气在模型交叉缝洞模型中的驱替动态
气驱过程流动不稳定 出口 入口 出口 指进特征消失
(一)自主研发撬装式泡沫配置及起泡装置系统
核心设备:
泡沫液储罐 凝胶稳泡剂储罐 地面发泡装置
28
形成缝洞型油藏矿场凝胶泡沫辅助气驱配套工艺
(二)自主研发出适用于缝洞型油藏地面起泡装置
旋转浆与陶瓷孔板两级发泡,优化调整泡沫粒径 气液多级混合提高发泡效果
高速电机
起泡剂 进口
氮气 进口1
汇报提纲
一、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二、成熟技术
泡沫辅助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2D纳米片增油技术 淀粉凝胶堵水技术
三、潜力型技术
泡沫携颗粒纳米片复合驱油技术 高粘流体驱油技术
19
缝洞型油藏泡沫辅助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一)研发出适用于缝洞油藏的凝胶泡沫配方
50微米 粒径小:分散均匀、稳定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1) 界面及流变性能测试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2) 高温高压界面张力及相态测试系统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3)光学法微流变仪RHEOLASERTM 4)T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5)荧光体视显微镜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6)复杂流体流变性测量仪 功能: 采用PVT分析仪和配置高温高压密闭系统的模块化旋转流变仪,进行油水、 油气、泡沫和凝胶等复杂流体体系PVT物性参数和流变性测量。 高温高压密闭测量系统耐温300℃,耐压40MPa。
化学驱油技术
CO2封存与提高采收率技术
稠油热采与提高采收率技术
3.增产工艺与油田化学剂开发
酸化/压裂液开发与储层改造 井筒流动与降粘剂开发 调堵剂开发应用 产出液处理剂开发应用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特聘教授/博导
(1)胡文瑞:特聘教授/博导,EOR研 究院名誉院长;院士,中 石油前副总裁 (2)沈平平:特聘教授/博导,中石油前常 务副总裁,勘探开发研究院前 院长
氮气泡沫在交叉缝洞模型中的驱替动态
重力分异作用降低 入口
介质流动方向发生变化
氮气驱驱替完成后剩余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界面 出口 气体通道 入口
氮气泡沫去完成后剩余油、泡沫分布规律
泡沫前缘 出口 入口
油气界面
剩余油
基本无剩余油
缝洞型油藏泡沫辅助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风化壳平面物理模型
泡沫辅助气驱
(三)缝洞型油藏凝胶泡沫机理和效果
2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2003年1月8日: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2011年12月16日:提高采收率研究院(三个研究院揭牌)。
3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1.EOR地质与油藏工程
油藏地质建模 油藏数值模拟 油藏监测数据处理 油藏流体流动机理 油藏EOR方案优化设计
2.提高采收率驱油理论与技术
提高采收率驱油机理
河南、江苏、冀东、中原、塔里木等)。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简介
1.科研平台的功能:
多种尺度仿真物理模型设计制作 化学驱、蒸汽驱、CO2驱物理模拟 酸化压裂液性能改进与评价 2.科研平台升级: 2012年3月:中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 研究室”; 2012年5月:“温室气体封存与石油开采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3年1月:成为CCS全球研究院会员单位(当时国内高校唯一); 2016年11月:与CMG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共享最新数值模拟软件。 油田化学剂开发与性能测试 调剖堵水应用技术开发与模拟 高温高压稠油降粘剂开发与性能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