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理解及运用教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
2、能够对同义(近义)词进行区别和辨析。
3、结合具体语境对词语进行动态的理解与感悟。
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相关解读:新课标对现代文阅读的评价要求是,“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正确理解常用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理解和分析一篇文章的基础。
词句理解指的是,根据阅读文章的具体语境,通过推断、分析等方法,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
这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
中考回望:例1:2001年深圳中考第10题“研究人员发现真正能产生扬尘的是一些干旱农田和退化牧场”句中的“一些”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答:不能(1分);因为使用"一些"这一修饰限制成分,准确地说明了产生扬尘的只是部分干旱农田和退化牧场,不是所有干旱农田和退化牧场都产生扬尘。
(2分)。
例2:2001年深圳中考第15题①年复一年,奇迹总是带着音响和香味从我身边经过,我爱着、祈求着这种奇迹--却始终没有理解;现在,奇迹已在眼前,但我却没有看见它是如何来临的,我看不到幼芽的外衣如何裂开,看不到第一道温柔的泉水如何在阳光下微微颤动。
②突然间,到处是一片繁花似锦,树上点缀着明晃晃的叶子,或者是一朵朵泡沫般的白、公花,鸟儿欢唱着在温暖的蓝天上划出一道美丽的弧形。
A 虽然我不曾亲眼目睹奇迹是如何来临的,但是奇迹确实已经变成了现实,枝叶繁茂的树林形成了拱形,远处的山峰在发出召唤。
B 去尽情享受新一年的春天吧!③我觉得,每一个新的春天总比上一个更为美丽,但是也总比上一个消逝得更为迅速。
从前,我还是一个孩子时,那时的春天多么的漫长,简直是没有尽头!而今年的春天却多么的__________________;春天匆匆的脚步,让我追寻这瞬间的奇迹。
第15题:第一段最后一个词“颤动”用得生动、传神。
请联系“颤动”一词前的词语“第一道”、“温柔”、“阳光下”、“微微”,写出该词语运用的妙处。
(3分)“颤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泉水在阳光照耀下细微流动之状。
意思相近则可。
表述不准确酌情扣分。
例3:2002年深圳中考试题说明文阅读第9题据测定,每15亩绿地每天能吸收900公斤二氧化碳,产生600公斤氧气。
据测定,在绿化地带空气中灰尘的含量比非绿化地带要减少一半以上。
第9题:文中两次出现"据测定",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答:不能删。
(1分)理由是"据观测"表明具有科学依据,如删去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分例4:2002年深圳中考议论文阅读第12题⑤一个成熟的社会,一个有力量的社会,不但要考察每一个人,而且还要为他们建立必要的档案,这个档案是能够向有关方面证实你的可信度的。
这样,银行才可以借钱给你,公司才好聘用你……。
信誉就是你立足社会的通行证,你就可以受人尊敬地通行于这个文明社会。
第12题:第⑤段中"这样"一词指代什么?(用概括的语言回答)(2分)答:一个成熟有力量的社会,应该为每个人建立能够向有关方面证实可信度的档案。
(如果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答案只给l分例5:2002年深圳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第16、20题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第16题:"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3分)答:"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着的特点。
"默默"表现了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两词各1.5分)。
第20题: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3分)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流露出赞美之情。
或"百合花的精神令无数人感动,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例6:2004年深圳中考第16题有些语言是如此之美①多年不曾联系的高中同学从南方遥远的打来电话,问我,你那儿天气怎样?我说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她说我这儿花开得正艳,火红火红的,烧.人眼呢。
然后就是一段时间的沉默,我问怎么不说话了?她笑了:我正对着话筒在吹一朵红红的凤凰花呢。
你闯到它的香味儿了吗?③外公同刚刚过完七十大寿,他问我,你还回家过年不?我留了今年最好的茶叶,足够我们过一个惬意的冬天了。
我说不回去了。
他沉吟了一下,你那儿真应该比呵气成冰再冷一些的。
我问为什么?外公慢条斯理地说:这样你的话一出口,;就可以冻成冰了,你把它寄回来。
我们想听的时候,就用火烘烤,一定要用文火,滴滴答答,把你的声音拉得好长好长,可以慢慢地听。
如果实在等不及,就一把大火,烧.出一片春天来。
第16题:请你仔细品味第①段的“烧.人眼”和第③段的“烧.出一片春天来”中的两个“烧”字,分别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答:_这两个“烧”字用得生动传神,境界全出。
凤凰花红得像燃烧的火,绚烂耀眼,所以“烧人眼”;“烧出一片春天来”中的“烧”字是燃烧的意思,表达出亲人间的刻骨想念和浓烈亲情。
(答案可多元,请酌情给分。
品味出一个“烧”字得2分。
)例7:2005年深圳中考第13、14题③有了鸟的树就格外生动。
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
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
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上的,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
⑥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木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
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当年只听到了一声婉转的鸟鸣,就想起了江南。
在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鸸的歌声和舞蹈?第13题:在下面的横线上解释第⑥段中“婀娜”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婀娜:文中指柳树多姿而美好。
(意思相近即可)第14题:仔细品味第③段“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
”中的“弹性”一词,说说它好在哪里。
(3分)答:“弹性”一词用得生动传神。
把无形的冬天的风写得具体可感,赋予它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也表达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意思对即可。
例8:2006深圳市中考第14题爱,有时是一种错误⑴这样开始新的一天,已经六年了,只是今天,略有不同。
⑵在朝霞甩下的水袖里,忽地有了一片晃眼的色彩,温柔地旋开细嫩的花瓣,在秋天里微微地颤动,草地一下子灿烂起来。
⑶父亲催促我快些,我也只好收回眼神。
奔向学校。
⑷一天很快地在挂念里过去了,再见到它们时,太阳已在遥远的地方等待落下,而那些花儿,褪尽了初绽的青涩,在夕阳里灼灼..地期盼着。
高大的棕榈投下灰暗的影子,而花儿们却如同太阳一般抵抗黑暗,在影子里依旧晃眼。
第14题:解释第⑷段加点词“灼灼”在文中的意思。
(2分)答:描绘夕阳照射下太阳花明亮的色彩,表现热切期盼的心情(意近即可)考点小结:1、理解词语的浅表含义(词汇义)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及其它特殊含义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的指代内容4、理解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人物的性格特点5、比较词语的意思6、理解一个词语的多个义项常见题型:一是找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指代内容,多是一些指示代词和数量词等,如“这、这些、那、那些、其、之、此、它、是等。
(此种类型的题目比较简单,本学案不做分析)二是品味词语。
一般有三种问法:1、指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或妙处。
2、把该词语换成其它词语好不好?为什么?3、把该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这一类题所选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三类。
第二课时做题指要:理解的角度及方法一、从词语的修辞作用来理解词义——修辞表现法在文段里或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义有时需要从词语的修辞作用结合词性角度(如动词的生动性、准确性;形容词的形象性)来探究。
譬如比喻和拟人就是增强生动性、形象性;排比加强气势;反复起强调作用;夸张突出所夸对象的特征,等等。
例句1:“如果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湖北荆州考题)分析:把“土”喻为“人生”,可以体会到“土”里寄托着“我”的全部期盼与希望,如果失去了这些,就意味着失去了人生的一切。
例句2:幽雅的歌厅里,一会飘出“贝多芬”,一会又飘出“莫扎特”,令人顿生“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分析:“贝多芬”和“莫扎特”运用了借代修辞,此处指二人的优美音乐,渲染了歌厅里幽雅的氛围牛刀小试:练习1: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答:“跳跃”一词运用的是拟人修辞,作者用极富活力舞蹈般的动作形象生动得写出“女人”动作的灵活娴熟。
练习2: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答:这个句子排比中有比喻,形象地把歌声比作火把,煤炭,甘霖而且是黑夜里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中的甘霖。
从中可见歌声的作用之大,再用排比来强化这种作用。
练习3: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答:“伟绩”和“武功”运用了反语修辞,犀利而一针见血地讽刺了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的残酷暴行及他们所犯下的血腥罪恶。
二、从词语所处的语境来理解词义——语境综合法语境综合法即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重要词语的含义。
所谓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上下文。
任何一个词语,都有其本来的意义,但很多词语的词义在文章中往往会因为上下文的关系而有所变化。
此时词语的含义可能是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引申义、深层义、特定义等。
理解文中词语含义,不是单纯的解词,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语境,有时甚至要联系全段、全文来分析判断,这样才能将词语的含义具体化。
例句1:2007年重庆中考卷第14题,要求理解“黄金屋”和“试金石”在文章语境中的含义。
分析:从老华侨寄书给拟资助的学生这件事中,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我们根据这个语境,就能分析出这里的“黄金屋”的具体含义:指纸钞或值钱的东西。
再根据老华侨寄出书后等待回音的一系列行为,看文章中写道: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这里的“试金石”只是个比喻啊,是把寄出去的书比喻为检验孩子们是否具有感恩之心的测试物。
例句2:……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分析:“颓唐”一词的本来意义是形容堕落或精神萎靡不振。
但依据词的语言环境来理解,例1中的“颓唐”是形容父亲半生潦倒、家境衰败的惨淡境况,表达父亲在败落境况下的忧患与哀愁。
例句3:……“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