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

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综述A Summary Of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 Our Country03级城市规划马健031712摘要: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引入我国只有短短十几年,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首先整体分析了我国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速度的加快和研究领域的扩展,然后又从人类与社会学界、地理与景观学界、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三方面分述我国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特点。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综述中国Abstract:Cultural ecology is a new rising interdisciplinary,which was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maybe just ten years ago,however,it has already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s in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This text at first analyzes the speed up of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 our country as a whole and the expanding of the investigation area, then narrates the actuality of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three aspects,which are:human and social circles,geographical and landscape circles,and urban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circles,at las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 our country.Key words:Cultural ecology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summary1引言文化生态学是随着20世纪中期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又分离、对抗,走向融合的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最早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德(Juliar Haynes Steward,1902-1972年)于1955年在其理论著作《文化变化理论:多线性变革的方法》中提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文化生态学汲取了生态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营养基础,并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的重视,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维持城市特色的各种文化却遭到了“生态破坏”,文化生态引起了多方学者的关注,他们引进相关理论,不断扩展理论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并积极地运用理论进行探索实践,使我国的文化生态学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1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总述文化生态学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但是相关的文献、著作并不少,仅仅2006年一年就有308篇期刊文献,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作者无法查找到所有文献著作,只能借助于在中国学术界比较权威的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从期刊文献这一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大胆推断我国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情况。

1.1研究速度的增长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统计显示,1994-2006年11月间,我国关于文化生态方面的期刊文献共有937篇。

从期刊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文化生态学每年的文献数量虽然有增有减,但总的趋势是增长的。

根据年度文献数量的多少大致可将我国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分成三个阶段:1994—1999年篇幅较少,徘徊在16-40之间,属于理论探索阶段;2000—2002年理论深化阶段,文献数量较前几年有所增长,但每年的数量基本保持平稳;2003年以后是理论应用阶段,文献数量猛增,达到每年140多篇。

从期刊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图1我国文化生态学期刊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图1-2研究领域的扩展文化生态学是随着20世纪中期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又分离、对抗,走向融合的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最初是由文化人类学家提出来的,所以早期的文化生态学主要是人类学内部的一个研究领域,后来也有一些人文地理学家参与到了此类研究。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扩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生态学提倡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除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外,一些来自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旅游学、教育学、信息和传播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学者也纷纷加入了文化生态学研究者的行列,呈现出一派多学科合作的景像。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937篇关于文化生态的文献进行分析,按学科相关性可将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分成四个类别,分别是: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地理与景观学界,人类与社会学界,其他学界。

从数据统计上可以看出,人类与社会学在文化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文献最多(见图2),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这是因为人类与社会学对其研究的最早,我国文化生态学的奠基人冯天瑜老先生就是文化学家,此方面的文献无论是从研究的视角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地理与旅游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早期地理学依靠在文化生态学方面研究的优势,理论研究发展较快,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虽也有所发展,其速度却明显落后于旅游学(见图3),这与近几年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关。

而引入文化生态学研究较晚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是在新世纪之后才开始有人关注(见表1、2),城市规划学在13年中一共才有14篇相关文献①,是各相关学科中最少的(见图4)。

图2各学界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情况①说明:1、由于统计时的搜索字段不同以及我国部分论文格式不正规,导致部分相关文献未被纳入分析范围,而部分统计出的文献内容又不十分符合搜索要求,由此造成的统计偏差应属于合理范围内。

2、由于文化生态学是交叉学科,部分文献的检索字段包括两个或多个学科,所以在分学科统计的数字之和会大于大类学界的统计数字。

例如:经统计,城市规划学研究的文化生态学文献有14篇,建筑有37篇,但是有5篇是既属于城市规划学又属于建筑学,所以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一共只有46篇文献。

图3我国地理学和旅游学对文化生态的研究对比表1我国城市规划学界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文献表2我国建筑学界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文献2我国学界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分述从前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各学界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分处于不同的阶段,下面分别从人类与社会学界、地理与景观学界和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我国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现状作以评述。

2-1人类与社会学界冯天瑜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哲学家及文化史家,创立了文化生态学的中国学派,其奠基之作为《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在书中,冯老分成四大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揭示了文化的实质内涵,他认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

②接着,驳斥了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的分法,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将文化视作“一个包括内核与若干外缘的不定形的整体”。

然后他对于生态文化的界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科学地把握了地理因素在文化生成中的作用,提出文化生态的三个层次;“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包括工具、技术、生产方式等)与“社会制度环境”(包括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制度等结合而成的体系)。

而在文化生态这一统一的系统中,“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诸生态层面不是各自单线影响文化生成,而是通过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大略格局和走向”。

最后运用他前面提出的三个层次具体分析了中华文化生态。

在冯老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学者对文化生态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骆建建、马海逵(2005)③在《斯图尔德及其文化生态学理论》中概述了文化生态学产生的渊源,澄清了文化生态学与生态人类学之间的关系,即文化生态学是生态人类学的一部分,又重点分析了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三个核心观点,与其他学者的一些观点加以对比评述,同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王玉德(2003)④在辨析文化生态和生态文化概念上的不同时,认为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文化的生态背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群落、文化的组成结构、文化的网络和链条、文化的变迁等,其理论视角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

2-2地理与景观学界地理学界从本专业的角度出发,普遍认为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景观学界的部分学者认为文化生态系统是自然—文化—经济复合体,还有为数众多的学者从知识经济角度展开实证性研究,对于本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生态的产生、内部结构以及综合开发与保护策略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②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③骆建建,马海逵.斯图尔德及其文化生态学理论[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④王玉德.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辨析[J]生态文化,2003(01)一些学者积极进行了理论的引进和评述工作。

邓辉(2003)⑤介绍了美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卡尔·苏尔所创立的文化生态学派。

韩永学和王妍(2002)⑥指出文化生态学探讨文化与环境的双向影响及作用,否定了环境均定论的单向性。

管宁(2003)⑦在评述文化生态相关概念之余,还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对于知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相当多的学者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呼吁社会重视本地区或本民族独特的区域文化。

吕拉昌(1995)⑧认为在区域开发中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保护器文化生态景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吕拉昌(1997)⑨还对长江中上游地区多元的文化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以重视文化生态景观中的少数民族异质性文化、系统开发经济、推广适用技术和新型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措施的长江上游地区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学对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