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科学5机械摆钟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科学5机械摆钟教学设计
7.动手测量
8..分析回答
9.分组制作一个单摆,并测量摆动的次数。
10.互相看一下数据,看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是否一样。
11.说自己的发现
12.看课件并记录
1.提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问题,为什么摆钟的计时比较精确。让学生带着疑惑去观察摆的构造,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提出所有的摆摆动的次数是否一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6.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7.带领学生集体测三次
8.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呢?
9.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并开始测量固定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课本记录表上的时间间隔可以让各小组决定,只要相同间隔就可以了)
10.现在反馈交流结果
教学重点
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难点
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
探究活动组织
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四人为一组。每组准备秒表、铁架台、棉线、镙帽等。观察单摆是怎样来计时的并测量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否一样。
材料准备
摆钟一个或摆钟的录象、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镙帽等
2.观察机械摆钟
复习以前学过的几种计时方法,从而引出更精确的计时方法机械摆钟,为新课作铺垫。
勇往直前
1.出示课件,设疑:摆钟计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
2.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3.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
4.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
5.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
11.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12.结合学生发现的(相同间隔时间段里,单摆摆动的次数是固定的),指出:单摆的这个特性就是等时性。利用这个特性,人类发明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1.举手回答,进行分析。
2.分组讨论,回答
3.分组实验,反馈数据
4.回答相同或不相同
5.分析原因(结果更精确)
6.观察猜测后回答。
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记录、搜集、分析信息、数据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搜集到的证据,让他们懂得在科学研究中要让事实来说话,就失去了意义。得出数据在科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应该有的科学态度。但是实验还需要改进,学生的反应不太好,课堂还需要优化。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记忆回顾
1.出示课件,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如:太阳钟、水钟等。同时指出还有很多类似的计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
2.虽然计时方法很多,但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结合课件回忆所学内容
巩固练习
虽然每个小组的单摆都具有等时性,但不同的单摆之间,摆动的速度确是不一样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学生后思考。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为下节课作铺垫提出问题。
布置作业
预习第六课的内容
课后预习第六课
使学生熟悉下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机械摆钟
单摆:等时性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尽力让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感知建模,联系实际,指导探究,开放活动,自主实践的探究过程来逐步丰富对摆钟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体现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目的。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课题
5.机械摆钟
教材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科学探究: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