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听室声学设计说明

视听室声学设计说明

y x
m .a b c d @
g m a i l .c o m
视听室
声学设计说明
EMAIL: YXM.ABCD@ QQ : 36059468 BLOG:
y x
m .a
b c d @
g m
a i
l .c
o m
本文为参考相关技术资料制作,欢迎阅读、参考、指正,转载请注明。

一、 概述
该视听室位于住宅负一层,其上层为住宅客厅,下层为车库。

根据业主要求,为了降低视听室在使用时对于住宅内部其他房间和其余住户的影响,提升视听效果,针对现场条件提出如下一个以隔声降噪为主的设计建议。

同时考虑视听室内的声环境,提出一些针对于室内声环境的建议。

二、 设计依据
1、《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2、《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三、 隔声设计
1、 针对门、窗等隔声量不足的构件的处理;
按图纸所示,房间内存在一个采光窗通向花园,此窗体隔声量的不足可以导
致房间内噪声的外泄。

此窗体处理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a. 直接采用砖砌体封堵。

此方式隔声量最佳,采光的不足可以采用人工照
明,通风可采用空调系统;
b. 制作保留窗体,在其外侧制作可推拉式墙板,在使用的时候将其推拉关
闭。

此种隔声效果相比方法a 有一定缺陷;
c. 窗体更换成隔声窗。

工业型的隔声窗也是不可开启的,造价偏高;民用
的隔声窗在使用时大多也需要关闭,效果比较有限。

普通房间的门均采用单层木质门体,其隔声量本身比较低,加上密封措
施的不到位,会导致其成为整个房间的薄弱环节之一。

常用木门面密度按11kg/㎡计算,其隔声量为27dB 左右,若门缝未作专门处理其隔声量仅为15dB 左右,如下图:
y x
m .a
b c d @
g m
a i
l .c
o m
为了解决门体隔声量和漏声问题,可采用如下几个方案:
a. 将门体改换成隔声量较高的隔声门,并且门缝加强密封措施。

此方案保证
了门的隔声量,但会有门体过重,不易开启的问题存在。

b. 采用“声闸”式双层隔声门。

即把墙体加厚,设置内、外开两道木质门体,
这样相当于两层门且加入了空气弹簧,会弥补木门由于质量不足从而导致的隔声量不高。

两扇木质门体可采用多层不同厚度的板材且在门体空腔中填充松软吸声材料的方式制作,为了避免吻合效应,也可以在板体内侧涂刷阻尼材料(如沥青漆、纤维喷涂材料),来抑制板体的共振。

如此实施,在保证整体装饰外观的情况下,很大程度的提升了隔声量。

2、 降低空气和结构传声;
为了提高墙体的隔声量,房间可以采用“房中房”方式进行基层处理。

其要点如下:
a. 地面制作浮筑地坪。

地面基材采用“ 松软材料(如岩棉,玻璃棉)+复合
板材防水层+50mm 水泥垫层”制作,面上再铺设室内装饰所需要的材料。

b. 墙面在离原有墙体100mm 的距离砌筑120-240厚砖砌体。

c. 顶面距离顶面100mm,制作独立顶面(不能有任何与顶面的连接) 上述做法可以保证房间的整体隔声效果,但是基于现场的情况,为保证室内
足够的使用空间及结构条件的允许,可以考虑采用如下替代方案:
a. 地面采用木质龙骨基层垫高50-100mm,中空层中可以填充松软材料,但
要注意放水处理,龙骨面上铺设软木地板(同时加强了室内的吸声效果); b. 墙面采用木质吸声板面层,背后铺设50mm 聚酯纤维吸音棉,再预留
50mm
y x
m .a
b c d @
g m
a i
l .c
o m
的空气层;
c. 由于普通住宅层高较矮,天花部分采用内装设计方式,但是要注意任何与结构间的刚性连接必须采用橡胶垫等减振材料进行隔离。

3、 音响设备减振处理
为了避免结构传声,地面及吊挂音箱必须采用减振措施。

吊挂音箱的上端加设弹簧吊架减振器,地面音箱应该有独立的基座(或者在后期加装一定厚度的减振垫,但效果可能有限)。

4、 其他注意事项
由于如此处理之后,房间为全封闭式房间,同样需要对于照明和通风换
气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四、 室内声环境的相关设计
一间理想视听室的标准有以下5点要求:
a. 足够的响度(声压级)。

在没有噪声干扰情况下,观众听到的重放声应既不
感到费力,又不感到震耳。

通常要求有85dB 的平均声压级,考虑到音乐高潮
的不失真重放,可再留有10dB 余量,数字环绕声系统更应有20-30dB 动态余
量。

b. 均匀的声场分布。

声场分布均匀,可保证整个厅堂内各点声能分布均匀,各区域内观众听到的响度基本一致。

通常,均匀的声场分布应保证整个厅堂内最大声压级和最小压级之间不超过6dB,最大/最小声压级与平均声压级之间最好不超过3dB。

c. 合适的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是影响影院音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混响时间控制合适就能提高语言清晰度和音色丰满度,有助声像定位,同时增加响度和声扩散。

d. 频率响应和有效频率范围。

频率响应是指在馈给扬声器电压(一般为1/10额定噪声功率电压)不变情况下,扬声器在参考轴上距参考点为一定距离时输出声压随频率变化特性,它反映了扬声器对不同频率声波的幅射能力。

频率响应通常用扬声器输出声压级随频率变化曲线表示,称为频率响应曲线。

e. 信噪比应满足要求。

室内环境噪声对正常听觉会产生干扰和掩蔽作用,影院内噪声应低于42dB。

y x
m .a
b c d @
g m
a i
l .c
o m
按照上述条件,在该视听室的布置上,给出如下建议: 1、 房间设施的摆放方式
由于视听室对于长宽高比例都有一定的要求,本现场很难实现完美的黄金分割。

但是沙发贴墙摆放会导致环绕效果的丧失,导致视听音质的下降。

房间整体的布置方式,可以考虑进行90°旋转,及沙发位于门的前方,“中置”偏后的位置。

2、 混响时间控制的实现
家庭视听室在500HZ 的最佳混响时间为0.4~0.6s,根据赛宾公式可以计算
出房间的总的吸声系数。

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参考如下设置:
a.
墙面吸音的设置。

前墙及侧墙采用深色木质吸音板(做法见隔声部分
的说明),可以保证足够的吸声。

颜色采用深色,是为了更好的还原视觉效果。

b.
为了避免驻波的出现,在前墙墙角设置低频陷阱(为1/4圆柱形吸声体)。

同时,在顶面第一反射区设置扩散吸声结合结构(可以采用“十字栅格+吸声体“的方式 );侧墙设置扩散体(可以用连续的半圆或者三角柱体形态,面层为吸声材料)。

c. 地面为了避免过强的声反射,采用软木地板,在沙发区可以放置一定
厚度的地毯。

3、 室内家具陈设
在视听室内,应的布置一些吸声材料,如壁挂毛毯,地面地毯,软包,
松软的木材等,避免大面积的玻璃、石材等镜面材料出现。

在侧墙摆放碟架等装饰架,能够实现扩散体的作用。

沙发的选择靠背也不一定要太高,一般要低于视听室内人正常的听音高度。

4、 音响设备的布置 需要咨询专门的供应商。

当然,如果对于视听条件要求不是很苛刻的话,可以选择第二点的c 和第三点作为装饰中的参考点。

另外,软包之类的吸声材料是没必要满铺的,吸声过强、混响不够会导致声音过于干涩;墙面还应适当的布置扩散体,主
y x
m .a
b c d @
g m
a i
l .c
o m
要控制的区域为第一反射和两个侧墙。

决定视听室的视听效果的因素,设备与室内空间设计比重几乎是等同的,这点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备注:
1.文中涉及材料说明:
木质吸音板:如果采用的是共振吸声结构板体,那么背后便不能加设吸
声棉。

结构做法应该改变为:“龙骨+空气层+吸声棉+石膏板+共振吸声结构板
(包括了空气层和板体)“
聚酯纤维吸音棉:比岩棉和玻璃棉更加环保,一般应用于民用装饰。

弹簧吊架减振器/阻尼减振垫:此种材料设备比较常见,但要注意其型号与重量的对应关系。

软木地板:很多软木地板自带了结构层。

文中所述结构方式,也可采用实木地板代替。

2.关于替代方案的说明
文中所述替代方案,在隔声效果上会有一定折扣,最根本的实现还是要
依据“房中房“的设计原则。

声学设计按照流程应该是先行进行现场勘测,经软件计算得出详细数据,以上经验设计满足大多数需求,如果要实现效果和性价比的平衡,仍需要进
行深化设计。

201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