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0—2014年山东和全国课标卷的政治生活命题(主观题部分)
二.启示与备考预测:
1. 与自身相比,山东卷和全国卷的难易程度均呈隔年相似的趋势。
按此趋势,2015年的命题难度会稍高于2014年。
2.山东卷设问对主体和客体的要求更明确,直接指向主干知识,易于学生作答,但跨度较大,并不好得分。
全国卷设问表述层次较多,逻辑思维难度较大,对知识指向的要求的把握有一定难度。
3.2010—2012年山东卷在政治生活的考查主体单一,而全国卷考查的主体或单一或两个,从2013年开始,山东卷借鉴了全国卷的这种考查方式,同时考查多个主体,2013年同时考查政府、公民、国家,2014年同时考查中国共产党和人大。
4.从考查角度看,山东卷偶数年考查“怎样做?”,奇数年考查“为什么?”;全国卷正好相反,偶数年考查“为什么?”,奇数年考查“怎样做?”(其中2010年考查两问,一问“为什么?”,一问“怎样做?”),全国卷
三次考查“怎样做?”,其中两次均以体现类的方式考查,2014年山东卷也借鉴了这种方式考查“怎样做?”。
5.从考查的行为主体看,山东卷考查的主体人大代表或政协、中国共产党、政府、综合主体(公民、政府、国家)、综合主体(中国共产党、人大),2015年可能会围绕依法治国考查综合主体,或者考查政府。
6.从考查的方式看,全国课标卷连续两年考查学科内综合,2012年考查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的综合运用,2013年考查党的领导作用与文化生活的综合运用。
这种考查方式山东卷未涉及,复习时应该注意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