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腺癌靶向药物研发艰难

胰腺癌靶向药物研发艰难

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库数据,201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1410万例,癌症死亡人数达820万人。

近几年,抗肿瘤靶向小分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成为全球肿瘤市场的主流。

据统计数据,2012年全球七大药市500强畅销品种中就有52个抗肿瘤药物,其市场规模已达6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8%;高出居第2位的抗感染类药物市场3.22%。

据美国调研机构visiongain公司在2012年发布的《领先抗癌药物及相关市场2012~2022年研究报告》,2012年全球癌症用药市场规模达7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6.49%。

众所周知,胰腺癌是临床上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报道,美国每年新确诊胰腺癌患者占新发癌症的2%。

临床表明,胰腺恶性病变的早期发现率极低,而且胰腺癌手术治疗相比其它恶性肿瘤难度较大,预后不乐观,仅有25%的患者可以在标准化疗药物吉西他滨的帮助下继续生存。

目前,FDA批准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化疗方案药物主要是标准治疗药物吉西他滨,此外还有厄洛替尼。

2013年9月9日,FDA批准吉西他滨+Abraxane(白蛋白结合型注射用紫杉醇)用于转移性胰腺癌一线治疗。

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舒尼替尼、依维莫司、索拉非尼、阿西替尼对胰腺癌都有治疗作用,其中,舒尼替尼和依维莫司用于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T)的治疗。

传统的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复方疗法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是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案。

发表在JNB(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的一篇名为《Antroquinonol, a natural ubiquinone derivative, induces a cross talk between apoptosis, autophagy and senescence in human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s》的研究显示一种从植物中萃取的ubiquininone-like 的小分子Antroquinonol可抑制胰腺癌PANC-1和ASPC-1细胞增殖和降低其细胞浓度。

该小分子为一非多醣体、三菇类的全新成分小分子结构,萃取自牛樟芝,研究表明其对恶性肿瘤体外和体内具有广谱活性。

目前国内正在筹划胰腺癌EAP临床试验,对于新药安卓健来说意义非凡,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安卓健官网更新。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过去30年间增长了80%,癌症已成为我国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死因。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胰腺癌总体发病率略低,但人口基数大,并且治疗及化疗用药水平与国外有一定差距。

2012年,国内16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抗肿瘤、免疫增强及支援药总体市场规模达到15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75%。

由于抗肿瘤药物适应症的多靶点特征,其中可用于胰腺癌化疗药物的市场已达到15亿元,占医院肿瘤化疗市场的10%,比上一年增长12.6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