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1、“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e(动词)communication(名词)。
2、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符号与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二、名词解释传播:信息的流动过程。
三、论述简述人类传播历史演进的过程,它有什么基本规律?人类传播的演进可以分为六个阶段:(1)符号和信号时代(2)说话和语言时代(3)文字时代(4)印刷时代(5)大众传播时代(6)网络传播时代通过上述对传播历史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传播在以下方面呈现出的特征及规律。
(1)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存在过程,而且其发展进步呈加速度发展趋势,是叠加式而不是替代式的。
(2)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
传播本身正是人类文化创造和积累的产物。
(3)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一种传播必定是一种社会类型的反应。
四、练习请用“传播”造十个句子,或者在不同的书本报章中找十个包含“传播”的句子,分析其含义的不同。
如,哪些属于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哪些属于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动植物,还是其他事物?其客体是信息、疾病还是其他事物?如果是人类传播的话,分别属于传播四种基本类型中的哪一种?例如:蜜蜂传播花粉。
(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其传播主体是动物,传播客体是花粉。
)SARS病毒通过各种渠道传播。
(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其传播主体是人、动物等,客体是病菌。
)计算机病毒预警系统能够防范电脑网络中的病毒传播情况。
(词典意义上的传播,其传播主体是人或电脑网络,客体是电脑病毒。
)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人类古代传播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口口相传。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关于那位明星的小道消息四处传播开来。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这种传播属于人际传播。
)电子政府所具有的这种发散式的网络传播途径,使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各种政令、信息能够在网络上通过。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或组织,客体是信息。
属于组织传播。
)报纸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
属于大众传播。
)一、填空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
2、“三论”指的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二、名词解释1、信息人的精神创造物,它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2、符号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3、讯息指传达一个具体内容的一组信息符号。
三、简答1、信息有哪些特性?举例说明。
(1)客观性和普遍性。
信息产生于事物的运动变化之中,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客观的,所以信息同样是客观的。
只有当它进入了人的主观世界之后,才具有了主观性。
同样,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普遍的,所以信息也是普遍的。
(2)表达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反映,因此具有了表达性。
因此人类才可以通过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来认识世界。
(3)流动性。
正因为信息具有流动性,它才能够为人类获知和处理,扮演主客观之间桥梁的角色。
2、符号有哪些特性?举例说明。
(1)指代性。
例如,“人”这个符号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其本身即笔画和读音,而在于其指代的形形色色的人这种高等动物。
(2)社会共有性。
例如,两个人必须对“人”这个符号的基本指代关系有共同的认识,才能顺利展开沟通和交流。
(3)发展性。
人类总是不断创造出新的符号,甚至创造出新的符号体系,或者给旧的符号赋予新的意义。
例如,WTO这个符号就是近些年创造出来并成为社会共有的一个新符号。
3、信息、符号、讯息三者的关系如何?信息是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是传播的基本客体。
但它是抽象的,具有载体性,必须附着在物质载体上才能进行传播。
符号就是这样的物质载体。
当一组符号被用来表示特定的信息,就构成了一个可以传播的内容,就是讯息。
讯息是传播的基本单位。
四、练习1、思考一下,这个客观世界当中,哪些东西是物质的,哪些是能量的,又有哪些是信息的呢?属于信息范畴的东西能否单独存在?客观世界当中,物质的和能量的东西是比较容易辨别的,当一个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那它就是信息的。
属于信息范畴的东西一般不能单独存在,因为它是抽象的,无法传播、无法把握的,只有附着在物质载体之上才能成为客观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2、例:甲有一个苹果,乙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各自拥有几个苹果?甲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乙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两个人交换,各自拥有几个单位的信息?上述例子,说明信息的交换,与物质、能量的交换有什么根本不同?一般而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守恒的。
但信息的交换不同,你可以在不损失自己所拥有的信息的基础上,把它交给别人。
3、看到红色■■■■,你会联想到什么?列举十个你联想到的事物、意义、观念等。
据此,以红色作为符号的一个例子,思考符号的定义、特性。
看到红色,我们可能会联想到热情、热、红火、革命、鲜血、喜庆等等,这些丰富的含义使红色这个物质形式本身具有了用于传播的功能,成为一个符号。
这体现了符号的指代性。
另外,这些东西不是红色本身具有的,而是在人类长期发展过程当中约定俗成的。
这告诉了我们一点,符号的指代性不是天然具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4、你和朋友的一次面对面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参见课本的114-117页,符号的分类。
在一次电话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例如,可能使用有声语言、类语言和其他声音符号等。
在一场古代战争中,信息的传播会使用哪些符号?可能会使用烽火、鼓声金声、旗帜和有声语言等符号。
在一份报纸的版面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可能会使用文字、图片、颜色、线条等。
在一期广播节目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可能使用有声语言、类语言、音乐和其他声音符号等。
在一期电视节目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可能使用有声语言、类语言、音乐、其他声音符号等,也可能使用体态语言、服饰、道具、化妆、人际距离等,还可以使用文字等。
它们构成了我们所谓的视听语言系统。
在一个网站的网页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可能使用文字、图片、颜色、线条、视频、音频以及其他动态符号。
五、单项选择题1.关于符号叙述正确的是( D )A.符号是可以发射的B.符号是具有物理性的C.符号是信号的信号D.符号是具体的2.聋哑人使用的手势语属于( A )A.象征性动作B.解说性动作C.调节性动作D.适应性动作3.信息在传递中会损耗、变形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是(C )A.开环结构B.闭环结构C.二步结构D.交叉结构4.微笑不但表现在脸面上,还表现在眼睛上和全身肌肉的放松上,这是非语言符号的( D )A.重要性B.普遍性C.多维性D.整体性5.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A.香农B.韦弗C.维纳D.皮尔士6.内涵意义是(B )A.表示符号与事物间的代表性关系B.往往带有情感上的爱憎C.是客观性的D.是字典上所表述的含义7.“老张的画很值钱”这一话语对于语言的误用在于(D )A.个人经验的影响B.两极化的影响C.语言内涵的影响D.事实推论的混淆8.人类最重要的传播工具是(B)A.姿态B.语言C.文字D.图画9.传播过程中的译码又被称为(A )A.符号解读B.符号化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10.传播过程中,在接收端将符号转换为信息叫做(D )A.信源编码B.信道编码C.信道译码D.信宿译码11.符号学的先驱是( A )A.皮尔士B.索绪尔C.怀特D.连尼科夫12.学生上下课的铃声属于(D )A.音型B.非语言符号声C.自然音响D.事物音响六、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种传播符号属非语言符号的是()。
A.呻吟声B.绘画C.音乐D.鞠躬E.微笑七、判断题1.维纳是控制论的创始人。
()2.信息是消息的内核,消息是信息的外壳。
()3.狭义信息度量的条件是只考虑信息的形式,排除信息的语义。
()八、简答题1、简述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2、分析非语言符号的特性,并举例说明。
3.简述信息来源原理,并举例说明。
九、解释概念题1、调节性动作简答题1、简述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答案要点:非语言符号的主要功能有:(1)传播态度和感情。
(2)补充与强化语词。
(3)代替语词。
2、分析非语言符号的特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要点:非语言符号的特性主要有:(1)普遍性。
(2)重要性。
(3)形象性。
(4)多维性。
(5)整体性。
3.简述信息来源原理,并举例说明。
有权威、有信誉的人说的话,容易为对方所接受。
说话的人是谁,资料的来源是什么,会影响传播的效果。
如果信息的来源是受播者的亲朋好友,或者在受播者心目中是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受播者却是乐意接受这些人传播的影响。
五、解释概念题1、调节性动作调节性动作是一种调整、监听、维持或控制他人说话行为的非语言符号。
第四章习题答案一、填空1、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认识自我、协调关系、控制环境和沟通情感。
3、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二、名词1、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者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2、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地受众分享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三、简答1、比起其他人类传播类型来,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1)传播者职业化、组织化(2)讯息复制化,其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3)媒介机械化、电子化、网络化(4)受众大众化,即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分布广泛、相对隐匿(5)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
2、如何理解大众传播的功能?(1)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包括: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当然,在不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下,正面功能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2)除此之外,大众传播的一个负面功能就是麻醉人的精神,取消人的行动能力。
(3)另外,大众传播成为一个产业,具有很重要的经济功能。
四、练习1、思考一下你所处的组织,有哪些活动属于组织传播活动?有哪些方向?使用了哪些媒介工具?你在组织传播活动中是否很活跃?(1)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交换信息的活动。
例如,组织内部的会议、工作报告、联谊会,以及组织对外的公关活动等。
(2)组织传播的方向包括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水平,以及内外之间。
(3)组织传播使用的工具包括电话、文字媒介、传真等,有的组织拥有自己的报纸、刊物、电台和电视台,另外,局域网也成为组织传播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