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入学考博专业课考题(最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入学考博专业课考题(最全)

7、建国以来区域发展理论的演变及其主要研究成果
2004年(大概回忆)
名词解释
1、经济地理学
2、农业区划
3、半城市化
4、钟摆式运输
5、简答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6、试谈我国西部开发?
7、谈谈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理解?
区域规划
辽宁中部城市群与科学发展观?
地理衰减规律的理解?
2005
国定贫困县国土资源区域核心竞争力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区域发展):
名词解释(每题4分):
三大自然区;倒U型曲线;里斯本战略;空间结构;生态补偿机制
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
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2002年博士考题
《区域发展》,以下6道题中任选5题,每题20分。(准确试题)
1、加入WTO之后,外商将扩大在我国的投资领域。请你就其中某一个具有较大扩大规模前景的领域,阐述该领域的发展对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
2、在我国区域规划中对空间结构组织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有哪些?请任选一个理论,阐述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开发区的利弊?
分析中/西/东部/东北的空间结构?
2.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城市规划可能产生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2006)
一、解释
1.指出“十一五”规划的4类主体功能区
2.货流图
3.人口金字塔
4.生产性服务业
二、简述(3选2)
1.简述过去50年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特点和作用。
2.归纳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的区域差异性特征。
1、结合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解析乡村转型中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2、论述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异同。
3、与我国1980-90年代相比较,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什么变化,及其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4、结合下图我国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布局方案,论述其经济地理基础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
5、谈谈我国主体功能区划有哪些科学依据。
中科院2006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城市地理学(2006)
一、简述题:
1.简述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
2.简述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3.城市发展定位。
4.简述我国大城市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特征。
二、论述题(3选2)方面的异同。
还有一道是选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任一区域,分析其空间结构。
中科院2005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农业区划、钟摆式运输、半城市化地区、人口金字塔
二、问答题(3选2)
“区位论”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
分析经济地理学人文化趋势产生的原因
4、“西电东输”的路径,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5、请选择一个行业,谈谈入世对该行业发展的影响。
6、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点、新方向。
2003年考题
区域发展和经济地理的试题
1、区位论的内涵
2、区域空间结构的内涵
3、区域竞争力
4、分析现阶段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因素
5、全球化与区域发展
6、郊区农业的特征
1、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3、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健全,政府促进区域发展可以调控的资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你认为未来我国政府支撑区域政策实现的手段有哪些,请就某一种手段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阐述。
4、如何认识“可持续发展”观在指导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应注意不同区域的特点?
谈谈你对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否合理的认识。并按照你的认识,阐述西部在我国未来区域发展中的职能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2、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的重点与方向
3、试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与途径
4、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试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5、论述某一种技术进步(运输技术、信息技术或者其他)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6、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以线穿点、以点带面”的理论基础
2、我国经济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难点。
3、协调发展的具体含意。
4、试论述我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划的关系。
5、市场经济的完善对我国区域规划的影响。
经济地理):
名词解释(每题4分):杜能圈;垂直外资;郊区化;交通枢纽;发展轴
论述题(任选4题,每题20分):
我国城市贫困与乡村贫困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旧城改造”与“城中村”
二、简答题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内涵
简述都市区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
简述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
简述“城市病”的内涵
其他年份:
2001年试题
人文地理:
1、区域创新体系理解?
2、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3、西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4、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趋势
5、经济地理学与GIS结合,举例说明?
产业布局与空间结构:
1、从我国区域政策发展来看,说明中部地区是国家政策受益最少的地区
2、我国十五计划中,城镇人口的统计标准?
3、有关西部大开发中重点产业的问题(记不太清楚)
4、有人说“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你如何理解?
5、说明全球化和全球变化的区别,以及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你认为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三、论述题(2选1)
1.谈谈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看法;借助经济地理理论剖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某一战略思路
2.归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请就某一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从中得出有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城市地理学
一、论述题
相对区域而言,比较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异同点
3.列出钢铁企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并简述某一因素对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
三、论述题(2选1)
1.给出都市经济区的定义,论述某一都市经济区功能、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重点。
2.结合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特征(统计年鉴表反应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区域发展:
名词解释:国定贫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
简析开发区的利弊。都市经济区的定义/功能,并结合某一都市经济区,分析其功能,存在的问题、未来的战略重点
5、有人提出,沿海地区发展的重点正在向北推进。请你根据最近10年沿海地区产业布局和外向型经济分布变化的特点,对该提法的正确与否进行阐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
经济地理
1、试论城市地域空间发展的新格局。
2、我国经济建设应用的几种区域发展模式理论。
3、你认为在西部开发中,对比东、中、西各自应采取的政策措施,重点是西部的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