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封菊花

开封菊花

菊香千年花艳宋都
小榄人爱菊,菊花文化灿烂多彩,“菊城”美名誉满天下。

而在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也有一座别称“菊城”的城市,那里的人民对菊花的痴爱,丝毫不亚于小榄。

它就是七朝古都——河南省开封市。

2010年金秋,第十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在开封开幕,这座古都以菊花为媒,又一次向海内外展示它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一、全国菊花聚花开香满城
第十届中国菊花展览会10月18日开幕,为期一月,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菊花精品,展示规模盛况空前。

全国2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61个城市参展,参展城市数量为历届全国菊展最多。

这届菊展布展的规模也堪称空前,设一个主会场和13个分会场。

主会场设在开封市著名景区龙亭公园,13个分会场遍布全市各大公园和旅游景区,甚至包括辖下区县的旅游景区。

全市共布展菊花145万盆,布置室外景点170个。

本届菊会看点多多、特色不少。

首先,在景点布置上与原有旅游景点相结合,花融于景、景烘托花,相得益彰。

例如围绕著名景点龙亭营造的菊展迎宾台,让整个菊展呈现气势磅礴的印象;而用悬崖菊装扮的翰园景区24米高假山,又呈现出高山瀑布、人间仙境的风光。

其次,造型景观展现全国各地风貌。

很多参展城市都用菊花营造出自己城市的地标。

例如广东中山市按70%比例展示了菊花版本的中山故居,西安市展示了大雁塔、郑州市展示了二七纪念塔、山西省临
沂市展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门建筑——华门等等。

再有,富有特色的开封市菊花栽培和造景技艺也是一大看点。

菊花长龙和湖中长堤融为一体,该作品直线距离160米,全长220米(含弯曲弧度),直径2米,龙头抬高6米,由6万盆小冬菊绑扎而成,创下了世界吉尼斯最长花卉结构记录。

开封举办的这届全国菊花展,在布展方面呈现了动与静对比、大与小并存、平面与立体互衬、水面和陆地搭配、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整体观感。

二、千年传承今日名片
在中原大地有句诗流传甚广:"洛阳牡丹甲天下,开封菊花世无双"。

此诗并非毫无道理。

开封种植菊花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

至北宋时期,开封菊花就已经驰名天下。

暮秋时节,各地名菊荟萃于此,一比高低。

在一部记述北宋都城开封府城市风貌的书《东京梦华录》中,对开封菊花就有这样的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

当时东京已能培养出一株百数朵花的立菊,还能用小菊结成宝塔、门楼等艺术景观。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开始有菊花专著问世,我国第一部菊花专著《菊谱》,就诞生在北宋的开封。

彼时的开封,繁荣如梦,富甲天下,人口约160万。

历史沧桑,大宋的浮华去尽,留给开封人民的是战争的伤痕;而大自然的无情,也屡次考验开封人民的意志,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堤,
每一次都几乎推毁开封,据说昔日的宋都遗址,就埋在今日开封城脚下八米的地方。

然而历史给开封人民留下了菊花。

菊花伴随着开封人民走过了繁荣,又见证了开封的一次次重生。

到了明清时代,开封养菊之风不息,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在开封禹王台,至今还留有乾隆皇帝的咏菊诗碑。

及当代,开封人民仍以养菊、赏菊为乐事。

每年金秋十月,全市到处都有盛开的菊花,人们倾城赏菊。

根据这一民俗。

1983年,开封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命名菊花为开封市市花,每年十月举办一届菊花花会。

从法律上确定了菊花在开封的地位,也从法律上建立起定期举办菊花花会的制度。

至今,开封菊花花会已经举办了28届。

每到秋季花开之际,漫步开封这座文化古城,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是菊花的世界,都可以看到鲜艳夺目的菊花,闻到沁人肺腑的花香。

当代开封菊花的绝妙之处,在于传统的风格和现代技艺的珠联壁合,宜肥则肥,宜瘦则瘦。

开封人曾用野生黄篙嫁接培育大立菊,使其高达61.5米,直径4.16米,6000余朵菊花同时开放,如满天繁星,灿烂夺目,被外国游客称为“菊花树”;开封人栽种的小巧玲珑的案头菊,如掌中之物,其"小"为全国之最;嫁接而成的悬崖菊,能拖垂4米有余,其"巧"甲绝中华。

可以说开封菊花,无论其规模、品种、造型等均在全国有独特优势。

因此,开封人才敢自称“菊花世无双”。

今日开封,正以文化为依托,以菊花为名片,正在打造国际文化
名城和旅游城市。

三、开封,小榄,菊花
开封别称菊城,小榄也别称菊城,一个“菊”字,让两地平添了几分亲近。

在这次全国菊花展上,小榄送展了名为“盛世和谐”的大立菊造型景点。

盛世和谐大立菊设展在第十届中国菊花展览会主会场迎宾大道的尽头,背靠着开封市著名的旅游景点龙亭。

游客从展场大门进来,必须从迎宾大道一直走到小榄的大立菊前,然后才可以从左右两边转去其他景点观赏。

可以说小榄送展的盛世和谐大立菊是这届菊展会的最显眼景点,是每一个游客都要走到的地方。

盛世和谐大立菊也是除了东道主开封外,全国各地送展的景点中规格最大的一个。

其最大直径达到12米,高6米,由1000多盘菊花拼接而成,宏伟的气势使得每一个赏菊游客都争相与其合影留念,成为本届菊展会的人气之王。

另外,小榄展区展出的两盘嫁接菊,各嫁接200多个品种,也受到游客的称奇。

今届菊展小榄还开创了异地栽菊布展的先例。

小榄菊花文化促进会的菊艺专家在今年6月初,就携带菊花种苗来到开封,而开封提供了最好的场地给小榄专家栽种。

经过 4个多月培育,到10月中旬,小榄方面在开封顺利完成了大立菊和嫁接菊等造型景点的扎造,惊艳亮相第十届菊花展览会。

2007年,第九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在小榄举办,当时开封市派了
一架专机载送菊花到榄参展,而这一次开封办展,小榄则异地栽菊布展,两地人民的参展努力,堪称菊史佳话。

两地人民以菊为媒、以菊会友,也体现了菊花的君子之品。

小榄有个民间传说,据说先民自中原南迁至此地,见山头遍布野菊,甚为喜爱,于是择地而居,聚成村落,始有小榄。

传说无从考证真伪,但如果我们以更科学精神去联想。

开封人民种菊盛于宋、小榄人民种菊始于宋,两者之间似乎断不了一种联系。

我们不防大胆地猜想,一群居于都城年年赏菊的大宋子民,因为逃避战乱不得不南迁到岭南边崜小榄这个地方,但是对故土的思念难去,特别是重阳时节。

但是因为逃难从故土带来的可供回忆的物品不多,于是种菊赏花便成了寄托对故土思念的最好方式,而且代代相传。

菊花于两地人民而言,说不定还有更深的渊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