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作者:李翔(盐田区海涛小学教师)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中地位的确立,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将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从该课程的目的意义与特点出发,介绍该课程授课的理念与原则。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目的意义经验前言: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初中和小学也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了必修课,确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本人于年月日在深圳市海涛小学执教四年级综合实践课,经过的实践,有颇多心得,在此,就综合实践课程谈几点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1.开设综合实践课的目的意义教师们感到以往的学生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在老师们的观念上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活动”要么更多地被作为“课外”附加的事情,要么只是“课内”的补充和调节。
似乎始终充当着学科课程的“配角”。
而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
而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就是旨在让中小学生改变长期以来一直恪守的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在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只是单纯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改变学校教育始终围着考试转的局面,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决不在于新设一门课程,而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育人模式的重大挑战,它将是我国基础教育有史以来最深刻的革命性变化。
2.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以下特点:2.1基于兴趣与直接经验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
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2回归生活世界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类非学术性、非科学性的新型课程,必须而且也最可能使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生活世界。
综合实践活动课性质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去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原则。
2.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实践内容是丰富的,实践方式也是多样的。
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注重实践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特别是使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面培养能力。
2.4着眼于创新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
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
它不受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2.5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从内容构成讲,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从其本质和实际发挥作用的角度,它更重要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所凭借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是应当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所有内容和所有过程的主导性学习方式。
所谓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3.上好综合实践课的几点经验3.1综合实践课的教师应该树立的理念:3.1.1.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3.1.2.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而不是别人提供的课程(哪怕这种课程是无可挑剔的)的被动接受者;3.1.3.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课程应尊重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3.1.4.分等划类的考试等量化评价方式不是课程评价的唯一形式或最好形式,质性评价更能体现人的发展的特殊性;3.1.5.个性健全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的;3.2 根据综合实践课的教师指导用书,本人觉得综合实践课必须把握以下两个原则:3.2.1创造性。
学生的创造性包括许多方面,而以思维的独创性为核心。
思维的独创性,是人的一种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是指个体经过独立思考,独特和新颖地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品质,它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创造性人才必需的心理品质,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开发和挖掘,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品质,对于培养现代化的创新人才有重要作用,这也是开设综合实践课的应有之义。
3.2.2开放性。
传统教育,尤其是学科教学,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形势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教学开放性意识很重要。
开放式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的资源,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思维天地,进而拥有自己的创新成果。
4.综合实践课程执教的主要方式:动手、动脑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调动。
动手又动脑,可以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显著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中绝大部分课文都安排了动手的内容,这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乐于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又勤于动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被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起来。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的《牙签拼图》一课时,学生对十二根牙签的奇妙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空前地活跃,加强了同学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很快一种种方法就出来了,一改过去那种学生觉得理论性强的内容枯燥难学的现象,这种动脑动手的形式不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效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
参考文献:[1]邹详明,对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几点认识[2]袁华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小学综合实践课[3]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4]申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原则[5]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与课程定位[6]江苏省江都市双沟中心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7]中央教科所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附1 .实例参考:以下为本人从教育前沿 ()`网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研究专辑中转载来的五年级《垃圾》一课的教案,谨供参考:课题:垃圾(五年级)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处理垃圾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里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以及社会上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录象带和数据。
活动过程:课前谈话:以世界环境日入手,引出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垃圾。
1、出示地球图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地球的每个角落都散布着垃圾,就连蔚蓝色的海洋也受到了垃圾的污染。
2、贴上“垃圾”两字:全球每年产生450亿垃圾,这是一个大问题啊!怎么办?3、贴上“怎么办”: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关于垃圾的一些内容。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大家对垃圾都比较熟悉,你估计一下,你们家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硖石镇约有44000户家庭,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海宁市约有180000户家庭,每天又会产生多少垃圾?”“海宁市在一天之内,家庭产出的垃圾就。
加上服务行业、餐饮部门以及27000家厂家。
我们海宁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组数据,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二、研究如何减少垃圾的产出(说一说)1、出示算式:180000户家庭Χ1千克/户==180000千克==180吨“用数学的方法想想,怎么样才能使总的垃圾量变小?”2、“减少每户人家的垃圾产出就可以减少总的垃圾量,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你们还有没有办法能减少垃圾的产出?”板书:减少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随机补充:罚款收费制度A、城市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B、(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新方案初定为居民户每月每户5元;企业、事业、个体户每0.3立方米6元;已办暂住证的流动人员每人每月1元。
)C、B、口香糖乱吐,清洁工人难以处理,要求进行罚款。
D、(第1763期海宁日报:杨工的文章——“口香糖”与公德)5、“同学们说出了许多减少垃圾的办法,有些是切实可行的。
说不定过不多久,这些办法就真的采用了。
接下来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那些已经产生的垃圾是怎么样的!”三、观看录象(看一看)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上面的录象个,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说。
3、“海宁市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任由这些垃圾破坏环境,影响海宁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请同学们开始小组研究吧!”板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