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_王俊峰

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_王俊峰

2012/09总第425期商业研究COMMERCIAL RESEARCH文章编号:1001-148X (2012)09-0086-08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王俊峰,王岩(大连科技学院管理工程系,辽宁大连116025)摘要: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克服国际宏观因素影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吸容就业,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当前小微企业生存发展依然艰难,面临着经营成本上升明显、订单减少和资金链紧张、融资艰难等困境。

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面临严重困境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欧债危机等客观因素以及政策制度支持力度不足等方面的影响。

鉴于小微企业在吸容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创业、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微企业;困境;扶持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2-03-12作者简介:王俊峰(1977-),男,沈阳人,大连科技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王岩(1981-),女,辽宁葫芦岛人,大连科技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生产经营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

特别是在去年,中小微型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恶化迹象,步履之难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小微型企业遭遇经营、融资的困难,不但阻碍到经济增长,而且威胁到就业之大计,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动我国小微企业的复苏、发展具有着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小微企业的界定和特点(一)小微企业概念界定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

国际上一般以企业人数、资产总额来定义小微企业,但各国又因各自发展水平、角度不同而定义不一。

根据2011年7月四部委联合下发的新修订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把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比如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工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餐饮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等。

小微企业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政府明确重点,出台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力度。

(二)我国小微企业的特点小微企业基数庞大,如果仅从数量上考虑,小微企业占据了中小企业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

我国各行业、产业链的销售端、商圈和各类专业市场都存在大量的小微企业。

它们普遍生产规模较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种类较单一,只在特定区域有一定市场份额,并且带有鲜明的地域产业特点。

在地域分布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微企业在数量和发达程度上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企业雇员人数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利润水平较低,自我补充流动资金的能力不足,生产稳定性差,持续经营能力弱,重置投资DOI:10.13902/ki.syyj.2012.09.025总第425期王俊峰: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87·能力较低,维持简单再生产或积累足够资金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时往往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一旦遭遇外部不可预知的风险,常面临资金链断裂而难以生存,生命周期较短。

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有近30%的私营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60%在4-5年内消失。

二、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困境成因分析(一)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1.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我国乡镇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其背后的原因是国内产品的普遍短缺;90年代中后期,出口带动开始成为经济主要重要推动力,依靠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沿海地区造就了大量的加工出口企业及配套小微企业。

步入21世纪后,小微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以及2011年欧债危机等内外综合因素影响下,小微企业发展举步艰难,其生存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2.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1)我国小微企业基本概况。

小微企业与劳动者就业、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涵盖了国民经济各行业(84个行业大类、362个行业中类和859个行业小类)。

小微企业的密集程度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小微企业越发达的地区,城乡居民的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就越高。

数据显示,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小微企业有1023万户,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85%的城乡就业岗位,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占全国企业的54.3%。

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尽管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带有明显的弱势的经济特征。

(2)小微企业发展面临严重考验。

目前,随着国内劳动力、土地成本的上升以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原有的这些优势已逐渐消失,内需、外需都开始出现增长乏力迹象,小微企业面临着再一次转型的压力。

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阿里巴巴集团2月8日联合发布的《2011年沿海三地区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显示,现在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严重。

欧债危机导致小微企业遭受严重的外部冲击,同时内需也在萎缩。

2011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地小微企业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经营成本上升、订单减少和资金链紧张等困境。

倒闭、落跑、钱荒等关键词的出现,使得小微企业频频成为舆论焦点,小微企业发展面临严重考验。

(3)政府不断加强政策支持。

小微企业不仅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而且多以服务业为主,对于我国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

自去年10月12日国务院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财税、金融政策大礼包之后,后续政策细则陆续落地:10月25日,银监会下发了“银十条”的补充通知,内容涉及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金融服务机构准入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等多个方面;11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微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2012年2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国四条”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并决定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型微型企业。

会议还要求,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上述政策的出台,表明政府对小微企业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

小微企业未来发展将得到更好的政策、法律、税收、融资等方面支持。

我国小微企业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

(二)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困境成因分析我国的小微企业在2011年经历了不寻常的一年,由于小微企业面临恶劣的生存环境,前所未有的融资难,并且全方位进入高成本时代,去年1至7月份全国中小企业总体利润率不足3%,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长三角、珠三角的许多企业出现停工甚至倒闭。

小微企业面临着再一次转型的压力。

造成小微型企业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企业自身原因。

由于小微企业主的素质普遍偏低,企业本身在经营管理、技能、经验等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不足,并且很多小微企业盲目追风,热衷于利润丰厚的行业,不能集中精力在本行业精耕细作,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造成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加之本身抗风险能力的天然欠缺,很多小微企业在面临较大环境变化时难以为继,生存艰难甚至被迫倒闭退出。

具体表现为:(1)要素依赖。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小微型企业习惯以低价战略赢得利润。

但近年来原材料、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劳动者工资也水涨船高,而产品销售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不能大幅提高,导致企业利润很难维持,经营陷入困境。

(2)创新不足。

小微型企业本钱小、实力弱,·88·商业研究2012/09往往不肯在研发创新上投入过多资金,急功近利的倾向较重,仅仅做贴牌或低层次生产,处于生产链的低端,不能摆脱“中国生产”的影子。

(3)管理粗放。

从发展历程看,小微型企业往往带有小作坊式的个体经营的烙印,在形式上具备了一个企业的架构,但在经营决策中容易出现家长式的一言堂、随意性的情况;内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和用人制度混乱。

(4)缺乏诚信。

一些小微型企业缺乏诚信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和日常经营方面,而且在贷款、纳税时体现得更为明显。

一些小微型企业有多套账目和报表,有些是请专门的所谓“高手”编造的,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相背离。

虚假报表不仅严重影响银行、税务部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也严重影响社会对它的评价。

(5)缺乏人才。

由于小微型企业不能解决人才的落户、职务晋升、子女入学、未来发展等问题,高级人才不愿意仅仅为了一点高工资来工作,即使来了也很难留住,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小微企业不仅严重缺乏高级人才,而且缺乏素质好的一般管理人员。

2.客观因素变化。

我国小微企业生存艰难也有一部分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表现在:(1)人民币大幅升值、欧债危机以及美国经济低迷导致的外需不振,内需增长乏力,导致销售受限。

(2)由于现在作为劳动力主力军的80、90后就业观念变化、待遇等方面要求逐年升高等原因造成小微企业用工越来越难,人力成本逐年增加。

而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工资成本上升同时意味着用工的不稳定性,这是小微企业难以承受的。

(3)由于小微企业规模较小,采购批量小,议价能力低,加之通货膨胀背景下造成原材料成本增加等综合因素影响,使得小微型企业生存发展危机重重。

3.政策制度方面。

为了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多次出台针对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制度,但改革力度还不够,小微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依然存在诸多痼疾。

具体表现在:(1)税费负担依然较重。

小微型企业税费之大超乎想象,税费之重正在挤压中小微型企业。

目前我国中小微型企业要缴纳6种税费或隐性负担: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费包括教育费附加、水资源费、社会保险费等。

据全国工商联统计,尽管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但截至2011年底,面向中小企业征收行政性收费的部门仍有18个,涉及的收费项目高达69个大类。

税费高,税种多,部分小型微型企业缴税总额高于净利润,个别税种设置存在重复征税现象,随意性大。

加之有关部门提供有偿服务收取的费用也异常之重。

仅从中小微型企业真金白银拿走的税费超过利润的一半,实际税负已经超过其收入的30%。

根据专家对比,中小微型企业税费负担比大企业还要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