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80X86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第三章80X86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又是对两个同类量值进行比较的基础。
英呎——feet
1.2.2 单位和单位制(续)
电子测量原理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通过国际 单位制SI。
测量结果=测量数值.测量单位,即: x {x} x0
1.1.2 测量的定义(续)
被测物体的重量从度盘上读数,因为,弹簧秤度盘 上的刻度是事先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结果。
(a) 天平直接比较
被测物体的重量等于标 准砝码的重量
(b)弹簧称间接比较 图1-1 测量的比较原理
1.1.2 测量的定义(续)
2.广义测量的定义:
测量 人员
影 响
测量 环境
影响
图1-3 测量的基本要素
1.1.3 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2.被测对象——信息 ➢ 广义的测量是信息的获取,信息反映了事物的运 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信息又可分为自然信息 和社会信息两大类。
3.测量仪器系统——量具和仪器 4.测量的主体——测量人员 5.测试技术 ➢ 测量中所采用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措施,总称为 测试技术。
1.1.3 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6.测量环境
测量环境是指测量过程中人员、对象和仪器系统所处空间 的一切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总和。
测量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力场、电磁场、辐射、化学气 雾和粉尘,霉菌以及有关电磁量(工作电压、源阻抗、负 载阻抗、地磁场、雷电等)的数值、范围及其变化。
1.1.3 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例如,一个大型钢铁厂需要 约2万个测量点
➢ 在高新技术和国防现代化 建设中则更是离不开测量
例如,
每种新设计的飞机,需要测 试飞机高速飞行中受气流 冲击作用下的性能,通过 风洞试验测定机身、机翼 的受力和振动分布情况, 以验证和改进设计。
1.1.2 测量的定义
1.狭义测量的定义 ➢ 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 在测量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对象直接或间接地 与同类已知单位进行比较,取得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的测量结 果。
《现代测试技术及应用》
-----电子测量原理
序:
电子测量原理
《现代测试技术及应用》课程是信息工程专业的 主干课程和工科其它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具有 较强的工程性及应用性,它综合了电子技术、计 算机、信号处理、通信、控制等前沿技术。其目 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测试技术理论及应用实践, 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来分析 和解决实际工程中测试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重点突出电子测量(试)的基本理论和测 试方法,同时也反映国内外最新技术。难点是误 差理论、信号频谱分析、测试系统集成。
第2页
电子测量原理
需要前修课程知识点: 模拟、数字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DSP)、接口及总线技术、 EDA技术等。如信息 处理中的波形测试,通信系统性能及参数的
第3页
课程体系结构
电子测量原理
第4页
第1章 测量的基本原理
本章阐述了测量学科的丰富内涵。 介绍测量、计量的基本概念,即它们的意义、内
容、特点及应用。 讨论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中的共性问
题。 分别从信息获取的广义概念和量值比较的狭义概
念上,阐述测量的基本原理; 从实现测量原理的变换、比较、处理和显示等环
环境对测量的影响
A. 环境对被测对象的影响.
B. 环境对仪器系统的影响.
C. 环境对测量人员的影响:
高温、严寒、潮湿、闷气、嘈杂、照明不适 当等不良工作环境,会对测量人员的身心产 生不良影响,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人身误差 乃至差错。
1.2 计量的基本概念
1.2.1 计量的定义和意义
为使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手段测量同一量时, 所得的结果一致,就要求统一的单位、基准、标 准和测量器具。
节中,阐述电子测量的基本技术。
1.1 测量的基本概念
1.1.1 测量的意义
➢ 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测量
➢ 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测量, 离开测量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
没有望远镜就没有 天文学,没有显微 镜就没有细胞学, 没有指南针就没有
航海事业
✓
1.1.1 测量的意义(续)
➢ 生产发展及现代化的工业 生产中,处处离不开测量.
测试(数字/移动通信中高速误码率测试)。
现代测试技术及应用》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在课 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方面经历了几次 重大改革、使它们更趋完善合理。加强基础、拓 宽知识面,构建合理知识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对课程内容 “电子测量原理”为基础,体系结构 以测量方法为线索,以误差分析来提升,以实际 应用为归宿。分以下六部分,如下图所示。
1.1.3 测量的基本要素
1.测量的基本要素
被测对象
信息
测试仪器系统
显示
测量人员
感知和识别
图1-2 原理框图
被测对象、测量仪器、测量技术、测量人员和 测量环境
1.1.3 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被测 对象
对象 属性
被测信息
激励信号
影响
原理 方法
选择 仪器
决定 方法
仪器 系统
测量策 略、算法
参数命令 数据状态
2.计量与测量的关系
计量的任务是确定测 量结果的可靠性。
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和 依据。
没有计量,也谈不上 测量。
测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才出现 了计量。
测量是计量应用的重要途径。
没有测量,计量将失去价值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必须定期对仪器进行检定和 校准,这个过程就是计量。
1.2.2 单位和单位制
根据定义而令系数为1的量称为单位。 单位是表征测量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1.计量的定义
➢ 计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测量,它把被测量与国家 计量部门作为基准或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 以确定合格与否,并给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检定 证书》。
➢ 计量是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 准确可靠的测量。
计量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统一性、准确性和法制性。
1.2.1 计量的定义和意义(续)
测量是指为了获得对被测对象信息而进行的实验 过程。
➢ 广义地讲,测量不仅对被测的物理量进行定量的测量, 而且还包括对更广泛的被测对象进行定性、定位的测 量。
➢ 例如故障诊断、无损探伤、遥感遥测、矿藏勘探、地 震源测定、卫星定位等。
➢ 而测量结果也不仅仅是由量值和单位来表征的一维信 息,还可以用二维或多维的图形、图像来显示被测对 象的属性特征、空间分布、拓朴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