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到底厉害在哪里?
八极拳从技击理念上属于短打拳范畴,也就是擅长于贴身进身打法。
八极拳的精髓在贴山靠,而步法的基本功在闯步。
八极拳又叫八尽拳,就是四面八方的尽头。
也就是说,能打到一个人所能接触到的最远的攻击距离,即突袭。
八极拳本身就不是和人在擂台上,你来我往的回合比赛,还一大堆禁击部位。
这套拳法类似突袭,不一定是偷袭,但是一定是突袭,一击必杀的技能。
所以八极拳说贴山靠,说闯步,说用肘。
都是为了啥,一击必杀。
同时,为了防止敌人闪避,八极拳加了一些单侧对敌的技能,比如掸手,就是单侧对敌的应变。
但八极拳最大的特色,跺脚闯步,用的就是放长击远,重重一击。
所以,八极拳最关键的是目测距离的能力,要用眼睛判断,这个距离可以闯步出拳,还是出肘,还是闯步靠,还是垫步拳,垫步肘,垫步靠,或者是脚步后收的闯步。
这个是要经常训练的,拿面墙,拿个柱子啥的,目测这个位置,什么时候适合
出拳?什么时候适合出肘?
多用多练,然后打上去,看距离,久而久之就知道了。
这个是八极拳的闯步,也是八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冲撞出去。
八极拳最大的弱点,就是力道大而导致的,脚步不够灵活,还有就是重击启动慢,特别是闯步。
实际上八极拳跺子个人看法就两个常用,一个是闯步的那种,另一个是双跺。
闯步不说了,双跺是在近距离的时候,用力下砸或者撕对方用的,心意拳有鹰捉把,意思一样,都是用体重压制。
在擂台上,真的只能那几种武术可以胜任,首先人的脆弱点都是禁击的,你很难几下就打倒人家,而在无法短时间内打败人家的基础上,保存体力,做好防御与闪避就是关键。
人的脚底板,是为了保持长久稳定而进化了的,在这之前,所有的动物的后腿,都是脚板特别长,方便快速移动,大腿小,腿很短,方便快速转向。
拳击的步伐灵动跳跃,其实就是最大化利用了这个已经被进化成为稳定状态的部位,用脚板跳跃移动,是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共性。
而其他的武术的方法,大部分都是,迈腿,不是说迈腿不好,但是无论你怎么练,就是佛山无影脚,迈腿的速度总是比跳动慢那么个零点几秒,而这零点几秒,很可能让你能移动到对方臂展以外几厘米。
贴身打法距离太近,一些远距离的发力打法不好使,所以八极拳劲力以短促爆发著称,为的就是训练近距离下的发力。
而距离过近的情况下,远距离的拳脚技术非常受限,这个时候膝、肘、肩、胯等中节乃至根节的技击技术就非常好用了。
所以八极拳的肘肩打法也是非常出名的。
但是双方近距离情况下,又有问题产生了。
那就是一旦贴近,和对方形成胶着状态时,很容易陷入摔跤撕扯状态,所以八极拳也非常强调侵占对方重心。
因此八极拳训练中有大量挤、靠、等撞击树桩的练习,为的是能在进身过程中,破坏对方重心平衡的同时能保持自己重心平衡。
这也是八极拳十字劲的要求。
平时大量靠桩练习和桩法训练,身如铁铸一般的身体工整性,带来的抗击打能力也足够一些软脚虾受的了。
近距离下能打动对方重心,问题又来了,如果不能一击毙命或是是对方没有还手余地,那么近距离对方重心失衡,自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通过抓扯来维持平衡,这样一来又形成了类似于摔跤撕拿的胶着状态,打起来很不利索。
这个时候仔细观察八极拳小架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八极拳一旦成某种定势的时候,其攻击指向都是朝着对方咽喉,心口,下阴等要害部位。
因为一旦近身得手,破坏对方重心后,八极拳的重击一定会紧随而上,朝着这些要害部位过去。
因为不能一击得手,贴身打法必然会变成撕扯胶着状态,这个时候变成摔法的运用了。
这种打法非常强调所谓的把位,类似于摔跤中的步眼和柔术中的有利身位。
也就是贴身的一瞬间占据形成这种姿势后,对于自己是非常有利的。
过去以短打著称的拳法,一个是八极拳,一个是心意。
因为这俩拳法的技击风格和思路注定这种打法不能留手。
拳法短毒,擅长近距离打法,那么中远距离就成缺陷了,于是八极拳门内多传有披挂等放长击远的拳种技术,以弥补中远距离不足。
想要发挥自己短打特长,必须要有个前提能靠近对方,所以八极拳步法训练中,整体闯、冲的技术特别多。
而对方也不是平时靠的木桩子,所以八极拳有各种牵制控制对方手足攻击的技术,用以限制对方移动和反击。
所以,任何一门成体系的成熟格斗技术,在练习者又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不厉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