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视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季浩英中文转本3班1020110237 影视鉴赏,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其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欣赏性。
是提高学生艺术品位和审美修养,进一步塑造完美人格、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审美观的主要工具。
一、影视艺术具有美的感染力
影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优秀影视作品的艺术欣赏活动,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动人中受到教育,受到鼓舞和启迪,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美育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因此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影视作为最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综合艺术,在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显而易见的。
使人们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变化,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优美的人性笔调,叙写了五名年轻淳朴的苏联姑娘在二战时苏德战场上的残酷经历,勇敢的姑娘们在与兽性的法西斯匪徒进行殊死搏斗的过程中,献出了短暂而宝贵的生命,在这里,人性和兽性的对抗构成一对张力,讴歌了女性与战争的主题,表现了新一代女性的坚毅与智慧。
影片最后的小红花和悠扬婉转的音乐具有较强的精神感召力。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在表现卡捷琳娜的命运与成长经历时,运用前后两组画面对比,描述了女主人公性格上由幼稚到成熟,事业上由一个普通工人到一个大型企业的厂长,爱情上由初恋的悲剧到二次婚姻的圆满结局等巨大变化,表现了女性在遇到挫折时绝不软弱自强自立自爱的主题。
使学生感受到人性的光芒与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并实践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
同时在音乐节奏随人物变化富于变化,切合主题,最后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主题歌那优美的旋律中连接着一个莫斯科之夜万家灯火的长长的摇镜头,隐含着深刻的寓意,令人回味绵长。
电影主题音乐从来都是推进故事升华的催化剂,使观者的郁积情绪释放轰然。
《远山的呼唤》主题音乐总是在情节关键时刻骤然升腾而起,渲染气氛同时深化主题。
让学生在美的感召下升华情感。
二、影视艺术具有审美娱乐功能
娱乐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内容,它是生理上,心理上得到的愉悦。
通过欣赏影视节目,使人们得到休息和娱乐,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通过视听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影视艺术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影视审美过程能陶冶人的情操,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丰富和满足。
我们提倡的是格调高尚的娱乐性。
以健康的形式让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赏心悦目,消除疲惫,受到教益,获取美感。
《第一骑士》中在有张有弛的电影情节中,总是在影片气氛紧张的同时,穿插充满富有娱乐性的情节,让观众产生愉悦感,不觉得疲劳,如影片“过刀桥”这一片断的选截则富有愉悦性。
让人在紧张的剧情之后得到休息和娱乐。
另外亚瑟王在揭发了他们两人的恋情,在痛心之余,火冒金光,紧接着与圆桌上的火焰相联系,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亚瑟王的愤怒,又不乏幽默诙谐与形象生动。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果沙与卡捷琳及女儿在郊外吃烧烤的情节也让人有一种轻松愉悦的快感。
《远山的呼唤》中田岛赛马的片断也是平淡中的一份中的调剂。
当然这里的娱乐并不是那种廉价、粗俗的逗笑,更不是低级趣味,我们提倡的是格调高尚的娱乐性。
三、影视艺术能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影视审美能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提高广大学生学习影视知识的兴趣,与其他艺术相比。
具有更为强烈和直接的特点,它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逼真的内蕴震撼力、强烈的视听冲击力,深入人的心灵。
影片《远山的呼唤》通过一个田野牧歌式的故事来表达他对生命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渴望以及对爱的期盼。
男主人公田岛耕作,坚忍,正义,英武,含蓄,几乎所有形容血性男儿的词语都可以用在他身上,他可以说是完美男人的典范。
女主人公风见民子,勤劳,倔强,温婉动人,弱不禁风的身躯底下埋藏着一颗坚强的心,有着东方传统妇女的所有美好品德,中年丧偶的她独自承担起照顾诺大的农场与儿子武志的重任,在艰辛中坚守着丈夫留下的事业。
启人深省,发人深思。
《第一骑士》里的第一勇士,温文尔雅,勇敢,乐于助人。
给人以一种正义的力量。
最后亚瑟王决定要公审他们此时亚瑟王却受到敌人的大举入侵,全国人民束手无策,兰思洛见势立刻拔刀相助,拯救亚瑟王于危难中同样表现出
了深刻的人性内涵。
学生在欣赏感受美的同时,理解了美的内涵,激发向上的精神和善良的情感,从而学会创造美,并逐渐升华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远大的理想。
在生活中创造更有价值的人性美。
在今天,当我们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观来规划和实施人才战略时,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反思影视这一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从而从根本上确立影视教育的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