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意识和人身安全培训教材

安全意识和人身安全培训教材

物业部维修安全意识和人身安全培训教材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人身伤害的各项因素地铁范围安全注意事项常见的安全标志应急处理三、导致人身伤害的各个过程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是人的心理因素产生的,也可能是生理的因素产生的。

但均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预定的目标,或超过了可接受的界,造成不良的影响。

1、不安全的心理状态骄傲自大、争强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技术不熟练,遇险惊慌盲目自信,思想麻痹盲目从众,逆反心理侥幸心理惰性心理无所谓心理好奇心理工作枯燥,厌倦心理错觉,下意识心理心理幻觉,近似差错环境干扰,判断失误不安全的心理状态会产生不安全的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事故直接原因的88%-90%2、人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等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忽视使用必须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具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奔跑作业违章驾驶机动车酒后作业工件紧固不牢2006年发生的一起司机站台立岗作业时跌落轨道工伤事故老街站下行站台,某司机进行开关车门标准化作业完毕后,返回司机室时,看到屏蔽门与车门之间好像有异物,准备再次仔细观察确认有无夹人夹物、将脚退向站台时左脚踏空,侧面摔倒在轨道上,造成轻伤。

虽然分公司及车务部多次提醒司机在老街站作业时要注意脚下空隙,但该司机在作业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麻痹大意,没有注意作业环境的现状,不小心踩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b.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拆除了安全装置如拆除手持电动工具的漏电保护器,拆除砂轮机的防护罩等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c.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如使用木制长梯登高作业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d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e.物体存放不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危险品库内物品存放不当f.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进信号调车场超速上下车易燃易爆场合明火未及时了望2007年车辆旋轮作业时的一起工伤事故某员工在镟床滚轮调整后进行现场跟踪观察时,在未告知镟轮作业操作者的情况下进入车辆与镟床间的危险区域,对镟床进行观察,将头部伸进危险区域,导致头部挤在车辆转向架齿轮箱C型支架安装座和不落轮镟床观察窗之间,造成伤害。

忽视安全,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g.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h.机器运转时检修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等如在道岔检修作业时在道岔转换过程中进行涂油。

i.有分散注意力行为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因身体健康状态不良、疲劳等原因导致注意力下降、不集中,从而进一步导致作业伤害。

j.忽视使用必须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具电气作业没有使用绝缘工器具及防护用品电焊、气焊作业没有使用防护用品施工作业没有戴安全帽高处作业没有使用安全带k.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车床作业袖口没有扎紧,上衣没有束好电焊作业时上衣扎进裤子里l.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错误存放、使用。

四、人的行为安全注意事项新入司、调岗人员有权也有义务参加相对应的安全培训并培训合格。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操作证。

作业前了解作业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

作业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避免疲劳、身体健康状况不良时作业。

严禁擅自进入与本人工作、生产活动无关的设备房。

严禁擅自触动非本人操作的设备、电闸、阀门、各种开关按钮等。

保持充分休息,作业时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严禁酒后作业,避免精神状况不良时作业。

进入有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设备房必须将手/自动转换开关转至手动位置。

进行检修、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作业流程,制订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严禁立体交叉作业。

电气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必须断电。

带电操作必须有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如绝缘操作杆、绝缘手套、绝缘安全帽、绝缘安全带、绝缘绳索等。

(如隔离开关人工操作)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不得擅自拆除、改装漏电保护器。

高压设备检修维护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电气作业严禁湿手作业。

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车顶检修作业、接触网检修作业、房建隧道顶部堵漏作业检修、施工作业不要奔跑作业,避免因此被绊倒或被其他物件击伤。

尤其时救援搬运工器具时必须注意。

电焊、气焊作业必须戴护目镜并按规定着装。

调车作业调车员不得站于车辆前后。

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车顶检修作业、接触网检修作业、房建隧道顶部堵漏作业检修、施工作业不要奔跑作业,避免因此被绊倒或被其他物件击伤。

尤其时救援搬运工器具时必须注意。

电焊、气焊作业必须戴护目镜并按规定着装。

调车作业调车员不得站于车辆前后。

五、日常安全注意事项乘坐自动扶梯时应双脚站立在同一梯级的黄色线内并握好扶手,避免衣物贴近梯级边缘。

上下列车时不要手扶车门及屏蔽门,注意列车与站台间的缝隙,不要抢上抢下。

在站台候车时不要靠近屏蔽门,在列车上不要依靠屏蔽门。

通过道口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熟知所在工作场所内的环境、危险因素及逃生路线。

六、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能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含职业病)的,或能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1、机械性危险、有害因素机械设备直接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灾害性因素。

由设备、构件、硬性物体直接与人的肌体发生作用而引起伤害。

如碰撞、打击、切割、刺激、磨削、挤夹、冲砸、跌落等。

在生产过程及作业环境中能导致伤亡(非机械性损伤)事故或诱发职业病的因素。

机械性危险有害因素静态危险直线运动危险旋转运动危险振动夹注危险飞物打击危险a、静态危险人与静止的设备设施接触或作相对运动时可引起危险:切削刀具的刀刃机械设备突出部分,如表面螺栓、吊钩、手柄等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和粗糙表面等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平台隧道内的电缆架(刮伤、碰伤)隧道内钢轨、迷流收集端子(刮伤、伴倒)设备下方作业(碰伤)b、直线运动危险机械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当人处在机械直线运动的正前方而未躲让时,将受到撞击或挤压道岔转换过程列车通过道口段内叉车、电瓶车运行起重作业调车作业旋轮作业列车运行C、旋转运动危险人体或衣服卷进旋转机械部位引起的危险旋转运动打击危险d、振动夹住危险机械的一些振动部件结构,如振动体的振动引起被振动体部件夹住的危险。

如抢险车、工程车上装载的工具因车辆运行振动引起工具位置移动撞伤或夹伤人。

e、飞物打击危险飞出的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片、紧固不牢的接头、破碎的砂轮片等。

飞出的切屑或工件,如连续排出或破碎而飞出的工件。

2、非机械性危险、有害因素电击伤指采用电气设备作为动力的机械以及机械本身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引起的危险。

触电危险静电危险触电危险防护电气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必须断电。

带电操作必须有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如绝缘操作杆、绝缘手套、绝缘安全帽、绝缘安全带、绝缘绳索等。

(如隔离开关人工操作)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不得擅自拆除、改装漏电保护器。

高压设备检修维护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严禁湿手作业。

七、环境的不良因素车顶检修作业、接触网检修作业、司机站台立岗作业等位置容易发生坠落;路面上井盖丢失也可能发生掉落。

设备设施检修空间位置比较狭小、光线较暗。

尤其是在隧道内应急救援时更为显著。

八、加强安全管理积极深入开展危险源识别、评价工作,制订相应的措施消除或控制工作环境中存在危险隐患因素。

检修、施工作业必须确定安全负责人,负责检查安全用具的配备及进行现场安全控制。

同时,任何人有权制止他人的不安全行为,做到相互提醒,共策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贯彻落实,逐步实现标准化作业。

九、安全标志尽管安全标志和安全标志信号装置都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御性安全警告装置,并不能直接消除、控制危险。

但,安全标志具有引起人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提高人的行为自主能力、提醒人避开危险的功能。

因此,安全标志对于预防伤亡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安全装置。

1、安全色标红色:表示危险、禁止和紧急停止的信号黄色:表示警告蓝色:用作指令标志绿色:用作提示安全的信息2、常见的安全标志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禁止火种禁止用水灭火禁止启动 禁止合闸禁止触摸禁止入内 禁止通行、限高限速注意安全当心触电当心电缆必须戴防护眼镜必须戴安全帽必须戴防尘口罩必须戴防护手套必须戴防护鞋必须系安全带九、应急处置1、自救与救助电击伤救助首先切断电源。

对神志清醒,伴有乏力、心慌、等症状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作密切观察。

对于昏迷、心脏停搏、瞳孔散大、呼吸停止的伤员,不能认为已经死亡而不予抢救,因视情况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救助措施。

开放性创伤用生理盐水和酒精棉球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将伤口和周围皮肤上沾染的泥沙、污物等清洗干净,如没有消毒条件,可用清洁水冲洗伤口。

对于出血不止的伤口,应根据出血类型和部位不同采取直接压迫、抬高肢体、压迫供血动脉、包扎等止血方法。

闭合性创伤对怀疑有严重内伤的伤员,不管他怎样口渴,也不要给他经口引用的液体。

如出现呼吸、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发生火灾时的疏散与逃生2、 疏散逃生注意事项不要乘坐电梯不能在烟雾弥漫时直立行走,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

当列车在区间内发生火灾时应听从工作人员指引疏散,原则是迎风疏散。

当列车停在车站时,若车门与屏蔽门没有打开,可手动打开。

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逃生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不可乘坐普通电梯。

利用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疏散逃生。

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利用楼房的阳台、落水管和避雷管线逃生。

用绳子或床单撕成布条连接起来,把一端捆扎在牢固的固定物件上,顺另一端落到地面。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维修安全意识培训和人身安全培训教材3、防应急面具消防应急面具用于火灾个人逃生。

它可防护热气流、热辐射、毒烟、毒气、一氧化碳对头面部及呼吸系统的伤害。

使用方法:打开包装盒,从缺口处撕开包装袋。

拉掉呼吸罐罐塞(注:内外均有)拿开面具,将面套套入头部。

调正眼窗扣正鼻罩。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