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宋亚娟资料
“生理学之父”巴甫洛夫诞
生
巴甫洛夫1849年9月26日(俄旧历9月14日)
生在俄国中部梁赞镇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1870
年考入彼得堡大学物理系生物科学部,后就读于
军事医学院,1883年获帝国医学科学 院医学博上 学位。后赴德国师从C-路德维希及R-海登海因。
巴甫洛夫博学多才,终生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 展开谈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 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 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 主权交还给中国。
国际宇航联合会接纳我国为会员国
1980年9月26日,国际宇航联合会接纳 我国为会员国。
国际宇航联合会于1959年9月成立, 系非政府性、非赢利性国际学术组织,是 联合国的咨询机构。该会宗旨是激发世界 公众对宇航科学的兴趣,鼓励对空间科学 技术的研究及加强国际和平利用外层空间 的合作。
2011 9 26 ,
第六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太原开幕
中强建动当举部 外国中、前办投 探际部转区中资年 讨交地移域部贸 共流区加间博易月 同合扩快生览博 发作大的产会览日 展的对有要,会第 机重外利素将在六 会要开时和充太届 。平放机产分原中
台、,业利开国 ,加搭流用幕中
。
苏军逼近基辅攻克斯摩棱斯克
1943年9月26日,红军轰炸了斯摩棱斯克的纳粹军队。斯摩 棱斯克曾一 度是德国东线最大的阵地工事,他们控制着这座城市, 曾为第聂伯河一战积 蓄了力量。苏联军队经过几天时间的艰苦战 斗,将德军一步一步逐出城外。 夜幕降临时,完成了攻克计划, 终于在今天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同时斯摩棱 斯克东南3 7英里外的罗斯拉夫尔被收复。斯摩棱斯克的被攻克使得俄军拥有 了长达156公里的连续不 断的完整阵线。约瑟夫-斯大林在发布的公报上说, 在24小时的 战斗中,有4100多名德军战死,包括在基辅郊区布罗瓦雷一战中 战死的1000名德军。基辅是苏联第三大城市,1941年9月以来一 直被纳粹占 领,它很可能就是俄军下一次胜利的基地。柏林评论员阿道夫-哈尔费尔德写 道:“意大利的 背叛使得德国军队在军事和政治上发生的变化是不可避免 的。” 这个评论强调了多数德国人对意大利的默默投降表示痛惜。在最后的 几天里,苏联将540多个地方从德军的手里夺了回 来。基辅的胜利从战略意 义来说,将仅次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 胜利。
对生理学的研究,结束了在他之前整个人类从未
对生理过程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历史,开辟了实
验研究生理过程的新纪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
得诺贝尔奖金的生理学家。1935年8月,86岁高
龄的巴甫洛夫主持了第十五届国际大会,并荣获
“全世界生理学元老”称号。
画家徐悲鸿逝世
1953年9月26日,著名画 家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 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 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 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 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 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 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 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 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 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 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 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 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徐悲鸿简介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中国现 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 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 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 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 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 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 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 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 享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
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每一天都是独 一无二的时光坐标;我们以史为鉴可以知 兴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上的 今天》,寻求在那些罗列在时光中的故事!
中英草签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1984年9月26日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在北京草签了关于香港 问题的联合声 明,确认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恢复行 使主权。为了保持香港的稳 定和繁荣,中国政府决定在收回香港 以后维持香港的现行社会制度、经济制度、 生活方式50年不变; 在香港设立直辖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 人治理,4个师约100万人,发起意在夺取莫斯科的攻 势,即台风计划(莫斯科会战)。战役的第一阶段以德军在维亚济马地区歼 灭苏联红军60余万人的全面胜利而结束。随后德军迅速占领了莫斯科外围, 摧毁了数道苏联防线。苏联在危急时刻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转移计 划,同时从西伯利亚、中亚、远东地区调来了25万的精锐预备队,以朱可夫 大将为核心重组了西方面军的部队和防线,组织大量妇女修筑防御工事,并 派出大量工兵分队破坏德军后勤补给线。此时苏联严酷的冬季已经降临,由 于德国军队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导致大量的士兵冻死冻伤,许多武器也无 法使用。苏联红军对德军进行了殊死抵抗,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和名 言,比如“苏联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1941年11月7日, 在德国迫近莫斯科之时,苏联依然按时组织了红场阅兵,这是历史上最著名 的阅兵之一,受阅部队在阅兵结束后直接开赴前线。1941年12月6日,苏联 发起反击,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200-300公里,莫斯科会战以苏联胜利 而结束,德军损失了50多万人和大量的技术装备,这也是不可一世的纳粹德 国在二战中第一次受到重大损失,希特勒“三个月灭亡苏联”的狂言彻底破 灭。莫斯科局势得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