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机构
即 (7-1)
因此棘爪顺利滑入齿根的条件为:棘轮 齿面角θ大于摩擦角φ。或棘轮对棘爪 总 反 力 FR 的 作 用 线 必 须 在 棘 爪 轴 心 O1 和 棘轮轴心O2之间穿过。
当材料的摩擦系数f=0.2时,摩擦角φ≈180,因此一般取 θ=20O。
(2) 偏心块楔紧条件 对于图7-5b所示的偏心楔块式棘轮机构,摆杆逆时针
地看到槽轮机构 的基本组成。
图7-14
2、工作原理
如上图所示,主动拨盘上的圆柱销进入槽轮上的径向 槽以前,凸锁止弧将凹锁止弧锁住,则槽轮静止不动。 圆柱销进入径向槽时,凸、凹锁止弧刚好分离,圆柱 销可以驱动槽轮转动。当圆柱销脱离径向槽时,凸锁 止弧又将凹锁止弧锁住,从而使槽轮静止不动。因此, 当主动拨盘作连续转动时,槽轮被驱动作单向的间歇 转动。
(2) 内槽轮机构
•对于图7-15所示内槽轮机
构,圆柱销A进入与脱出径向
槽时同样应与径向槽相切,
因此槽轮2运动时间所对应的
拨盘1转角ψ’应为
'
2
21
2
(
22 )
22
2
z
内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为:
' 1 1 z2 2 2 z 2z
(7-8)
30
由上式知,这种槽轮机构运动系数总大于0.5。 又因τ<1时槽轮2才能出现停歇,所以 z>2, 即径向槽数目应为z≥3。
如均布 k个圆柱销,槽轮 2运动仍应满足,
k(z 2) 1
2z
即 k 2z z2
当z≥3时k<2,说明这种槽轮机构圆柱销数量只 能有1个。
一、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基本型式和工作原理
k t2 k(z 2)
t1
2z
(7一6)
k t2 k(z 2)
t1
2z
(7一6)
这样可使,τ>O.5,但只有当τ<1时槽 轮2才能出现停歇,所以结合上式得
k 2z z2
(7一7)
由上式知,槽数z=3时,圆柱销数目k=l~5; 当z=4~5时,k=l~3;当Z≥6时,A=1~2。
不完全齿轮机构有三种传动形式,即不完全内、外 啮合齿轮传动及不完全齿轮齿条传动。
二、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啮合特点
1、不完全齿轮机构的从动轮在一周转动中可作多次 停歇。因此,它能在较广的范围内得到应用。
图7-23
33
2、主、从动轮进入和 脱离啮合时速度有突 变,冲击较大。因此, 一般只适用于低速轻 载的工作条件。
因此滚子楔紧条件为:楔紧角
小于两倍的摩擦角。但β角选择
过小,反向运动时滚子将不易 退出楔紧状态。
FA
d 2
d 2
cos
FNA
d 2
sin
将 FA FNA f , f tan
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2 (7-3)
图7-13
一、槽轮机构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1、机构的组成 通过,可以清楚
图7-5 b
(3) 滚子楔紧条件
图7-6所示滚子楔紧式棘轮机构, 滚子受力情况如图7-14所示。 图中当套筒1逆时针方向转动时,
在时摩针擦滚力动F的A作趋用势下,,因滚此子星2轮有3逆在 接摩夹触擦角点力为BF楔A对与紧滚F角B子使β,有滚而图子滚示楔子摩紧2擦,在力其接FB。 触将点滚A子、挤B向的楔正形压大力端FN而A和松F开NB欲。
图7-3 单向式棘轮机构
(2)双向式棘轮机构
若将棘轮轮齿做成短梯形或矩形时,变 动棘爪的放置位置或方向后,可改变棘 轮的转动方向。棘轮在正、反两个转动 方向上都可实现间歇转动。
2、摩擦式棘轮机构
(1) 偏心楔块式棘轮机构
偏心楔块式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与轮齿式棘轮机构相 同,只是用偏心扇形楔块代替棘爪,用摩擦轮代替棘 轮。利用楔块与摩擦轮间的摩擦力与楔块偏心的几何 条件来实现摩擦轮的单向间歇转动。
为避免干涉发生,可以将 主动轮齿顶降低,使两轮 齿顶圆交点正好是C点或 达不到C’点。图7-25中C 点为主动轮首齿修顶后的 齿顶圆与从动轮齿顶圆交 点。
不完全齿轮的主动轮除首 齿齿顶修正外,末齿也应 修正,而其他各齿均保持 标准齿高,不作修正。
3.从动轮的运动时间和停歇时间
不完全齿数z1=l的主动 轮等速转动时,主动轮 转 动 β=(β1+β2) 角 度 , 从动轮相应转过角度为 δ。从动轮的运动时间 t2为:
9
图7-7所示为牛头刨床工作台 横向进给机构,
当曲柄1转动时,经连杆2带动 摇杆4作往复摆动;摇杆4上装 有图7—4b 所示的 双向棘 轮机
构的棘爪,棘轮3与丝杠5固连, 棘爪带动棘轮作单方向间歇转 动,从而使螺母6(工作台) 作间歇进给运动。
若改变驱动棘爪摆角,可以调
节进给量;改变驱动棘爪的位
置(绕自身轴线转过180o后固
定),可改变进给运动的方向。
图7-7
10
图7—8所示的棘轮机构可以用 来实现快速超越运动。
运动由蜗杆1传到蜗轮2,通
过安装在蜗轮2上的棘爪3驱
动与棘轮4固联的输出轴5按
图示ω5方向慢速转动。当需 要输出轴5快速转动时,可按
输出轴5转动方向快速转动输
出轴5上手柄,这时由于手动
3、主动轮首、末齿齿顶需要修正,以解决 运动干涉。
由于不完全齿轮的前接触段的 起始点E与从动轮停歇的位置 有关,当两轮齿顶圆的交点C’ 在从动轮上第一个正常齿齿顶 点C的右面(参见图7—25)
即 C'O2O1 CO2O1 时
主动齿轮的齿顶被从动齿轮的齿顶挡住,不能进 入啮合,发生齿顶干涉。
t2
1 2 2
t1
(7-15)
从动轮的停歇时间t2’为
t2
'
1
1 2 2
t1
(7-16)
37
当主动轮不完全齿数z1>1时,从动轮的运动时 间与停歇时间只需在上述关系式加上相当于正 常齿轮啮合的(z1-l)个齿的啮合时间即可, 其公式分别为
图7-16
23
附加图a 为槽轮两次停歇时间不等的槽轮机构, 附加图b 为槽轮两次停歇时间和运动时间都不等的槽轮机构。
3、球面槽轮机构 除基本类型的槽轮机构外,尚有其它形式的槽轮机构,当 需在两相交轴间进行间歇传动时,可采用球面槽轮机构。 附加图 c 为球面槽轮机构,通过激活该图,可观察到球面 槽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附加图 c 球面槽轮机构
三、槽轮机构的运动性质
1.槽轮机构运动系数
(1)外槽轮机构 如图7-14所
示外槽轮机构,为避免槽轮2在 起动和停歇时发生刚性冲击,圆
柱销A进入与脱出径向槽时,槽 的中心线应与圆柱销中心的运动
圆周相切。
若外啮合槽轮2上均布的径向槽
2数动1拨为 盘z ,1的则2转槽2角轮2转Φ1动为22zΦ2 时
图7-12
图7-1
图7-4 12
2、棘轮转角大小的调整
(1) 采用棘轮罩 如图7-9所示。改 变棘轮罩位置,使 部分行程内棘爪沿 棘轮罩表面滑过, 从而实现棘轮转角 大小的调整。
图7-9
13
(2) 改变摆杆摆角
图7-10所示棘轮 机构中,通过改 变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长度OA的方
法来改变摇杆摆 角的大小,从而 实现棘轮机构转 角大小的调整。
转速大于蜗轮转速,所以棘
爪在棘轮齿背滑过,从而在
蜗轮继续转动时,可用快速
手动来实现输出轴超越蜗轮
的运动。
11
四、棘轮机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棘轮齿形的选择 最常见的棘轮齿形为不对称梯形,如图7-12所示。 为了便于加工,当棘轮机构承受载荷不大时,可采用三角形
棘轮轮齿(见图7-1),三角形轮齿的非工作齿面可作成直 线型和圆弧形。 双向式棘轮机构,由于需双向驱动,因此常采用矩形或对称 梯形作为棘轮齿形(图7-4)。
轮齿式棘轮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运动可 靠,从动棘轮转角容易实现有级调整,但棘爪 在齿面滑过引起噪声与冲击,在高速时尤为严 重。故常于低速、轻载的场合用作间歇运动控 制。
摩擦式棘轮机构传递运动较平稳,无噪音,从 动件的转角可作无级调整。但难以避免打滑现 象,因而运动准确性较差,不适合用于精确传 递运动的场合。
图7-5 a 偏心楔块式棘轮机构
(2) 滚子楔紧式棘轮机构
图7-6为常用的摩擦式棘轮机构,构件1逆时针转动或 构件3顺时针转动时,在摩擦力作用下能使滚子2楔紧 在构件1、3形成的收敛狭隙处,则构件1、3成一体, 一起转动;运动相反时,构件1、3成脱离状态。
图7-6 滚子楔紧式棘轮机构
三、棘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
图7-11
15
3、棘轮机构的可靠工作条件
(1) 棘爪可靠啮合条件
图7-12中θ为棘轮齿工作齿面
与径向线间的夹角,称齿面
角,L为棘爪长,O1为棘爪轴 心,O2为棘轮轴心,啮合力 作用点为P(为简便起见,设 P点在棘轮齿顶),当传递相 同力矩时,O1位于O2P的垂
线上,棘爪轴受力最小。
图7-12
16
t2
21
22
2
z
z2
t1 2
2
2
z
(7-4)
在一个运动循环内槽轮停歇时间t2’可由τ值按下式计算
t2'
t1
t2
t1((7一5)
•要使槽轮2运动,必须使其运动时间t2>0, •故由式(7-4)可得z>2,即径向槽的数目z应大于2, •这样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τ<0.5,也就是说这种 槽轮机构的运动时间总小于其停歇时间。 •若拨盘上均布k个圆柱销,当其转动一周时,槽轮 将被拨动k次,则运动系数τ较只有一个圆柱销时 增加k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