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结论质证
4、关于补充鉴定与重新鉴定的规定
(1)《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NO.27规定: 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NO.27规定: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 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 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2)司法鉴定通则NO.28规定的补充鉴定 司法鉴定通则NO.28规定的补充鉴定 的情形: 的情形: (一)委托人增加新的鉴定要求的; (二)委托人发现委托的鉴定事项有 遗漏的; (三)委托人在鉴定过程中又提供或 者补充了新的鉴定材料的; (四)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形。 补充鉴定是原委托鉴定的组成部分。
3、质证程序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 当事人依据自有的知识往往不能适应 诉讼上的需要,委托的诉讼代理人一般也 是在法律上有专长的律师,对案件事实中 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说不清楚。为了对司法 鉴定人提交的鉴定结论进行质证,为了充 分保护当事人诉讼法上的正当权利和实体 法上的合法利益,有助于法官居中裁判和 对事实的准确认定,我国关于民事诉讼证 据的司法解释创设了专家辅助人的制度。
6、我国十大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介绍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上海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广东省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司法鉴定中心 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 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 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二、司法鉴定结论质证
司法鉴定相关问题探 讨
一、司法鉴定的概述 二、司法鉴定结论质证 三、案例介绍
一、司法鉴定概述
1、司法鉴定的定义: 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 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 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全国人大常
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NO.1 )
1、审查鉴定结论是否具有科学性。 审查鉴定结论是否具有科学性。 审查内容:序言—是否准确;案情— 审查内容:序言—是否准确;案情—是否 客观;资料摘要—是否重点突出、恰当; 客观;资料摘要—是否重点突出、恰当; 检验所见—是否全面客观,无主观因素; 检验所见—是否全面客观,无主观因素; 分析说明---论证是否有理有据, ---论证是否有理有据 分析说明---论证是否有理有据,建立在客观 检验结果的基础上;结论— 检验结果的基础上;结论—是否是论证的 必然结果,是否科学客观、明确。 必然结果,是否科学客观、明确。结论是 否针对委托要求作出。 否针对委托要求作出。
5、实践中产生不同的司法鉴定结论的原因分析 (1)由于被鉴定的客观事物处于不断的变化之 中; (2)鉴定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案件客观 事实的发现,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难免会有不 全面之处; (3)鉴定人认识事物的主观性将会使鉴定结论产 (3)鉴定人认识事物的主观性将会使鉴定结论产 生失误或不同 (4)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不是所有的客观事实 (4)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不是所有的客观事实 都是能全部查明的; (5)一些司法鉴定的标准难以做到绝对的量化。 我们应该以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看待司法鉴定 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意见。
(3)重新鉴定的情形(司法鉴定通则NO.29): )重新鉴定的情形(司法鉴定通则NO.29): (一)原司法鉴定人不具有从事原委托事项 鉴定执业资格的; (二)原司法鉴定机构超出登记的业务范围 组织鉴定的; (三)原司法鉴定人按规定应当回避没有回 避的; (四)委托人或者其他诉讼当事人对原鉴定 意见有异议,并能提出合法依据和合理理由的; (五)法律规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重新 鉴定的其他情形。
诉讼中涉及到的其它鉴定业务还有:计算 诉讼中涉及到的其它鉴定业务还有:计算 机司法鉴定、环境监测司法鉴定、工程造 价司法鉴定、产品质量司法鉴定、司法会 计鉴定、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税务司法鉴 定、农业司法鉴定、资产评估司法鉴定、 建筑工程司法鉴定、枪弹痕迹司法鉴定等。
4、我国司法鉴定的现状: 我国司法鉴定的现状: (1)司法鉴定的法律制度较为滞后 。 (2)司法鉴定的运行机制较为混乱。 (3)鉴定人员混乱,非专业人员滥竽充数。 (4)法鉴定结论在法院的采信率非常高, 往往一纸鉴定就能左右判决结果。 (5)鉴定人出庭制度流于形式。
2、司法鉴定的诉讼功能 : 是法官借以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是 鉴别、认定其他证据是否真实、可靠的主要手 段。
3、司法鉴定业务分类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 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二条规定,司法鉴定业务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法医类鉴定; (2)物证类鉴定; (3)声像资料鉴定; (4)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 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应当对鉴 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
补充鉴定一般要 求采用原鉴定的程序步 骤和方法.并不否定原鉴定结论的全部认 定,而重新鉴定则有可能全部否定原鉴定 结论的认定。
三、案例介绍
(4)接受重新鉴定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的 资质条件,一般应当高于原委托的司法鉴 定机构。 对重新鉴定,应当委托原鉴定机构以外 的列入司法鉴定机构名册的其他司法鉴定 机构进行;委托人同意的,也可以委托原 司法鉴定机构,由其指定原司法鉴定人以 外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司法鉴定人进行。
(5)补充鉴定结论与重新鉴定结论的区别:
法医类鉴定: 法医类鉴定: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 床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 和法医毒物鉴定。
物证类鉴定: 物证类鉴定:包括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和 微量鉴定。
声像资料鉴定:包括对录音带、录像带、 声像资料鉴定: 磁盘、光盘、图片等载体上记录的声音、 图像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其所反映的 情况过程进行的鉴定和对记录的声音、图 像中的语言、人体、物体作出种类或者同 一认定。
所谓的专家辅助人,又称为诉讼辅助人 或专家技术顾问,是指在科学、技术以及 其他专业知识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门知识或 经验的人员,根据当事人的聘请委托并经 法院准许,出庭辅助当事人对讼争的案件 事实所涉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或发表专 业意见和评论的人。当事人聘请专家作为 技术顾问是对鉴定人提交的鉴定结论进行 质证的必要手段,缺少了这些专家,当事 人的质证活动就难以触及鉴定结论的本质, 从而达不到质证的效果。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 规定》 61条规定:“ 规定》第6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 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 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审判 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 的人员进行询问。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 由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 就有关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门 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2、审查鉴定结论合法性 (1)审查评断鉴定资料的来源是否合法; (2)审查鉴定对象是否法定的鉴定对象; (3)审查鉴定结论是否达到法定标准; (4)评断审查鉴定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a.评断审查鉴定的委托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a.评断审查鉴定的委托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b.评断审查鉴定的受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b.评断审查鉴定的受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c.评断审查鉴定的实施步骤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c.评断审查鉴定的实施步骤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d.评断审查鉴定文书的格式、内容是否符合法 d.评断审查鉴定文书的格式、内容是否符合法 律规定 (5)评断审查鉴定人的法律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