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单位:宝坻区华苑小学作者:倪守中薛淑芬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内容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运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歌谣、歌曲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竞争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玩中学,在游戏中学有所得,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巩固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多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能培养和保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笔者有了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首先,运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寓学于乐,学生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获得了英语知识与技能,开阔了视野,发展了智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创设竞争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小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表现自己,有一种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他们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
竞赛可采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小组朗读单词比赛、单词接龙比赛、单词合作拼写比赛、会话表演赛、故事表演赛、自编chant(或编谜语)比赛等等,只有学生个体之间的有效合作,才能取得小组竞争的胜利,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互组精神。
例如:教授四会单词后,进行小组之间的单词合作拼写竞赛。
一个单词需小组成员轮流拼写完成,每人拼一个字母,这就无形中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拼写才行。
否则竞赛时,经常拼错或不会拼的学生就会受到同组学生的排斥和不满。
孩子们通过竞争表现自己,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每个孩子都无比兴奋。
这种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使孩子们学得轻松,持久的集中注意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四、玩中学,在游戏中学有所得,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巩固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
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尤其是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基本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玩,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玩,和学生们一起玩,引导学生玩得有意义。
在讲授《Happy English》Unit5这一单元时,我轻声的在一名同学耳边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让他模仿这个动物,让同学们猜动物的名字。
这样通过活动,即巩固了所学的动物,又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在讲授完《新版小学英语》第二单元时,我将所有的学习用品放入书包中,让学生们互相问答“What’s in my bag?” “……?Is it a(an)……?Yes/No.”这样,学生们的注意力很集中,兴趣很高,都抢着猜书包中的物品。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复习了单词,又巩固了所学的句型。
英语游戏由于带有比赛的性质,参加游戏的人都抱着渴望获胜的心理,这就使参加活动的学生有兴趣学、积极去学,并有助于克服腼腆羞怯的心理障碍。
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发了表达的欲望,提高了口语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多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使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发挥达80%至90%,而缺乏激励则只能发挥其潜力的20%至30% 。
心理学家还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愉快地学习知识。
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
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老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
比如,我在班上实行平时成绩计分制,鼓励学困生平时多表现,多加分,增进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
”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
教师在教学中应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
对学生表扬有多种方式,例如:(1)言语表扬和体态语表扬。
言语表扬即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用语言进行肯定。
如:Good / You're clever.等。
体态语表扬即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运用体态语言进行肯定。
比如翘起大拇指表示称赞,鼓掌表示赞同,点头表示确认。
(2)个别表扬和集体表扬。
可以给小朋友发一些漂亮的粘贴之类的小奖品。
(3)个别奖励性表扬和集体奖励性表扬,比如,发小红花,给小组加分,发给小组小奖品等。
恰当运用这些表扬方式,一方面能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教师要始终以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轻松愉快和充满自信。
要特别关注内向害羞的孩子。
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能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
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
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
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合作的师生关系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
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
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
”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2)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
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
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3)互动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
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
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
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
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
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
”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4)融洽的师生关系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
”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
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
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
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
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
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