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所谓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这种趋向性和选择性能够使人排除一切障碍,去探索实现。
学习中的兴趣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能促进学生集中精力、积极生动地不断探索,不断进击,尽快达到学习目标的速度。
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一件事,一个物体产生兴趣时,才会充分调动各种智力因素,迫不及待的去了解、掌握它。
然而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初识英语,学生感到新鲜,学习兴趣也比较高。
但是,随着词汇的大量增加和教材难度的不断加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会不断降温,甚至会产生畏惧情绪,完全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英语的强大的内在动力。
因此,兴趣的培养对学好英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是由学习英语活动本身和学习英语的目的、任务引起的。
然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看、听、说、玩、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兴趣是由任务引起的,而要完成英语的学习任务,兴趣又是关键。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因此,小学英语在学习的内容上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方式方法上,更要坚持愉悦式教学方法。
我们用“爱”促进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
这样,学生才会有积极主动参与英语活动的意识,使他们蕴藏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感觉到在课堂上,不仅在欣赏人,更在欣赏英语之美,学习之“趣”。
这样不仅减轻了学习英语的压力和负担,还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更进一步符合我们的“乐学”原则。
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完成英语的教学任务,兴趣是主导,兴趣是前提。
有趣的英语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而要吸引学生更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形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培养坚强性格,坚强的性格则能收获美丽的人生。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生学好英语的必要前提。
二、影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缺乏的因素(一)小学生自身因素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
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语调丰富、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 我们始终感到热闹有余, 但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初学英语感到很有趣, 学生的求知欲旺盛,靠机械的记忆还可应付, 但久而久之, 单词越学越多, 学生又得记读音, 又得记拼写, 还得背句型。
有的同学顾此失彼,由学不会到不愿意学, 失去了兴趣, 放弃了英语学习。
究其原因, 学生缺乏吃苦精神, 他们只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只要老师布置背单词、读课文、听录音等任务时, 学生的热情就荡然无存。
英语学习本来就无捷径可走, 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就得死记硬背, 可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教师因素1、教师个性对学习兴趣的影响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儿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
”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能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和人格塑造。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
教师良好的个性素质能极大的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因此要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学生会因此爱戴老师,尊敬老师,感激老师,爱听老师上课,从而爱学英语。
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就可以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
2.教师心理品质对学习兴趣的影响教师心理品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和源泉。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 只有当学生真正喜爱所学的东西时, 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真正学好它。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乐之”, 才能“乐学”。
爱因斯坦也说过:“只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 那么, 学校所规定的功课, 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可以说, 兴趣是学生学好功课的前提, 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这已为大家所共识, 并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艺术等方面作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究, 但大多数人很少注意甚至忽略了自身因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因素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巨大的作用, 它是隐性因素,具有自然的影响力, 这种兴趣所产生的学习动力, 要比显性因素来得更为强大、持久、深远。
教师心理品质中以下两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
(1)教师的关爱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 如果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老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 会更深沉地热爱教师。
“亲其师, 而信其道”, 产生情感迁移现象, 即由爱教师进而爱及他所教的学科, 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就能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 取得满意的成绩。
反之, 如果师生情感格格不入, 彼此厌烦, 教师经常冷淡、训斥学生, 就会削弱学生学习兴趣, 甚至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注入情感, 以饱满、乐观、热情的情绪走上讲台, 让情感通过自己对学生的表情、语言、神态、目光等方式, 微妙地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希望与鼓励, 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做出积极主动的反映, 学而有趣, 趣而愿学。
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也要注意情感的表达, 特别是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 生活遇到挫折时, 身体不适生病时, 都是教师表达真挚情感的时机。
(2)教师的高超水平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精湛的教学技巧, 高昂的教学热情,简洁幽默的语言, 紧凑协调的课堂节奏, 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无疑会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崇敬、相信能力强者, 是人们的普通心理, 愿意接近与崇拜教学高手,是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个知识渊博、造诣高深、能力高超的教师, 即使走上讲台尚未开口施教, 学生已经对他充分信任, 从而学习的兴趣也受到刺激和启动。
这样一来, 学生对教师的施教内容就乐于接纳, 主动探究, 并愉快主动地把教师的教诲转化为自己的需要。
总之, 教师心理品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从教获得理想效果的必要心理条件,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和源泉。
因此,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培养、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良好心理品质。
三、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根据教育部的决定, 从2001 年秋季起, 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 在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开设小学英语课程。
其目的是要使小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初级能力。
而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心理学》(伍棠棣等编)也指出:“对学科内容本身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本身感到兴趣, 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并持久的保持下去, 才能让学生不断处于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
小学阶段的儿童刚刚接触英语, 有很大的好奇心, 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 但没有学习英语的经验, 加之年龄小的特点, 他们的注意力没法长时间集中。
那种单调的, 只注重讲解、机械模仿与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必然不能适应小学生的英语学习。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可以极大的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寓教于乐。
小学生有爱闹爱说的童稚气, 天真活泼可爱。
他们无所顾忌, 敢说、敢做、好动, 求新求异愿望强烈。
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轻松、活泼、和谐、浓洽的教学氛围,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在欢愉的心态下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新知。
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
例如:My Class room, My Home, Food and Fruit。
因此, 适当地将教室变成他们活动的场所, 让他们自由施展个性,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来, 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英语, 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干扰, 并辅以手势、动作、肢体语言等, 在反复训练中逐渐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
例如: 师生间相互问候, 道别或教师发出指令, 学生做动作或奖励等, 做到课堂教学英语化, 可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使他们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采用生动活泼, 形式多样的教学法。
1. 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新型辅助的教学手段。
它根据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多媒体技术, 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有机结合, 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 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多媒体应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 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持久记忆。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 1) 利用英文歌曲, 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能给人以智慧, 悦耳的音乐对神经系统起良好的刺激作用。
英语歌曲教学符合小学生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相对较强的特点, 易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和想象力, 它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 爱唱爱跳的身心特点。
学生边唱边做, 容易兴奋,便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消除学习中的疲劳,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亲身参与的乐趣。
( 2) 巧设游戏环节。
众所周知, 游戏的魅力是无穷的。
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孩子们都是从各种游戏活动中开始学习的。
英语教学游戏是指以辅助英语教学为目的, 用英语进行交流, 在英语课堂或课外活动中广泛运用的游戏。
只要游戏设计适当, 适合学生特点, 不断创新, 为游戏注入新鲜的“血液”, 就会让课堂充满生机勃勃,让英语课变得多姿多彩, 学生也会由“要我学”, 变为“我要学”、“我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