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父母的心练习题一百

2019年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父母的心练习题一百

2019年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父母的心练习题一百➢第1题【单选题】对本单元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背影》通篇写父亲关心爱护儿子,儿子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抽象现成的字眼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华丽的词藻。

B、《慈母情深》略写母亲的工作环境、劳动场景,因为这部分内容对表现人物的情感、思想、品性以及文章主题没有太大的作用。

C、《父母的心》一文的作者好像有意回避直接表述感情,全文除了开头有一些人物衣着和场景的描写外,几乎没有渲染,基本上是简洁的叙述。

D、《金色花》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一刻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下列广告词修辞方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汽车刹车广告——生命安全的保护神。

(运用拟人,强调刹车对保证驾车安全的重要功能。

)B、鸡饲料广告——如果“配力那”还不能使你的鸡下蛋,那必是公鸡。

(运用夸张手法展示饲料的催蛋功能。

)C、电视机广告——百闻不如一见。

(引用成语,相信消费者看到电视机一定觉得比听说的还好。

)D、保险柜广告——卫士牌报警保险柜的最大缺点是:敲锣打鼓迎盗贼,冷若冰霜面主人。

(运用反语、对偶、对比,展示保险柜可靠的防盗功能。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B、在老师教导下,使他的成绩有所提高C、不仅他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是一名体育健将,是本校100米记录的保持者。

D、我们只有努力读书,将来才有出息。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赖户内海寒酸佣人难割难舍B、无精打彩酬劳冷酷如数俸还C、犹豫不绝羡慕约定高贵典雅D、失声痛哭吩咐逝世一妥百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仅能够过好日子,而且可以继承财主的家业。

B、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扶养这四个孩子了。

C、想到这儿觉得他可怜得不得了。

D、但是身上的衣服却相当破旧。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需要对所有的戒律历历在目,但你却又要打破这些常规,发现前人未见的东西,那你就成功了。

B、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C、他在学习上十分严谨、认真,对每—个知识点都锱铢必较。

D、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给划线字词注音并解释这个词。

无精打采______ ______衣衫褴褛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解释词语:抽泣:______。

酬谢: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数”字有三个读音:a.shǔ;b.shù;c.shuò,下面的成语中划线的“数”应读什么音?数不胜数______如数奉还______数典忘祖______数见不鲜______数米而炊______数一数二______【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根据词义填写相应的词语。

①美好的举止姿态。

______②形容简陋或过于俭朴而显得不体面。

______③按照原数还给人家。

______④(衣服)破烂。

______⑤拿不定主意。

______⑥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______⑦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______ 【答案】:➢第11题【填空题】改正下列句中划线的错别字。

①那位父亲咀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的表情却十分犹豫。

______②财主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混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______③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幕你们。

______【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①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______②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______【解析】:➢第13题【填空题】解释词语。

失魂落魄:______。

褴褛:______。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病句修改。

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______。

【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收集有关母亲的格言:①______。

②______。

【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7题【填空题】《父母的心》作者是______,日本现当代______,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解析】:➢第18题【填空题】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①我真陷慕你们。

孩子应该还给你们。

②请您收下这小家伙吧”夫妻俩收下了钱,流着眼泪离开了夫人仓房。

错字:______ ______改正: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19题【填空题】给下列字注音:濑______佣______酬______舱______褴褛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20题【填空题】本文《父母的心》通过一对穷夫妻______的故事,表现了______。

【答案】:【解析】:➢第21题【问答题】“课文《父母的心》如果一开始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答案】:【解析】:➢第22题【问答题】分析下列句子中成语是否正确。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答案】:【解析】:➢第23题【问答题】《父母的心》为什么起名“父母的心”?“心”在文中有何含义,起到什么作用?【答案】:【解析】:➢第24题【问答题】读课文《我的母亲》“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一句中,“终于”的表达作用是什么?【答案】:【解析】:➢第25题【问答题】写出与母亲有关的诗句。

【答案】:【解析】:➢第26题【问答题】《父母的心》中写两口子来到财主夫人的舱房,痛哭失声表现了父母什么样的心理?【答案】:【解析】:➢第27题【语言表达】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①寒酸……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有别的办法。

②失魂落魄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一位风度极佳、引人注目、年纪四十岁左右的贵妇人,③风度【答案】:【解析】:➢第28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第二天上午,船快要到北海道了,这回是两口子一齐来到财主夫人的舱房。

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怎么啦?”财主夫人赶忙问道。

“实在是太难为情了。

”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

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

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

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

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

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

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

”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实在是太难为情了”为什么“难为情”?“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当爹妈的心是怎样的心?联系文章内容说说看。

【答案】:【解析】:➢第29题【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

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

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

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莱,且不说她能独立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赞,就是她平日停歇时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肠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喷喷称奇。

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

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以后,我才能将所意会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

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

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

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竞都是为我订的。

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

我感到"不幸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

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如故"地那样生活。

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能有犹豫过。

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的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跟着他去。

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能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

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留下?如果说屋都留下大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

父亲迁离北京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的那张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