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

9.结构面的剪切变形、法向变形与结构面的哪些因素有关?答:结构面的剪切变形、法向变形与岩石强度、结构面粗糙性和法向力有关。

10.结构面力学性质的尺寸效应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结构面试块长度增加,平均峰值摩擦角降低,试块面积增加,剪切应力呈现出减小趋势。

此外,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结构面尺寸的增大,达到峰值强度时的位移量增大;(2)试块尺寸增加,剪切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向延伸破坏转化;(3)尺寸增加,峰值剪胀角减小,结构面粗糙度减小,尺寸效应也减小。

12.具有单结构面的岩体其强度如何确定?答:具有单结构面的岩体强度为结构面强度与岩体强度二者之间的最低值。

结构面强度为:σ1 = σ3+2 ⋅ (C j+σ3⋅tgφj )(1 -tgφj ctgβ ) ⋅ sin 2β岩体强度为:σ=1 + sin φσ+2 ⋅C⋅ cosφ1- sin φ 3 1 - sin φ118.岩体质量分类有和意义?答:为了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能区分岩体质量的好坏和表现在稳定性上的差别,需要对岩体做出合理分类,作为选择工程结构参数、科学管理生产以及评价经济效益的依据之一,也是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19.CSIR 分类法和Q 分类法各考虑的是岩体的哪些因素?答: 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是由岩体强度、RQD 值、节理间距、单位长度的节理条数及地下水5种指标分别记分,然后累加各项指标的记分,得出该岩体的总分来评价该岩体的质量。

CSIR=A+B+C+D+E+FA——岩体强度(最高15分);B——RQD 值(最高分20分);C——节理间距(最高分20 分)D——单位长度的节理条数(最高分30 分)E——地下水条件(最高分15 分)。

F——节理方向修正分(最低-60,见表2-17b)巴顿岩体质量(Q)分类由Barton 等人提出的分类方法:Q =RQD⋅J r⋅JwJ n J aSRF考虑因素: RQD——岩石质量指标;J n——节理组数;J r——节理粗糙系数;J a——节理蚀变系数;J w——节理水折减系数;SRF——应力折减系数。

7、岩石破坏有几种形式?对各种破坏的原因作出解释。

答:试件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破坏时,在试件中可产生三种破坏形式:(1)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其剪切强度,导致岩石破坏。

(2)单斜面剪切破坏,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其剪切强度,导致岩石破坏。

(3)拉伸破坏,破坏面上的拉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拉强度,导致岩石受拉伸破坏。

8、劈裂法实验时,岩石承受对称压缩,为什么在破坏面上出现拉应力?绘制试件受力图说明劈裂法试验的基本原理。

答:由弹性理论可得出在对径压缩方向上,圆盘中心线平面(y 轴)的应力状态为σ= -2 ⋅pxπ⋅ D ⋅ tσ= -2 ⋅p ( 1+1 )-2 pyπ⋅ t r1 r2πDt在圆盘中心点,r1+r2 = D, r1= r2= D/2则, óx =ót = 2p/(dð t)óy=óc = 6p/(dð t)在对径压缩时圆盘中心点的压应力值为拉应力值的3 倍,而岩石的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的5~20 倍。

岩石在受压破坏前就被抗拉应力所破坏。

所以破坏面上出现拉应力破坏。

P——试件劈裂破坏发生时的最大压力值;D——岩石圆盘试件的直径;T——岩石圆盘试件的厚度9、什么是全应力-应变曲线?为什么普通材料实验机得不出全应力-应变曲线?答:全应力应变曲线:能显示岩石在受压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特性,特别是破坏后的强度与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由于材料试验机的刚度小,在试件压缩时,其支柱上存在很大的变形和变形能,在试件快要破坏时,该变形能突然释放,加速试件破坏,从而得不出极限压力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11.在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岩石的力学性质会发生哪些变化?答:三轴压缩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31、1-32所示,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主要有:(1)随着围压(ó2= ó3) 的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显著增加;(2)随着围压(ó2= ó3) 的增大,岩石破坏时,岩石的变形显著增加;(3)随着围压(ó2= ó3) 的增大,岩石的弹性极限显著增加;(4)随着围压(ó2= ó3) 的增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岩石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弹脆性---弹塑性---应变硬化。

抗压强度显著增加;19.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答: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有水、温度、加载速度、风化程度及围压。

(1)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1)连结作用:束缚在矿物表面的水分子通过其吸引力作用将矿物颗粒拉近、接紧,起连接作用。

2)润滑作用:由可溶盐、胶体矿物连接的岩石,当有水入侵时,可溶盐溶解,胶体水解,导致矿物颗粒间连接力减弱,摩擦力减低,从而降低岩石的强度。

3)水楔作用:当两个矿物颗粒靠得很近,有水分子补充到矿物表面时,矿物颗粒利用其表面吸附力将水分子拉倒自己周围,在两个颗粒接触处由于吸着力作用使水分子向两个矿物颗粒之间的缝隙挤入,这种现象称水楔作用。

(a)使岩石体积膨胀,产生膨胀压力(b)水胶连接代替胶体连接产生润滑作用,降低岩石强度4)孔隙压力作用:岩石受压时,岩石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在孔隙产生很高的孔隙压力,降低了岩石的聚力和摩擦角,减小了岩石的抗剪强度。

5)溶蚀-潜蚀作用:岩石中渗透水在流动过程中可将岩石中可溶物质溶解带走,从而使岩石强度大为减低。

(2) 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如图1-39 所示。

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3)加载速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加载速率越快,测得的弹性模量越大,获得的强度指标越高。

ISRM(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建议的加载速率为0.5~1Mpa/s。

(4)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岩石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的强度和弹性极限都有显著增加。

(5)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a)降低岩体结构面的粗糙程度并产生新的裂隙,岩石在化学风化过程中,矿物成分发生变化,岩体强度降低。

表示岩石力学性质的指标包含哪两类?解释各自的物理意义。

1.岩石的强度:岩石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岩石的变形:岩石在各种载荷作用下,首先发生的物理现象是形变。

1岩体结构类型有哪些?按结构面和结构体组合形式,尤其是结构面性状,可将岩体划分如下结构类型:①整体块状结构,包括整体(断续)结构、块状结构和菱块状结构;②层状结构,包括层状结构和薄层(板状)结构;③碎裂结构,包括镶嵌结构、层状碎裂结构和碎裂结构;④散体结构,包括块夹泥结构和泥夹块结构;⑤块状结构等。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4.地应力测量方法分哪几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哪里?每类包括那些主要测量技术?答:依据测量基本原理的不同,可将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发两大类。

直接测量法是由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和记录各种应力量,包括:扁千斤顶法、水力致裂法、刚性包体应力计法和声发射法。

间接测量法是借助某些传感器或某些介质,测量和记录岩体中某些与应力有关的间接物理量的变化,如岩体中的变形和应变,然后由计算公式求出原岩应力值。

包括:套孔应力解除法和其他的应力应变解除法以及地球物理方法等。

其中套孔应力解除法是目前国外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5.简述水压致裂法的基本原理。

答:(1)测量原理:由弹性理论可知,钻孔位于无限岩体,受到二维应力场(ó1,ó2)的作用时,在钻孔周围的应力为:óè =ó1+ó2-2(ó1-ó2)·cos2è(1)ór=0 (2)óè——钻孔周边的切向应力;ór——钻孔周边的径向应力;è——周边一点与ó1轴的夹角。

当è =0 时,óè取最小值,óè =3ó2-ó1在孔加入压力P i,当P i超过孔壁处的最小压应力和岩体的抗拉强度之和时,孔壁就会破裂,此时,在è =0 的方向,即ó1轴的方向会产生裂隙,即:P i=3ó2-ó1+T (3)如果继续加压,直到裂隙深度达到3 倍孔径时,此时已接近原岩应力状态,停止加压,保持压力恒定,将该恒定压力记为P s,则由图3-7 可见,P s与ó2相平衡,即P s=ó2 (4)只要测量出岩体的抗拉强度T 和记录的P i和P s就可由(3),(4)式求出ó1和ó2。

这样就可得出ó1和ó2的大小和方向。

如果孔有裂隙水压P0,则(3)式变为:P i=3ó2-ó1+ T - P0 (5)在不测试岩体的抗拉强度条件下,通过增加一个环节,即可求出ó1和ó2。

在初始裂隙产生后,将水压卸除,使裂隙闭合,然后再重新向封隔段加压,使裂隙重新打开,记录裂隙重新开时的压力P r,则有:P r=3ó2-ó1- P0 (6)由(5)和(6)式,可求出ó1和ó2。

6.简述水压致裂法的主要测量步骤。

7.答:(1)测量步骤(a)打钻孔到准备测量应力的部位;并将钻孔中待加压段用封隔器密封起来;(b)向隔离段注入高压水,记录孔裂开时的压力值P i,继续加压,直到裂隙扩到孔径的3 倍,关闭高压水系统,保持水压恒定,此时的应力为关闭应力,记为P s,最后卸压,使裂隙闭合,此时孔压力为P0。

(c)重新向密闭段注入高压水,使裂隙重新打开,记录裂隙重新打开时的压力P r,和随后的恒定关闭压力P s,其孔压力时间曲线如图3-9。

(d)将封隔器卸压,从孔中取出,(e)用摄象机记录孔的水压致裂裂隙,天然节理、裂隙的位置、方向和大小。

9.简述套孔应力解除法的基本测量原理和主要测试步骤。

答:全应力解除法(套孔应力解除法)全应力解除法即是测点岩体完全脱离地应力的作用,测量其变形值,再根据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计算其原岩应力。

此种方法最为适用、可靠。

操作步骤:(a)从岩体表面向岩体打大钻孔,直径一般为130~150mm,(b)从大钻孔再打小钻孔,直径一般为36~38mm,(c)在小孔中央安装探头,(d)再用大钻头打大孔,解除探头上的压应力,记录岩体的变形值,(e)取出岩芯,测量岩芯的E,ì等物理力学参数,(f)根据理论公式计算原岩应力值。

套孔应力解除法又分为:孔径变形法、孔底应变法、孔壁应变法、空心包体应变法和实心包体应变法五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