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锚杆基础的施工说明

岩石锚杆基础的施工说明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说明
岩石锚杆基础可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基面开挖,有利环保。

锚杆基础在汗海-沽源-平安城500kV线路工程的大量采用,无疑是对塞外脆弱的植被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也给设计、施工、监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搞好岩石锚杆基础的施工,并为今后的安全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设计院针对岩石锚杆基础制定了岩石锚杆基础施工说明。

1 概述
1.1 基础施工应严格按照《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执行。

1.2 本说明适用的范围是岩石锚杆基础施工。

1.3 本说明主要针对的是岩石锚杆基础施工中的各个主要环节。

包括锚杆基础施工前准备工作、基面清理、钻孔、清孔、锚杆插入、承台支模、混凝土浇注、拆模、养护、成品保护等工序。

1.4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工作流程见“岩石锚杆基础施工流程图”。

2 施工前准备
2.1 熟悉图纸及设计文件、学习相关规程规范。

2.2 核实现场定位时的塔位桩,确认无误后,再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及设计提供的降基面高度校核高低腿配置,如有不符,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

2.3 核对地脚螺栓尺寸、小根开是否和塔图一致。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流程图
3 施工基面清理
3.1按“基础施工说明”(见各标段基础施工图)的要求清理施工基面,若有与上部铁塔结构相碰的山体应局部清理,施工单位不能随
意加大开方面,严禁破坏施工基面以下岩体的整体性。

3.2 施工基面开挖前应预留出场地,对钻孔、注浆及冲洗注浆设备和管路排出的污水进行适当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

3.3 施工基面清理完毕后,检查基面标高。

4基础放线和钻机定位
基面开挖完成后,应用白灰划出基础位置,并用定位桩标志出钻孔的位置。

控制桩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受到破坏。

基础定位的精度宜根据锚杆施工规范控制。

应当使用适当的钻机型号和钻孔方法,钻具的重量和刚度要匹配,以防影响钻孔速度和排碴,充分发挥钻具的效率,以获得高精度钻孔。

5 钻孔和清孔
锚杆基础的钻孔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的孔径、长度,采用适宜的钻孔方法确保精度,要使其后续的锚杆插入和注浆作业能顺利进行。

钻孔过程中要对岩土地层情况进行验证,如果实际地层与设计地层有较大差异时,应及时报告设计人员,以便采取措施进行加固或者变更钻孔位置。

不同的岩土层宜采用合适的钻具和钻孔方法,以保证锚杆在插入的注浆过程中孔壁不致塌陷,钻孔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致对孔壁产生过大的挠动。

钻孔用水宜采用清水,泥浆或其它悬浊液会减弱锚杆的锚固力,应避免使用。

当钻孔用水对地基有不良影响时,宜采用无水钻孔法。

应注意地下水位的情况,如果施工过程中有地下水从钻孔内流出,必要时应采取注浆堵水,以防止锚固段浆液流出而影响锚杆的锚固力。

钻孔过程中应适时测量钻孔直径和偏斜,不断调整钻进工艺参数及操作工艺,要求钻孔底部的偏斜尺度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3%。

钻孔内壁上如果有沉渣或粘土附着,会使锚杆的锚固力下降,因此要求用清水充分清洗孔壁。

当用水清孔对地基有不良影响时,宜采用气洗法。

为收留清孔残留的岩块和土块,锚杆钻孔长度应增加50cm 以上,清孔的时间至少10min。

清孔后应暂时封堵孔口,防止砂、石异物污染孔洞。

6 设计、地质验槽
成孔后,必须经设计、勘察单位进行验槽和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锚杆插入、承台支模、混凝土浇注
7.1为防止岩石在暴露在空气进一步风化,清孔完成后应尽快进行锚杆插入和混凝土的灌注。

相距较近的岩石锚杆,宜一次成孔,同时安放锚杆、分段灌注混凝土,以免因裂隙的贯通,可能造成“串浆”,相互影响,还可能出现后施工的锚杆下放不到设计标高的问题。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对锚杆的间距进行固定,防止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时使其位置发生偏离。

浇筑的混凝土与砂浆应通过施工前的试验确定配合比,保证浆体具有良好的流动度,拌合用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物质,不得使用污水,浆液要根据用量配置,拌好的浆液存放时间不
得超过120min。

混凝土的灌注对锚杆基础的承载力有较大影响,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灌注的质量,一边灌注一边插捣振密,防止在锚固段存有混凝土断层,形成“糖葫芦”状锚杆。

混凝土浇注时可分层浇注、分层振捣,并一次将锚桩和承台浇注完成,不能分批浇注。

承台标高应符合规定,承台表面应平整。

7.2锚杆的丝扣部分在浇筑前应进行保护,防止砼浆污染。

7.3检查记录灌入量,保证实际灌入量不少于计算量。

7.4对软质岩石成孔后应立即灌注,防止孔壁风化。

8 承台拆模
承台拆模后应无露筋、孔洞、麻面等缺陷,如有缺陷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处理。

9 养护
基础浇筑后应覆盖,保温和防晒,养护方法符合规程规定。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养护期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的组装。

10 成品保护
10.1 不碰撞地脚螺栓、基础表面。

10.2 后续工序作隔离保护。

11 其它
遇有冬季施工还应遵守“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要求。

本说明未提及事宜,见各标段基础施工说明。

本说明编写主要参考:《华北地区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试验研究试验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