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至庆元(浙闽界)公路建设项目LQA2合同段(李家圩隧道)边仰坡施工工-艺方案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二0 一0年^一月十二日李家圩隧道边仰坡施工方案—、工程概况:李家圩隧道位于浙西南低山丘陵区,山峦起伏,沟谷狭窄。
受构造控制,河流山脉走向多呈北北东向。
高速公路主线处于侵蚀剥蚀丘陵区,间夹山麓沟谷堆积斜地,局部穿行于河谷冲积、冲洪积平原。
丘陵表部分布为残坡积的粉质粘土,砖红色,可塑状,厚约1.5 ~ 5.8m。
基岩岩性为石英片岩,属硬质岩,片理发育,完整性较差。
隧道明洞总长15米。
隧道V级围岩共长167m W 级围岩共长125m皿级围岩共长43m李家土于隧道进、出口处围岩为全~中岩体,围岩呈松散结构,岩体完整性差,围岩稳定性差。
二、准备工作:1、临时建设:水:施工用水为八都溪流水,先由水泵抽至水池然后再抽水供给施工现场用水点。
电:施工用电接驳630KVA变压器1台,同时为了确保施工正常进行,配250KVA发电机一台作为备用。
路:由安吉村康庄路通往李家土于隧道进、出口便道进入施工场地。
施工场地:料场、搅拌站为集中供料,出洞口左线外200m线路右侧设生活区,隧道左线山腰处空压机房、变压器房和水箱,施工场地地面用砼铺底硬化。
2、劳、材、机准备:施工机械准备情况:施工机械设备已进场,并进行保养和调试,能够满足洞口工程施工需要。
人员准备情况:人员已经进场,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材料准备情况:洞口工程用水泥、砂、碎石、①22钢筋、①6钢筋网等已准备就绪,并检验合格。
C20喷射砼、M15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已完成。
3、技术准备:施工测量、放样、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已完全结束,并针对本工程特点建立健全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
三、施工进度安排:1、工期目标在确保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结合我单位现有的工程机械设备及劳力情况,安排河川门隧道进、出口端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时间为:2010-11-15〜2011-3-20。
2、工期保证措施⑴建立精干、务实、高效的项目领导班子。
配齐施工技术、安全环保、质量检验、计划财务、物资设备等各方面的管理和业务人员,建立工期保证体系。
工期保证体系框图见T-1。
⑵制定旬、日施工计划,将工期目标横向分解到部门,纵向分解到班组个人,逐层签定工期责任状,实行奖惩制度,做到以日保旬,最终保证总工期的实施。
四、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施工放样:洞口土石方的施工前先按施工设计图进行施工放样,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边坡开挖2010 年11月2日现场办公记录对李家土于隧道进洞口边仰坡原设计进行修改:(1)、仰坡开挖分为二级坡,其中:一级坡高10m坡比1:0.5 ;二级坡高12.8m,坡比1:0.75。
仰坡在K121+290处,起点高程为252m (2)、右侧边坡开挖分为三级坡,其中一级坡高10m坡比1:0.5 ;二级坡高10m三级坡开挖到原地面线,二、三级坡坡比均为1:0.75 。
左侧边坡为一级坡,坡比为1:0.75,边坡在K121+285处,起点高程243.49m;开口位置距左右洞中心线7.75m。
(3)、边、仰坡两级之间设宽2.0m平台。
(4)、施工应至上而下分步开挖,一次最大开挖高度不得超过3m,在上一级挖完支护前不得进行下一步的开挖。
施工过程应加强边仰坡的监控量测,当变形过大时,应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坡率或支护。
(5)、李家圩隧道出洞口位置需调整,待设计院变更图纸下发后实施技术交底。
3、边仰坡防护:洞口成洞面仰坡防护采用锚、网、喷进行加固,锚杆采用直径22mm长3.5m地表砂浆锚杆间距1.5 m x 1.5m,梅花型布置,钢筋网采用?6钢筋网,网格尺寸15cmx 15cm喷射15cm厚C20砼。
洞口至明暗洞交接处的明洞两临时开挖边坡采用喷、锚、网、喷进行加固,喷射15cm厚C20砼;内设①22长3.5m的砂浆锚杆,锚杆间距1.5 x 1.5m,梅花型布置;钢筋网采用?6钢筋网,网格尺寸15cmx 15cm。
砂浆锚杆、钢筋网及喷射砼施工工艺如下:⑴、砂浆锚杆锚杆预先在洞外加工厂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施工采用风动凿岩机按设计要求钻孔,达到标准后,用高压风清除孔内岩屑;用注浆泵将水泥砂浆注入孔内,砂浆填充锚杆孔体积的2/3后停止注浆;及时将加工好的杆体插入孔内。
锚杆施工注意事项:①锚杆钻孔位置及孔深必须准确;锚杆要除去油污、铁锈和杂质;锚杆体插入孔内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5%施工时预留锚杆端头施做锚杆拉拔试验。
②锚杆施工应在初喷砼后进行,锚杆用的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应低于设计标准。
锚杆孔内灌注砂浆应饱满密实。
⑵、挂钢筋网钢筋网采用?6钢筋加工成方格网片,网格尺寸15x 15cm隧道钢筋网预先在洞外加工厂加工成型。
钢筋类型及网格间距按设计要求施作。
钢筋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锈蚀。
安装搭接长度为1〜2个网格,采用焊接。
砂层地段先铺挂钢筋网,再喷砼。
钢筋网随受喷面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一般不大于3cm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焊接牢固。
开始喷射时,缩短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
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砼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
⑶、喷射混凝土喷射砼采用洞外自动计量拌和站拌和,湿式喷射,湿喷砼可减少回弹量,降低粉尘,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喷射砼支护前撬去表面松土和欠挖部分,用高压风清除杂物,岩石地段喷水湿润后再行喷射砼;遇开挖面水量大时,采取措施将水集中引排。
喷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在受喷面、各种机械设备操作场所配备充足照明及通风设备。
按照设计厚度利用原有部件如锚管外露长度等,也可在岩面上打入短钢筋,标出刻度,做为标记。
砼喷射机安装调试好后,在料斗上安装振动筛(筛孔10mm,以避免超粒径骨料进入喷射机。
喷射时,送风之前先打开计量泵,送风后调整风压,使之控制在0.1〜0.15MPa之间,若风压过大,粗骨料碰围岩后会回弹;风压小,喷射动能小,粗骨料冲不进砂浆层而脱落,都将导致回弹量增大。
以砼回弹量小、表面湿润有光泽、易粘着为度来控制喷射压力。
喷射方向与受喷面垂直,工作中喷头与受喷面采用人工控制,与岩面方向垂直、等距喷射;若受喷面被钢架、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咀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
为提高工效和保证质量,喷射作业应分片进行。
为防止回弹物附着在未喷岩面上影响喷层与岩面间的粘结力,按照从下往上施喷,呈“ S”形运动;喷前先找平受喷面的凹处,再将喷头成螺旋形缓慢均匀移动,保证砼层面平顺光滑。
提出问题整改拔出法喷射混凝土流程 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1d )每喷射循环检测一次,计采工用贯入法或 检测 图如图全面检查2~每月一次—形成书面通报细骨; 粗骨; 水泥 聚酯纤维 工 程五、 量 自 持续改进不定期检查 料图 质量保证措施 定期全面检查 ^湿喷砼砼搅拌机工及时艺流程 压缩空气 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湿喷机奖优月一次形成书面报告 对班组验工速凝剂据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我公司将严格按项目法组织本工程施工, 全面推行IS09000系列 标准, 段、备的效 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项目法人责任制,用先进的施工管理手 良的机械设备,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充分发挥人员及机械设 提高检验批一次检查合格率 能,确保工程质量。
规范操作行为⑴、工织 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杲高质量 --------- 确保工序全部合格技术力量强保工设备过硬的施工 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精良的施工设备和受喷面 队伍投入本工程施工, 雄厚的 建立健全“横向到参边质量技术向训到底,掌握制有效平质量保证体系技术力量保证工程质量。
掌握技术质量项目部设安质部,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D F ' 认识客运 -~二施工中严格实行“三检制要性,I 形成项目部、 血质量信誉高于三级质量自检体制)施工队、工班三级质量自检体 -- 质量意识教系图T-7三级质量自检体系图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框图项目经理周和清⑵、管理措施①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依据IS09000-2000标准,结合工程特点,制订工程质量计划,做好机构设置、试验室建立、专业人员配备、施工材料调查和检验、施工设备选型、场地布置、技术交底、图纸审核、规范标准和图表选定等工作。
②施工中的质量控制a组织强有力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
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要求,实行从放线到竣工“一条龙”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放准,勤复测,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
b按照“设计、施工互动”的原则。
施工图设计中编制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设计,指导施工。
施工和检测数据,及时反馈给设计,不断修改完善设计,通过互动不断循环上升,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c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个”,将每个“第一”的检验数据结果定在全优起点上,并以此做样板,通过高标定位的全方位控制手段,确保每道工序、每部位、整项工程最终达到优良标准。
d通过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
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保证三级验证制度的效能;及时组织质检员、施工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工序进行自检,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试验、标识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并及时通知甲方和监理单位,经现场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e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把工程的质量重点、难点和特殊点列为技术攻关项目,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把好各道工序的质量关,达到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③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每项工序质量控制结束后,要及时对控制结果进行评价和对质量偏差进行纠正。
为了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应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对不合格进行评审,分析原因,制订纠正措施,跟踪和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并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价。
④“三检”、“三不交接”和“五不施工”自检制度本工程建立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作业班组三级自检机构,加强工序质量内部检查。
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并由队质检员记入施工日志。
“三检”,即施工中自检、互检、交接检。
工序交接检,即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合格检验,并经质检工程师或监理工程师签证,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工序质量控制流程见图6-4。
“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资料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