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胡适的高等教育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当今的高等教育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研究者主要从形成的原因、内容、评价、实践和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

要实现对胡适高等教育思想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和系统研究,使之发挥更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胡适;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思想
胡适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一生与中国高等教育结缘。

胡适的高等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有极强的实践价值。

因此,对胡适高等教育思想有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对于更好发挥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的借鉴作用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胡适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研究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他先在家乡接受了九年教育,不但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教育基础,同时也形成了朴素的科学理念。

”[1]第二,杜威实验主义教育思想的濡染。

“赴美留学阶段,拜大牌教授杜威为自己的导师,深受其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2]第三,德国洪堡经验和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熏陶。

“由于蔡元培曾赴德国考察并吸取了洪堡经验,而胡适作为蔡元培的继任者,对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方针,胡适鼎力支持,积极配合。

”[3]
二、关于胡适高等教育思想内容的研究
“教育救国”不只是高等教育的作用而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功能。

“救
国”是胡适教育作用论的核心,在他看来,高等教育尤其与“救国”紧密相关。

1. 教育救国形成的原因
研究文献表明,中西相结合的教育背景和特殊的时代背景最终促成了胡适教育救国论的形成。

首先,中西文化的系统学习丰富了他的知识,开拓了他的视野,使“教育救国的思想在他头脑中开始孕育起来。

其次,胡适生活的时代正是祖国处于外国势力大肆侵入、民不聊生的时期。

胡适留美期间,产生了改变国家落后的紧迫感,认识到“教育要担当起救国的重任,不进行彻底的改造是不行的”[3]
2. 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本质和教育救国的途径
大多数学者认为胡适的救国论是文教兴国战略的反映。

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改变政府当时忘本逐末的做法,把振兴国内的高等教育作为长久之计,以高等要教育为主,留学为辅,把留学作为振兴国内高等教育的预备。

”[4]
学术独立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构成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自由与学术独立紧密联系的,相互依存的。

1. 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
研究表明,胡适的学术独立包含三方面内容:“独立的教育经费来源、独立于宗教教育和独立的学术研究作风。

”[5]胡适指出教育还必须相对独立,“委之教育人员,政府不应过问”[6]。

关于学术自由,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延聘和课程的开设方面。

“聘请教授,有蔡元培的作风,不限资格,不分派别。

”[7]“他容许当时的文科各
系开设各种学派的思想。

尽管胡适不太赞成马列主义思想,但他还是容许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开设。

”[8]
2. 学术独立与自由思想的评价
许多学者认为学术独立与思想自由是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的两个重要内容,为北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也有学者指出“这种学术独立思想带有一些偏颇成分,按照教育的规律,它是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因此,也就不可能实现。

”[7] “胡适关于大学独立、学术自由的观点中存在不少自相矛盾之处。

1946年他公然提出‘党政军团与学校合作’,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这就与以前的观点大相径庭了。

”[9] 兴办国内大学是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

国无大学……乃可耻也。

”[10]因此,积极筹办国内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的建立。

他提出“在十年内,集中国家的最大力量,培植五至十个成绩最好的大学,使它们极力发展它们的研究工作,使它们成为第一流的学术中心,使它们成为国家学术独立的根据地”[11] 。

三、关于胡适高等教育思想评价的研究
胡适一生主要致力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众多学者对之赞赏有加,“胡适的高等教育思想是独特的,系统的。

”[12] “胡适生活的时代,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不在少数,然而能从‘再造文明’这一现代文化建设工程的宏观角度来考虑教育革新的人实属不多。


[13]
但也有学者指出“他的某些教育理想无法在那个动荡岁月里得以实现,但在和平建设时期胡适教育思想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4] 四、关于胡适高等教育思想实践的研究
胡适在高等教育思想上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同时,他还把这些思想尽可能的付诸实践。

多数研究表明,北大是胡适的主要实践场所。

初教北大,胡适对北大教育制度的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

“创议了选课制和教授会制。

同时注重学术研究,积极延聘人才,严格教学管理,改良预科制度,建议大学开女禁,资助并奖励有志求学者。

”[15]在北大中兴时期,胡适协助蒋梦麟进行北大的制度革新。

其中,最大的贡献是为北大选聘人才。

蒋梦麟曾称赞道:“(胡适、傅斯年)两位代北大请了好多为国内著名教授,北大在北伐成功以后之复兴,他们两位的功劳实在太大了。

”[16]而当胡适执掌北大时,主要致力于重振北大的工作中,如院系新建和教师聘请等问题。

同时,还积极筹划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制定了《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五、关于胡适高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的研究
胡适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思想。

发掘并研究他的高等教育思想,使之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引起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有的学者从建设一流大学的视角出发,指出“胡适把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即使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也要分批进行,不能盲目起哄,一拥而上。

”[7]这种思路对我们今天建设一流大学的
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还有的学者指出胡适资助私立大学的具体实施办法,对我们今天快速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学者彭旭认为“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胡适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一治学方法可以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17]
六、关于胡适高等思想研究的展望
虽然目前对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研究方式单一。

大多数研究者只是在胡适教育思想范畴内进行研究,忽略了其他方法的运用,如比较法。

通过比较研究,对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研究内容不系统。

胡适高等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包含了各方面的内容。

一些研究者只对胡适高等教育思想某些方面做了研究,并没有对之进行全面的归纳和系统的阐述。

但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方法必将会多样化,研究内容也会更全面更深入。

参考文献:
[1]张翼星.胡适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胡适教育思想刍议[J].现代大学教育,2007,(3).
[2]鞠婉丽,郭伟.胡适高等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文史博览,2010,(8).
[3]苏平.胡适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
[4]安远.胡适教育思想论析[J].中外教育研究,2010,(5).
[5]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317.
[6]孙培青.中国教育思想史(第3卷)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杨静.胡适教育思想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4,(3).
[8]李运昌.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胡适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
[9]蒋凯.胡适高等教育思想评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2).
[10]胡适.胡适留学日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565.
[11]白吉庵,刘燕云.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71.
[12]卢莉,徐传东.胡适教育思想及其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
[13]陶娟.胡适学术独立观探析[D].西南大学,2009
[14]李运昌,李冬梅.胡适的高等教育发展方略初探[J].河北学刊,2009,(5).
[15]周月.胡适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4).
[16]欧阳哲生.胡适与北京大学[J].北京大学学报,1997,(3).
[17]彭旭.胡适在解放前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200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