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题

填空:1.软件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

2.软件按其功能划分,可以分为系统~ 、应用软件和支撑软件。

3.继承是使用已有的类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类的定义的技术。

4.从工程管理的角度看,软件设计分两部完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5.类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6.软件质量特性度量有两类:预测性和验收型。

7.软件维护的类型有4种,分别是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

8.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中衡量解决方法的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9.需求分析应交付的主要文档是需求规格说明。

10.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外部实体、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处理。

11.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__逻辑__模型,是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12.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问题定义. 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运行与维护阶段。

13.衡量软件的独立性有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即内聚和耦合。

14.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内聚性就越强,模块的耦合则越差。

15.数据耦合传递的是数据,控制耦合传递的是控制信息。

16.面向数据流的设计又称结构化设计,它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DFD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

17.数据流图一般可分为事务性和变换型两类。

18.模块独立的概念是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藏和局部化概念的直接结果。

19.设计出软件的初步结构以后,应该进一步分解或合并模块,力求降低耦合,提高内聚。

20.详细设计主要确定每个模块的具体执行过程。

21.判定表能够清晰地表示复杂的条件与所产生的动作之间的关系。

22.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分支和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

23.测试用例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两部分组成。

24..黑盒法只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

25.调试也称纠错,是在成功的测试之后才开始进行,其目的是确定错误的原因和位置,并改正错误。

26.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错误,通常把测试方法按功能划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大类。

因为通常不可能做到穷尽测试,所以精心设计测试方案是保证达到测试目的所必须的。

27.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经过三个阶段分别为:定义、开发和运行。

28.软件维护的活动包括四种: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29.在软件测试过程的4个步骤中,测试依据是需求规格说明的是验收测试。

30.在七种内聚中属于最强的是功能内聚,最弱的是偶然内聚31.软件工程的原则包括:模块化、抽象与逐步求精、信息隐藏与局部化、模块独立。

32.模块耦合程度越低,则说明模块的独立性越强。

33.系统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34.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运阶段。

35.软件生存期分计划、开发、运行三大阶段36.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去开发一个软件项目,而是研究这个软件项目是否有可行的解、_是否值得去解决_。

37.系统流程图是描述_物理系统__的传统工具。

38.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39.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40.PAD图清晰地反映了程序的层次结构,图中的竖线为程序的层次线。

41.效率是一个性能要求,目标应在需求分析阶段给出。

42.可移植性是指程序从一个计算机环境移植到另一个计算机环境的容易程度。

43.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有等价划分类、边值分析、因果图和错误推测.44.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测试,故也称组装测试。

45.动态测试方法中根据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不同,分为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两类。

46.调试的目的是确定错误的位置和原因,并改正错误。

47.软件维护的内容有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改正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48.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_逻辑____模型,是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49.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__高内聚、低耦合______,保持模块的独立性,尽量使用公共模块。

50.类的实例化是_对象_______。

51.人们常用硬件可靠性的定量度量方法来度量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常用的度量软件可靠性的两个指标是_成功地运行的概率_______和_平均故障时间_______。

52.结构化设计以__数据流图_________ 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

53.面向对象分析的目的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进行___建模_______________ 。

54.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一个软件从提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__软件废弃____为止的整个时期。

55.曾被誉为“程序设计方法的革命”的结构化程序设计,使程序设计从主要依赖于程序员个人的自由活动变成为有章可循的一门科学。

56.从结构化程序设计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程序设计方法的又一次飞跃。

57.在结构化分析中,_____________用于详细地定义数据流图中的成分。

(数据字典)58.耦合性和内聚性是衡量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定性的标准。

(模块独立性)59.黑盒法测试时,如果选择的测试用例需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应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测试。

(因果图)60.从模块内外的联系来看,结构化设计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块内联系大、模块间联系小)61.软件工程技术中,控制复杂性的两个基本手段“分解”和____________。

(抽象)62.面向对象的开发,最大的优点是帮助分析者、设计者及用户清楚地表述 ________,便于互相进行交流通讯。

(抽象概念)63.程序评价和测试系统PET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对FORTRAN程序采用白盒法测试,可以监视测试的______________ 。

(实际覆盖程度)64.瀑布模型是以文档为驱动、适合于__软件需求明确___的软件项目的模型。

选择:1、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

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

A、详细计划B、可行性分析C、运行阶段D、测试与排错2、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下面的几个选项中哪个环节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 )。

A、详细设计阶段B、概要设计阶段C、需求分析阶段D、测试和运行阶段3、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哪一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 )。

A、需求分析阶段B、详细设计阶段C、概要设计阶段D、可行性研究阶段4、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B.其它工程科学的影响C. 软件危机的出现D.计算机的发展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 )A、硬件环境B、软件开发的环境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D、开发人员的素质6、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A、相互排斥B、相互补充C、独立使用D、交替使用7、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哪种软件开发方法( )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型化方法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D、基于数据的数据流开发方法8、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 )A、结构化方法B、原型化方法C、面向对象的方法D、控制流方法9、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在实施时强调的是分析对象的( )A、控制流B、数据流C、程序流D、指令流10、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 )A、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B、计划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C、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D、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11、软件开发中常采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由于其特征而一般称其为( )A、瀑布模型B、对象模型C、螺旋模型D、层次模型12、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一般都将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一般认为可能占用人员最多的阶段是( )A、分析阶段B、设计阶段C、编码阶段D、测试阶段答案:1.C 2.C 3.A 4.C 5.C 6.B 7.C 8.B 9.B 10.A 11.A 12.C1、在软件的可行性研究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软件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中是从软件的功能可行性角度考虑的是( B )A、经济可行性B、技术可行性C、操作可行性D、法律可行性2、在软件工程项目中,不随参与人数的增加而使软件的生产率增加的主要问题是( D )A、工作阶段间的等待时间B、生产原型的复杂性C、参与人员所需的工作站数D、参与人员之间的通信困难3、制定软件计划的目的在于尽早对欲开发的软件进行合理估价,软件计划的任务是( D )A、组织与管理B、分析与估算C、设计与测试D、规划与调度1.在软件需求规范中,下述哪些要求可以归类为过程要求( )A. 执行要求B. 效率要求C. 可靠性要求D. 可移植性要求2.在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中,其分析与设计对象可归结成两个主要的对象,即数据和程序,按一般实施的原则,对二者的处理应该( )A. 先数据后程序B. 与顺序无关C. 先程序后数据D. 可同时进行3.在下面的叙述中哪一个不是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 )A. 问题分解B. 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C. 结构化程序设计D. 确定逻辑模型4.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 )是不适用的。

A. 数据流图(DFD)B. 判定表C. PAD图D. 数据字典5.在软件的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A. 要让软件做什么B. 要给该软件提供哪些信息C. 要求软件工作效率怎样D. 要让软件具有何种结构6.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编写需求分析文档以及( ) A. 软件的总结B. 需求分析评审 C. 阶段性报告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7.各种需求分析方法都有它们共同适用的( )A. 说明方法B. 描述方式C. 准则D. 基本原则8.数据流图是常用的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的图形工具,其基本图形符号是( )A. 输入.输出.外部实体和加工B. 变换.加工.数据流和存储C. 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D. 变换.数据存储.加工和数据流9.判定表和判定树是数据流图中用以描述加工的工具,它常描述的对象是( )A. 逻辑判断B. 层次分解C. 操作条目D. 组合条件11.决定大型程序模块组织的基本原则的两种交替设计策略为( )A. 面向用户的原型化和面向程序员的原型化B. 物理模型与逻辑模型C. 数据字典和数据流D. 数据分解和算法分解12.在程序的描述与分析中,用以指明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和数据处理的辅助图形是( )A. 瀑布模型图B. 数据流图C. 数据结构图D. 业务流15.加工是对数据流图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加工的精确说明,下述哪个是加工的最核心( )A. 加工顺序B. 加工逻辑C. 执行频率D. 激发条件16.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以表达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的工具有( )A. 数据流图B. 数据字典C. 结构化语言D. 判定表与判定树17.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状态--迁移图表达系统或对象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