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轨道
第3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轨道
将钢轨所承受的压力和应力,分散传递到 道床 上,同 时又能有效地保持钢轨规矩和方向几何形位的轨道部件 。
图3-9 轨枕
18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 2.轨枕的种类 (1)轨枕按制造材料分为四种 1)木枕。
❖ 2)钢筋混凝土轨枕。 ❖ 3)钢枕。 ❖ 4)塑料轨枕。
图3-10 钢筋混凝土轨枕
19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 (2)整体道床 ❖ 整体道床又称混凝土整体道床,也称无碴道床,是现代
城市轨道交通中常用的道床形式。 ❖ 1)无枕式整体道床。
39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 (2)整体道床 ❖ 2)轨枕式整体道床。 ❖
① 短枕式整体道床 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大多铺设这种道床 ② 长枕式整体道床 上海和新加坡地铁
(2)轨撑 轨撑主要用于曲线地段的轨道加强,安设于两股钢轨道心 外侧。
图3-38 轨撑杆图
任务5 独轨铁路轨道结构
1.独轨铁路轨道结构的种类
图3-39 跨座式轨道结构图
任务5 独轨铁路轨道结构
2.跨座式独轨铁路的轨道结构 1)跨座式独轨铁路的轨道通常为支柱上端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 梁,其上铺设钢轨,车轮自车厢的下部支承于钢轨上。 2)跨座式轨道道岔是由一定长度的道岔梁组成。
任务3 认识道岔
转辙器
连接导轨
问题1:道岔由哪几部分构成?
辙叉及护轨
问2:指出图中每部分名称?
4
1、转辙器
3
1
2
1)转辙机械
控制轨道变线连接的设备
2)尖轨 3)轨距拉杆 4)转辙拉杆
位于两条尖轨间的连接拉杆。 作用是用来维持两条尖轨轨距,提高尖轨稳定性。
用来控制尖轨位置转换的拉杆,与转辙机相连,实现尖轨摆动。
❖ 常见护轨 ❖(1)防脱护轨 当列车以高速转弯时,外弯一面的轮缘
受着极大的压力,为防止轮缘负荷过重,在内弯的轨条 处会装设一段钢轨,使另一边的轮缘分担列车转向时所 产生的离心力,而通常这附加的轨条会比正常的轨条高 些,以加强保护。
图3-6 防脱护轨 10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2)桥上护轨 在钢轨两侧分别装设两段钢轨,以防止列 车在桥上或高地出轨时继续向外冲。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 (3)沥青道床 ❖ 沥青道床是指为了改善普通碎石道床的散体特性而加入
乳化沥青或沥青砂浆而使其稳定的一种道床轨道结构形 式。 ❖ 1)沥青灌注式道床。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 (3)沥青道床
❖ 2)沥青混凝土面层式道床。
❖ 3)沥青垫层式混凝土道床。
❖ (4)新型道床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6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一、轨道结构之一:钢轨 ❖1.钢轨概念 ❖ 两条直线形呈_____分布的,安装在_____或
者_____之上的由 钢铁 材料制成的金属构筑物。
7
图3-2 钢轨断面结构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 2.钢轨的功用与日常巡检中常见问题 ❖ 问1:钢轨的功用有哪些? ❖ 问2:钢轨的安全防护如何实现? ❖ 问3:常见护轨主要应用于哪里? ❖ 问4:日常巡检中钢轨易出现问题有哪些? ❖ 问5、钢轨的连接方法有哪些?
第3章 城轨交通系统的
构成—第—3章轨道构城成市—轨—道轨交道通系统的
【学习目标】
• 1.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的概念。 2.能说出轨道结构的构成要素和其所起的作用。 3.能有效地辨别轨道的不同部件。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轨道
❖ 1.轨道的概念
❖
作为一个整体结构,铺设在路基之上,直接承载
13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 3.钢轨的分类 (1)从钢轨的断面形状上分
图3-3 钢轨断面形状图
14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 (2)从钢轨的质量和强度上分 ❖ 43kg/m、50kg/m、60kg/m和75kg/m共四种。 ❖ 常用的是50kg/m、60kg/m。
15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 提问5、钢轨的连接方法有哪些? (1)传统的连接安装法
8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 提问1:钢轨的功用有哪些? ❖ 1)承受车轮传递列车及载荷量 ❖ 2)引导列车方向 ❖ 3)安全保护 ❖ 提问2:钢轨的安全防护如何实现? ❖ 护轨。 ❖ 提问3:常见护轨主要应用于哪里? ❖ 高速转弯--防脱护轨 ❖ 桥上--桥上护轨 ❖ 道岔--道岔护轨
9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 (2)轨枕按构造的种类分为三类 ❖ 1)横向与纵向轨枕。
图3-11 横向与纵向轨枕
20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 2)短轨与长轨枕
图3-12 短轨枕与长轨枕 21
❖ 3)宽轨枕。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图3-13 宽轨枕
22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 (3)轨枕按铺设位置分为三种 ❖ 轨枕按铺设位置不同分为普通轨枕、道岔区岔枕和
❖ 减振浮动道床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 3.道床的病害与维修 ❖ 道床病害:变形、脏污、道碴坍塌、道床翻浆、道床板结
任务3 认识道岔
一.道岔的概念
道岔是一种使列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 接设备,通常在车站、车辆段和停车场大量使用。
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为: 道岔、曲线、接头
二.道岔的构成
30
联结的过程中,要有绝缘性能的要求。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 3.扣件的种类
(1)按其结构不同为 ❖ 1)弹条式扣件。 ❖ 2)扣板式扣件。 ❖ 3)弹片式扣件
31
图3-17 弹条式扣件结构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 2)扣板式扣件。
图3-18 扣板式扣件结构
32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 3)弹片式扣件
主要包括: (1)弹性扣件 (2)承托物 (3)弹性垫板
27
28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 2.扣件的作用 ❖ 将钢轨固定在轨枕上,保持轨距并阻止钢轨的横纵向移
动,并能提供适当的弹性。
29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 扣件的性能
❖ (1)足够的扣压力。 ❖ 这是钢轨和轨枕联结的重要保证,通常要求扣件纵向阻力大于道
图3-35 道岔号数计算图
任务4 其他附属设备
1.防爬设备的组成与作用
防爬器: 协助扣件限制钢轨与枕木间的纵向位移。 防爬撑: 连接轨枕,共同抵抗钢轨纵向力。
任务4 其他附属设备
2.轨距杆和轨撑的组成与作用 (1)轨距杆 轨距杆两端固定于轨底,每隔5~7根木枕设一根。
图3-37 轨距杆
任务4 其他附属设备
❖ 传统的连接安装法是把20m左右一节的钢轨固定在 轨枕之上,各节钢轨之间的钢轨接头(亦称接缝),通常 使用鱼尾板和螺栓接合
16
钢轨接头图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2)较新的连接安装法 该法是持续焊接钢轨,使原本一 节一节的钢轨经焊接后成为无缝钢轨或长钢轨。
伸缩接头
17
任务1 认识钢轨及轨枕
❖ 二、轨道结构之二——轨枕 ❖1.轨枕概念 ❖ 轨枕是轨道的基础部件,它是承垫于 钢轨 之下,
图3-19 弹片式扣件结构
33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 (2)按扣件本身弹性分 ❖ 可分为刚性扣件和弹性扣件。
(3)按轨枕有无挡肩分 ❖ 可分为有挡肩扣件和无挡肩扣件 ❖ (4)其他 ❖ 除上述种类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特殊扣件,如专门
用于轨距和水平调整量较大的调高扣件及用于板式轨道 或整体道床等新型轨上的特殊扣件等。
列车车辆及其载荷的巨大压力,对列车运行起着导向作
用的一组设备。
❖ 2、轨道的组成
3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轨道 ❖ 轨道是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及其他附属设
备等组成的构筑物。
4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轨道
❖ 3.轨道的结构与性能要求
❖ 1)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的基础,它直接承受列车载荷, 并引导列车运行。 2)轨道需具有耐久性及适量的弹性,以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 速运行和乘客舒适。 3)城市轨道交通均采用电力牵引,故要求轨道结构具有良好的绝 缘性以减少杂散。 4)根据环境保护对沿线不同地段的减振、降噪要求,轨道应采用 相应的减振轨道。 5)从形式上看,全线轨道结构宜统一形式,采用统一的零部件, 并要求外观整齐、维修工作量少且方便。 6)从技术角度出发,轨道结构应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施工工 艺
的变形。
具体表现:1)分压作用 3)增弹减震
2)约束轨道框架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2、道床的种类
(1)碎石道床
(2)整体道床
(3)沥青道床
(4)新型道床
37
任务2 认识扣件和道床
2、道床的种类 (1)碎石道床 碎石道床又称为有碴道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道床形式。 (2)整体道床 (3)沥青道床 (4)新型道床
图3-40 悬挂式轨道结构图
任务5 独轨铁路轨道结构
3.悬挂式独轨铁路的轨道结构 1)悬挂式独轨铁路的轨道梁,由一定跨距的钢支柱或钢筋混凝土支 柱架在空中,车辆悬挂在轨道梁下运行。 2)悬挂式独轨的车辆有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
【实践操作】
1.操作练习 1)在实训室中完成对轨道结构的感性认识和作用了解,并能模拟完 成道岔的转辙。 2)根据自己对轨道构成知识的了解,在课余时间,利用生活中的废 弃物作原料,制作一种轨道模型。 2.书面练习 1)简要回答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系统的概念与构成。 2)简要回答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系统中各种设施与设备是如何在车辆 运行中起作用的。
5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轨道
❖ 7)对于轨距的设计,要求直线地段轨距采用标准轨距1435mm, 曲线地段轨距应按规定加宽。 8)对于水平位置的设计,要求直线地段两股钢轨的顶面应保持同 一水平,其误差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正线不得大于4mm ;曲线地段为保证行车安全和乘客舒适,曲线外轨须按规定设置 超高。 9)对于平面曲线的设计,为使列车能平稳地由直线进入圆曲线或 由圆曲线转入直线,应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按规定设置缓和曲线 ,以适应逐步加宽轨距和设置超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