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现代诗歌鉴赏优质课PPT
高考复习现代诗歌鉴赏优质课PPT
诗歌的分类: 按内容有无较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分: 1、抒情诗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2、叙事诗 按形式分: 1、格律诗 2、自由诗 3、散文诗 按时间分: 1、现代诗歌(1919“五四”创始) 2、古典诗歌(旧体诗)
1、反复诵读,品读节奏美。 2、联系社会现实,感知主题美。 3、抓住意象,领悟意境美。 4、分析表达技巧,欣赏语言美。
•
10.本文叙述和议论相结合,展现人 物的精 神面貌 ,突显 人物的 性格特 征,语 言流畅 有感染 力,也 增强了 传记文 的可读 性和情 感力度 。
诗中的意象包含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土地
象
受蹂躏的国土
河流 风
征
满腔的悲愤 愤怒的反抗
黎明
光明的未来
歌 唱 “土 地 ” ,表 赤 子 忠
再见!
•
1.从人人自畏、噤若寒蝉的“文革十 年”到新 时期艺 术家心 情畅达 、创作 自由, 其差别 有如天 壤,主 要是因 为当代 艺术批 评的失 语与批 评家的 缺席。
•
7.文章详写超然台的美景,是为了说 明作者 能在既 有的景 况下获 得较大 的快乐 ,突出 了他的 超然物 外的思 想。
•
8 .文化本身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 化产品 有了商 业属性 ,从一 定意义 上说, 这是思 想解放 和市场 经济使 文化领 域呈现 出的繁 荣景象 。
•
9 .文学应该追求“精神属性”, “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 民的前 面”, 而不是 去迎合 低级趣 味。
金柳
软泥
意 青荇 柔波
象
光影 榆阴
潭水
浮藻
夏虫
意境
描状 幽依 静恋 宁不 谧舍 之之 景情
分析表达技巧 欣赏语言美
表达方式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 变化过程。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 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 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诗的特点 形象性——言不尽意,以象尽意
再别康桥 徐志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的特点
音乐性——三分作诗七分吟(苏东坡)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2.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 行的故 事,也 不乏统 治者铲 除异端 的故事 ,这些 与艺术 家创作 中重大 主题表 现不够 、历史 进程描 述不力 的缺陷 有很大 关系。
•
3.令人遗憾的是,面对难以理出头绪 的艺术 界,面 对令人 眼花缭 乱的艺 术品, 面对众 多艺术 学子的 饥渴茫 然的眼 神,当 代艺术 批评却 没有相 应呼应 。
•
D.有容之大,就是容得下天,容得 下地, 自然、 也应该 容得下 那些个 日夜不 宁于创 造的艺 术灵魂 。因此 ,对待 艺术要 放开手 脚,任 其发展 。
•
4.仿真编排系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尝 试,使 科研人 员开发 出能实 时渲染 的仿真 系统, 与此同 时,还 形成大 型文艺 表演管 理指挥 的技术 原型系 统。
联系社会现实,感知主题美 死水 闻一多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抓住意象,领悟意境美
意境 与 意象
意境指诗歌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 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 活图景的和谐统一的结果。
意象就是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具体 物象。
意象是体现意境的基础
我爱这土地
艾青(1938、11、17)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 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 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
现代诗歌鉴赏
丽水中学 钟雅娟
诗的价值
席慕容
若你忽然问我 /为什么要写诗 /为什么 不去做些别的有用的事/那么 我也不知道 该怎样回答 我如金匠 /日夜捶击敲打 只为把痛苦延展成 薄如蝉翼的金饰 不知道这样努力地 /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 光泽细柔的词句 是不是 /也有一种 美丽的价值
诗的特点
情感性——诗是生活与人格碰撞产生的火花
•
5.在大型文艺表演上,仿真编排系统 技术具 有重要 作用, 而在动 画制作 、影视 特效、 游戏等 文化创 意产业 上,该 系统作 用并不 是那么 大
•
. 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 考虑对 人体和 环境可 能产生 的长期 影响, 此方面 研究有 很大的 欠缺。
•
6.这篇文章围绕一个“乐”字,先叙事 后议论 ,语言 如行云 流水, 洋洋洒 洒,收 纵自如 ,得心 应手, 颇有大 家风范 。
修辞手法 比喻 、借代 夸张、对偶 比拟、排比 设问、反问 起兴、虚实结合
表现手法 用典、联想、想象、 衬托 或烘托、渲染、 象征、对比、对照、 抑扬、照应、动静、 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