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析
一、开发项目概述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不管是什么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都要做的基本工作是:预测分析组织内外环境,制定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组织招聘、甄选、评估员工行为,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计划,制定培训方案等等。

然而这些工作是时常变化而且繁琐,为了减轻公司的负担,决定开发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组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为组织制定战略及人力资源战略服务,也是为日常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系统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日常的工作压力,增强其参与组织及日常管理的能力。

二、现行系统的状况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采用了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Structured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SSA&D)的方法。

该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种优秀的系统开发方法。

它要求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按照规定的步骤,使用一定的图表工具,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

结构化思想是把系统功能当作一个大模块,根据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不同要求,进行模块的分解和组合工作。

这种方法将贯穿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的各个过程。

与传统的开发方法相比,方法有如下的特点:
1)面向用户,所有工作尽量吸收用户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参加,始终与用户结合,一切从用户利益考虑。

2)加强了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

3)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分别进行。

4)使用模块化和结构化方法。

5)严格按照阶段进行。

6)工作文件标准化和文献化。

三、新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
1.新系统的目标
1)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

友好的界面能体现公司的人文关怀,给员工带去清新的感觉,使其心情舒畅,提高工作效率。

2)提供员工信息、业绩考核、工资福利、人力资源调整、日常事务管理等的多方式查询。

3)提供对以上情况的编辑修改界面。

此功能可以加快员工各类信息的更新速率,减少信息更新速率过低引起的不便。

2.可行性研究
经过对开发新系统的硬件可行性、软件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的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开发新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四、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图
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
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此阶段主要完成对人力资源系统各层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 ,DFD )的绘制工作。

各层DFD 图构成了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绘制DFD 图时采用了自顶向下、逐步分解的方法。

确定DFD 图的关键是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和外部实体。

顶层DFD 图的模式如下图所示:

工 绩效考评信息
个人考评信息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个人基本信息
考勤信息
员工基本信息 薪金信息
P 查询
公司人员


D1 D2
D3 D4
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共有如下几个模块:
(1)人员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包括职员基本人事信息和人事异动信息两部分,主要用于职工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以及人事异动情况的记录,并提供各类员工卡片、名册、统计报表。

(2)考勤管理模块。

此模块主要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并且与绩效评估模块共同影响薪酬管理模块,从而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3)绩效评估模块。

影响和决定绩效的因素包括员工自身的主观性因素和员工工作所处的客观环境因素两类,前者主要是指员工的活力(工作状态或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素质、技能和创造能力,后者则是指组织为员工工作提供的内部客观环境条件(含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各种条件),以及组织外部的客观社会环境条件(诸如社会政治与经济状态、社会风气、市场竞争强度等等)。

该模块主要用于对员工工作职责和内容、工作绩效进行管理和评价,对绩效要素进行定量化,形成综合评价模型,为薪酬、奖惩、培训开发提供依据。

(4)薪酬管理模块。

薪酬项目、计算公式和表格的自定义功能,薪酬数据录入、计算、汇总、转换、输出功能、薪酬发放凭证、表格打印功能、保险福利项目管理功能,人工成本统计分析功能等。

依照上面的模块分解员工管理系统,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一层DFD图:
4.数据字典
(1)数据流
5.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存储的数据集及信息集:
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作了规划后,对数据表信息的特点设置数据表字段的名称、类型、长度,如下表所示。


五、结束语
通过这次的技能训练,我掌握了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的画法,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逻辑关系,为以后进行系统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时间关系和个人能力有限,此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析必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并为此分析提出宝贵建议,我在日后一定会听取老师的建议,完善这个系统分析,努力做到最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