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五章 地层倾角测井

第十五章 地层倾角测井


1942年在美国海湾油田砂泥岩剖面中首次使用
自然电位式地层倾角仪(点测); 1945年在自然电位不明显的地区开始使用电阻
率式地层倾角仪,测量的是3条梯度视电阻率曲线,
连续测量井段不超过50英尺(连续测量);
第十五章 地层倾角测井
1952 年斯仑贝谢公司开始使用 CDM-T 连续地层倾角测 井仪,记录3条微聚焦电阻率(或电导率)曲线; 1956年斯仑贝谢公司有使用CDM-P连续地层倾角测井仪, 在CDM-T的基础上增加了连续井斜测量; 1961年开始使用磁带记录,并用计算机处理资料; 1963年发展了四臂地层倾角测井仪,提高了记录质量;
DEPT (m) 1100 1100.5 1101 1101.5 1102 1102.5 1103 1103.5 1104 1104.5 1105 1105.5 1106 1106.5 1107 AZI1 (º) 357.73 354.2 349.05 349.52 348.69 346.51 348.57 355.85 359.93 1.2 1.49 0.72 359.78 358.21 356.47 DEVI (º) 1.78 1.79 1.79 1.77 1.77 1.8 1.8 1.77 1.78 1.77 1.79 1.79 1.79 1.8 1.8 RB (º) 341.35 337.37 331.64 331.03 329.66 326.45 328.48 335.58 339.52 340.58 340.85 340.21 339.28 338.32 336.36 DIP (º) 14.39 13.84 11.28 3.78 1.63 3.35 5.45 2.82 3.65 5.71 5.56 5.92 6.58 6.05 6.51 DIPAZ (º) 235.54 232.39 229.47 248.3 351.11 35.31 39.81 82.32 158.94 169.98 171.26 168 167.34 172.74 166.02 GRADE 1 1 2 1 1 1 2 1 1 1 1 2 1 1 1
极板系统
四臂倾角测井仪测量原理图
测斜系统
第一节 地层倾角仪测量原理
四臂倾角仪能测量那些信息? 4条微电导率曲线
2条井径曲线
3条角度(方位)曲线
第一节 地层倾角仪测量原理
四臂倾角仪能测量那些信息? 4条微电导率曲线
2条井径曲线
3条角度(方位)曲线
第一节 地层倾角仪测量原理
四条微电阻率曲线
DIP1 、 DIP2 、 DIP3 和DIP4 通过四条微电阻率 曲线对比,就可以确定 地层层面上四个点 M1 、 M2 、 M3 、 M4 沿井轴方向 的高度Z1、Z2、Z3、Z4。
方位频率图
四、圆柱面展开图
圆柱面展开图相当于岩 性柱面素描展开图,便于 对层面倾角和各种层理的 观察。
小窗长对比得到的圆柱 面展开图对分析沉积现象 很有用;
长窗长对比得到的圆柱 面展开图对分析断层、不 整合等地质现象很有用。
圆柱面展开图图
坡2井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处理成果图
GR
矢量图
C1 C2
DEVI
第一节 地层倾角仪测量原理
倾角
倾角:在倾斜方向上的地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或倾 斜线与倾向线的夹角;亦称真倾角,是倾斜地层的最 大倾角。如图所示,∠BEA为真倾角,用θ表示。
第一节 地层倾角仪测量原理
视倾向
视倾向:任意方向的铅直面与地层面相交,其交线在 水平面的投影与正北方的夹角称为视倾向。该交线称 为视倾斜线(图中AD、AC)。它的水平投影称为视 倾向线(图中BD、BC)。
第二节 地层倾角成果显示
2、倾角矢量图的颜色模式
矢量图的地质解释是通过图上标出的许多箭 头进行的,为了便于解释,对矢量图用颜色模 式进行分类。常用的颜色模式有: (1)绿色模式
(2)红色模式
(3)蓝色模式
(4)杂乱模式
第二节 地层倾角成果显示 绿色模式 将随深度增加、地层倾角和 倾斜方位角相对稳定的一组 矢量用绿色笔勾画出来,称 为绿色模式。 由于沉积岩沉积时,各沉 积单元之间的界面基本上是 水平的,受构造运动后产生 的倾角和倾斜方位角也基本 一致。所以,绿色模式反映 了构造倾角。
许跳过相反的矢量,此
为细色模式。
细色模式
细色模式
粗色模式: 用粗线条来反映倾 角变化的趋势,这 种连接模式称为粗 色模式。
粗色模式
粗色模式
相关对比的窗长有长、短之分,长窗长对比计 算的地层倾角主要是与岩层界面的倾角有关;短 窗长对比计算的地层倾角主要是与岩层内层理的 倾角有关。 粗色模式主要 研究构造地质 问题,
第二节 地层倾角成果显示 一、数据表 地层倾角测井数字处理成果可用列表形式 打印出来。 表中一般显示地层倾角(DIP)、地层倾 斜 方 位 角 ( DIPAZ ) 、 1 号 极 板 方 位 角
( AZI1 ) 、 井 斜 角 ( DEVI ) 、 相 对 方 位 角
(RB)等主要信息。
地层倾角测井处理成果数据显示表
第一节 地层倾角仪测量原理
视倾角
视倾角:视倾斜线与 视倾向线之间的夹角。 图中θa1、θa2。视倾 角总是小于真倾角。
真倾角为θ与真倾角θa之间的关系:
tg a tg cos
ω——真倾向与视倾向之间的夹角。
第一节 地层倾角仪测量原理 1、地层倾角仪的类型 四臂倾角:斯仑贝谢—HDT、SHDT 阿特拉斯—HDIP 六臂倾角:哈里伯顿—SED
在施密特图上,用点子 最多的倾角和倾斜方位 角表示该段地层的构造 倾角和倾斜方位角。
如图所示,构造倾角 为6 º ,倾斜方位角24º 。
施密特图
构造倾角:点子集中在极坐标的外圆一带,构出 的等值线是狭长形的,倾角变化较小。 沉积倾角:等值线通常呈 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接 近极坐标的外圆,顶点指 向中心。沉积倾角的特征 是倾角数值变化较大。 因此,改进的施密特图可 以把构造倾角与沉积倾角 区分开来。
第十五章 地层倾角测井
地层倾角测井:是一种用来测量地层的倾角和倾 斜方位角的测井方法。 作用:地层倾角测井信息可以用来研究构造、沉 积、储层裂缝及地应力等方面地问题。它对指导油气 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特点:原理比较复杂,技术发展跨度大,与其它 测井方法相比自成体系。
第十五章 地层倾角测井
1930 年第一次成功的进行了地层倾角测量,其 资料只能给出地层的倾斜方位(点测);
第十五章 地层倾角测井
80年代开始使用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仪(4极板8电 极与6臂6电极);
90年代推出成像测井仪 (FMS、FMI、EMI、STAR-Ⅱ )。
地层倾角测井技术发展过程:点测仪 —连 续模拟记录—(数字记录)四臂倾角—六臂倾 角—电阻率成像。
第一节 地层倾角仪测量原理 地层产状三要素:倾角、倾向、走向 描述地层产状的5个基本名词: •地层面走向 •地层面倾向 •地层面倾角 •视倾向 •视倾角
向的水平投影与正
北方向的夹角(从
正北开始、顺时
针)。
四臂倾角测井仪测量原理图
第一节 地层倾角仪测量原理
(4)井斜角
DEV ()
什么是井斜角? 即井轴与铅垂线之间 的夹角DEV()
四臂倾角测井仪测量原理图
RB()
(5)相对方位角
什么是相对方位角?
从Ⅰ号极板开始逆时针
方 向 到 井 斜 方 向 的 角 度 RB
(),简称相对方位角。
四臂倾角测井仪测量原理图
Ⅰ号极板方位角 微电阻率曲线 相对方位角
井斜角
双井径曲线
四臂地层倾角(阿特拉斯)测井曲线图
第二节 地层倾角成果显示 倾角测井数据程序处理后,得到的成果是 地层倾角和倾向。显示方式有: 打印数据表 矢量图 方位频率图 杆状图 线性极坐标图 施密特图 圆柱面展开图 三维空间立体图
细色模式主要 研究沉积地质 问题。
三、施密特图和方位频率图
施密特图和方位频率图是在研 究井段中用统计的方法确定地层倾 角和倾斜方位角。
1、施密特图
施密特图:径向方向为地层倾角,这里最外圆 的倾角为 0º 度,每隔10º 画一个同心圆。圆周方 向为方位角,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周 360º ,一般每隔10º 画一条径向线。
方位频率图
AZI
颜色模式
第三节 地层倾角资料的应用
构造
构造地质的基本任务:从各种地质现象入手,研 究地壳的地质构造,查明其形态,追究其原因,以 及各局部构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其 共同特点和分布规律,以便指导勘探工作的进行。 大量的生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油气藏的形成 与分布主要是受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质构造条件的 好坏,是能否形成油气藏的重要因素。研究地质构 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地质构造与油气藏的关系 搞清楚,以便多快好省的寻找油气藏。
改进的施密特图
3、方位频率图
方位频率图是在研究层段中用统计方法确定构 造倾角或沉积倾角的倾斜方位角的一种方法。 方位频率图 径向以倾角
为坐标,它的最外圆的倾角 为 0º 度,每隔10º 画一个同心 圆, 圆 心通 常 为 60º 。 圆周 方向为方位角,规定上北下 南、左西右东,一周 360º , 一般每隔 10º 画一条径向线 。
方位频率图
将全部测得的地层倾角和倾斜方位角点在图上, 统计圆周方向每 10º 间隔的弧形面积内点子的数 目,用径向线段的长短来代表点子的数目,圈闭 弧形面积,并将它涂黑。 点子出现最多即圈闭的 弧形面积径向线最长, 它的方位角就是要求的 构造倾角(或沉积倾角) 的倾斜方位。 图中倾斜方位角为 320º 。
矢量图颜色模式
第二节 地层倾角成果显示 红色模式 将方位角大体一致、倾角 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一组 矢量用红色笔勾画出来, 称红色模式。
红色模式矢量图配合 其它测井曲线可以指示断 层、褶皱、砂坝、河床沉 积、岩礁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