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韩国汽车历史

韩国汽车历史

韩国汽车发展史编辑眼中的韩系车大中小来源:太平洋汽车网发布时间:Monday, February 02, 2009韩国最早从事汽车生产的公司是起亚汽车公司,始建于1944年12月,但二战后由于政治局势动荡,公司长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

韩国汽车业的真正起步在60年代初,各汽车厂商以组装进口零部件生产整车的方式开始试制汽车,直到1970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仅为2.8万辆。

进入70年代,韩国政府实行“汽车国产化”政策,各汽车公司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生产技术。

1973年,现代汽车公司引进日本三菱公司发动机、传动系和底盘技术,1975年便开始自己开发生产汽车,并大量向非洲出口。

大宇汽车公司1972年与美国通用汽车开始合资,随着1990年第一辆自主设计名为“王子”的国产车的推出并在市场得成功,1992年解除了与通用20年的合作关系。

国产化政策使韩国的汽车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

1985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为37万辆,1986年达到60万辆,1989年年产量为113万辆,1990年产量达到132万辆,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年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1995年达254万辆。

韩国汽车业也形成了以现代、起亚、大宇、双龙四公司鼎足的市场格局,韩国也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随着汽车国产化的实现,韩国政府又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从80年代开始,韩国汽车开始大量出口。

到1994年时韩国汽车的年出口量达到73.8万辆,而1995年则为110万辆,增长48.6%,从而在世界汽车出口国排名第6。

而进入90年代中后期,韩国汽车业在西欧、美洲、东欧、中亚、亚洲和大洋洲建立生产基地,实现生产本地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外生产体系和全球营销网络。

1996年,韩国汽车总产量达到281.3万辆。

二战后,韩国经济的腾飞被视为奇迹,而汽车业的发展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同韩国的其他工业体系一样,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与国家的扶持政策分不开的,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的汽车业遭受了重大打击,原来被飞速发展所掩盖的政企不分、家族式经营日益显露出弊端,企业走到了破产与亏损的边缘。

在风雨中,韩国汽车工业被迫进行新的调整。

1997年,双龙汽车公司因资不抵债而被大宇收购。

同年起亚汽车公司也被政府招标拍卖,现代集团奋起应标,于1998年收购,但不久自己内部却出现债务问题。

1999年大宇汽车公司也背上了180亿美元的债务,不得不向欧美汽车公司求援,在与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的竞争中,2000年7月,福特汽车公司如愿以偿收购了它。

曾经辉煌一时的韩国汽车工业在短时间内就走向低谷,其教训对我国的汽车工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业内人士指出,韩国汽车业正在进行调整,而调整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各大公司变革的力度,更取决于整个亚洲经济复苏的程度。

曾经创造了发展奇迹的韩国汽车业能否再次创造复苏的奇迹?世人拭目以待。

编辑眼中的韩国汽车近年以SONATA、ELANTRA为代表的韩国车在国内大热,新近推出的TUCSON又好评如潮,这不得不让人对韩国汽车强劲的市场表现产生兴趣。

要说韩国造车的历史并不长,但一直以“便宜又大碗”这个杀手锏不断开创局面,近年韩国汽车又渐渐趋向成熟,质素也不断地进步,这是不争的事实,看来韩国汽车,已与世界接轨,前景可期。

在我看来,虽然韩国汽车正在进步,但韩国汽车目前的造车哲学,抑或总体发展,仍处于一个“浅”的阶段,汽车造出来的最终目标还是作为一种载人工具,还未上升到“文化”的层次,即满足特别的精神需要的层次,正因这样,很多人对于韩国汽车的评价,就是“实用,但没个性”。

他们离开了以往模仿的阶段,有能力接近先进国家的水准,但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地发展成熟,他们目前仍只对于制造实用型的汽车有经验,有些汽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而也正因如此,韩国人若要造起跑车来,则只能造出有跑车的型,内里仍然是房车的魂的Hyundai COUPE。

在我眼里,从没有哪个国家的汽车最适合用“代步工具”这样的词来形容最贴切,看韩国汽车,你总能发现缺少了历史积淀的那种单薄感,但是,你绝不会看到一部没有诚意,不认真制作的韩国汽车。

而韩国汽车的某些车型在国内大热,某种原因上正是韩国汽车恰好适合国内汽车消费的现状,“不贵又较为体面的代步工具”正是目前适合大多数中国人的汽车,韩国汽车总体上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假以时日,则将会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中的一股新力量。

(严绍健现时的韩国汽车就像韩国手机一样,令人对韩国的制造业刮目相看。

韩国汽车已经走出模仿的阶段,但仍缺乏创新,目前仍只在于制造实用型的汽车。

远舰没有一炮打响,厂方认为一部分原因在于千里马与远舰之间少了一款中间车型作过渡。

东风悦达起亚起步产品是千里马,接着推比千里马高出两个级别的远舰,价格出现悬殊的落差。

赛拉图介乎于千里马和远舰之间,加上产品新、配置全,伊兰特卖得好,赛拉图就是要沿着伊兰特成功的方向走。

(JAMES)多年前喜爱的一部电影叫《回到未来》,50年代的教授对来自未来男主角说:“怪不得这东西会坏,原来它是Made in Japan ”,结果男主角的回答让教授非常惊讶:“不!在未来Made in Japan的质量是最好的。

”现在的韩国车的情况就很像70年代的日本车,虽然它的设计平平无奇、也谈不上采用了什么领先技术和操控乐趣,甚至就连它的品牌价值还不断受到别人的猜疑。

但韩国车的进步却是有目共睹的,它令很多人突然醒悟:原来韩国车的质量和实力性都已经不错了。

诚然,韩国车的质量离欧日对手还是有距离,它的可靠性很大部分是采用成熟的设计和技术,而没有使用欧日对手那些复杂的高新科技,但凭借着低廉的售价却很受欢迎。

对于购车的家庭来说,一款实用和又富性价比的车,车型又新,维护费用和油耗又不错,这往往就是吸引他们的地方。

(阮锦程)通过几乎与全系列韩国车的接触,对韩国车有了重新的认识,从这两个品牌的产品便能对其有所了解。

韩国车依然较欧日系车廉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个距离明显在收窄,近年来的改变不止是质量上,品牌知名度也在上升。

作为韩国第一大车厂现代,在韩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72%,更在上世纪的1998年成功收购起亚过半的股权,成为起亚最大的股东,两厂从此进入骨肉相连的兄弟角色。

从两品牌众多车型看来,韩国车势力将不断增大,以现时国际汽车集团的排名,现代集团将和PSA和日产旗鼓相当,如果按现时的销量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发扬,说不定那一天能挤进五大之列(通用、丰田、福特、大众和戴姆勒克莱斯勒)。

(谭德凯)韩国汽车有一种藏在骨子里的躁动。

这种深藏在汽车工业行业的忧思同时也反映在了他们的产品,汽车身上。

韩国车的躁动更直接的反映在汽车的设计上。

韩国现代目前已经拥有了相当强大的设计实力,但整体车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设计思想。

由于深受日本车影响,韩国汽车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摆脱日本车以往思路的束缚,但深厚的汽车工业基础让他们正在目力的冲破这个束缚。

与是,如欧菲莱斯这样的英国元素、世纪百年的德国风格和XG的日本特征在韩国汽车身上都可以看到。

现在,韩国汽车正在不断的尝试,想要找到自己的路,而在作成了汽车进入国际市场这个茧之后,这种躁动的目标是要找一个突破口。

我们期待韩国车的破茧而出。

和国际一流的造车厂家,如日本和德国的车相比,比日本车粗糙一点,比德国车松散一点,整体上没有很明显的或者说独特的特点。

而在价格上,也比上述车厂便宜一点。

价格是韩国车目前开拓市场的最大利器,很幸运的是,这点很对目前拥有最大潜力市场的中国人的胃口。

(田永梁)韩国汽车,新的历史起点上20年内将完成世界霸业由于美国和中国对韩国产生持续的兴趣,这跟日本很不一样。

日本往往在美国人心目中存在芥蒂,那是一个曾经发动对美战争的国家,当然现在处于这样的历史时期,但是美国人知道日本是绝对不能让他长大的。

汽车也一样。

而韩国就没有这样的顾虑。

韩国从来就没有侵略过其他国家。

在亚洲,在世界,韩国人的形象都是一流的。

韩国汽车是小国汽车。

但是正因是小国而格外有希望,在诸强中脱颖而出的希望很大。

美国、日本、中国、德国、法国、英国都希望自己国家的汽车业强大而都不希望其他国家的汽车业强大,这样也就是除了自己外,其他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汽车业没有竞争力。

这样,韩国汽车的机会就来了。

想一想,当年,为什么手机业,诺基亚能战胜摩托罗拉,一个小国的手机产品战胜了手机也的鼻祖,战胜了松下、索尼、京瓷,战胜了阿尔卡特尔,战胜了沃达丰手机。

这绝非偶然。

其实,韩国汽车业到了超越他们的时候,只是这个过程被拉大了20年。

韩国汽车虽然脱胎于日本汽车,但是质量管理上却是从未松懈过,在美国去年的金融危机中,所有的汽车厂家的销售量都下降,但是韩国汽车却逆势上升。

日本汽车厂家甚至一买就买10辆韩国汽车回家拆解。

想发现韩国的质量为什么提升那么快,他们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他们不知道他们原来他们坚守的原则,韩国汽车正在很好的坚守着,并打算永远坚守下去。

在中国,由于超级开放的市场,但是市场往往这样的市场,分辨胜负的关键同样在政府的关键一击,中国市场去年韩国汽车提升了60%的汽车产量,市场份额提升到8.4%,呈现旺盛的销售趋势。

比之日本虽然产量提高,但是市场份额没有提高,反而下降,有天囊之别。

韩国汽车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往上靠一靠,就能比肩世界一流车企。

加上韩国对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研究。

一个韩国汽车横空出世的时代就要来临。

韩国汽车的梦想是像手机业那样做一个像诺基亚的霸主。

全韩国汽车人都为此不懈努力。

争取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双龙汽车首页模块 FLASH 素材图片头像音乐视频代码教程技巧网名签名资料分组日志相册论坛 QQYWF空间 > 双龙知识 > 正文双龙前身汽车简介汽车历史汽车动物汽车品牌韩国恐龙上汽- 双龙知识大全2010.05.26 51507 次浏览皇柝-目录1前身2汽车简介3汽车历史4汽车品质5汽车社会影响6汽车旗下品牌前身其前身为创立于1954年的东亚汽车公司,1986年10月并入双龙集团,1988年3月更名为双龙汽车公司。

以犀牛牌四轮驱动吉普车和克兰多牌家用型吉普车为代表的双龙汽车,已出口到欧洲、亚洲、中南美洲及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双龙汽车从专门生产四轮驱动越野车和特种车起家,后与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合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汽车制造企业。

目前双龙公司的生产能力为21万辆,其中四轮驱动车10万辆、轿车5万辆、重型商用车1万辆、轻型客车5万辆。

计划以后将增加轿车的产量,使各种车生产总量达到23万辆。

汽车简介双龙汽车公司(SSANG YONG Motor Company)附属韩国双龙集团,是以制造四轮驱动汽车为主,并生产大型客车、特种车、汽车发动机及零配件的著名汽车制造企业。

汽车历史双龙公司 (SSANG YONG Motor Company) 创办于1954年1月,之初主要生产重型商务车和特殊用途车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