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摘要:作为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的美术教师来说,追求小学美术课堂的实效性,打造高效课堂,不仅是我们一直以来想要达到而又难以实现的目标,同时也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思索的问题。
在经历了多年课改实践的磨砺及多次培训学习之后,使我深受启发。
深感在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深入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减负增质的最佳途径,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是围绕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学习效率的课堂。
在新课程背景下,为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笔者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找准“切入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说过:“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教学设计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怎样才能将课的开始环节设计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呢?我认为抓住一节课的“切入点”而引向深入,不失为一大良策。
当然,不同的课型它的切入点不同,老师切入课题的方式也不相同。
但可以肯定的说,不论是什么样的课型均能找到“切入点”,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去找准“切入点”,从而开启导入课的高效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决定了针对小学生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趣味性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趣味中展开对知识的学习,因此,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要从激发学生对小学美术的学习兴趣下手。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地投入小学美术的学习活动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理由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带着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情景教学法既符合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又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还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特点设计符合课堂教学的环节。
三、提高学生美术的创造能力,展示小学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它告诉我们,小学美术课堂的连接点就是“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因此,教学中应认真分析知识前后的联系,牢牢抓住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迁移作用,自主开展学习与探究活动,实现美术知识的自然生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结合点,给学生提供高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结果则会大不一样,因为,你可以很容易地利用课件教育资源,制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
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期盼的课堂。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也是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对学生教育价值最大,同时也是难度最大、最有挑战性的环节。
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的确定和如何突破的具体构想,是我们备课的细节之处,着力之处。
正确把握住活动重难点就能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使得集体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促进学生将知识学透彻,学深入,将课推向高潮,彰显其特色。
四、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造成教师课堂教学成为一言堂的局面,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一方面可以将教材中的图像更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进一步展示作品蕴含的意境和思想。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演示动物的图片、景观的图片等,让学生边欣赏边临摹。
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图像展示和音乐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欣赏和创作,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轻松愉快,从而让学生爱上美术课,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创造展示机会,提高学生绘画兴趣
待优生往往会被老师和同学们遗忘。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时刻把待优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我们崇高的使命就在于……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做出最后的、绝对的结论:某某学生什么都做不来,他的命运就这么注定了。
”一点点成功“会给他带来无可比拟的欢乐、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会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绘画,布置浅显的作业让他们做,甚至是一些难题,连学习好的学生也难以完成的题也让他们进行尝试。
有可能学习好的同学做不到的题、回答不了的问题,待优生通过激发思维,激发灵感,也有可能完成和回答。
一旦他们的答案接近正确的答案的时候,马上予以肯定,并引导他们向前迈进,直达正确的彼岸。
这样,创造机会,让待优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学习。
他们在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自觉形成课上关注待优生,给与更多回答、表现的机会,及时发现闪光点,及时鼓励。
总之,创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肩负的重任,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瑞英.颠覆传统的神奇美术教学法——体验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4.
2.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3.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薛永年.中国美术、五代至宋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