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实训教案
销售与收款
一、销售业务账务处理
1、正常销售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收增值税---销项税额
2、特殊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1)视同销售视同销售的行为,均要征收销项税额。
(无偿赠送、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等非销售行为)
如:将商品作为样品赠送给客户的行为。
借:销售费用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折扣销售如果销售额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会计人员按折扣后的金额确认销售收入。
(不在同一张发票上的、或是仅在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3)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
A、销售退回如销售业务与销售退回在同一月份发生,可直接将原来开具的发票及账务处理的凭证作废;如果跨月发生,应当开具红字发票冲减原来的金额,并转回原来结转的销售费用。
借:应收账款(负的原数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负的原数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负的原数字)
借:库存商品(负的原数字)
贷:主营业务成本(负的原数字)
B、销售折让因质量等问题,给予客户销售折让,应先开具红字发票,冲销。
再从新开具期间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
贷: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业务收支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支核算内容
其他应收应付款的核算内容
月末业务
本篇包含以下七项业务
1.职工薪酬
主要包括:工资明细表、工资汇总表的编制,职工薪酬的计提,缴纳社保费、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2、计提折旧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表的编制、计提折旧账务处理
3、月末摊销
4、应交税费
5、结转销售成本
6、结转损益
7、结转与分配利润
第二篇月末业务
1、职工薪酬
一、计提职工薪酬
(一)编制工资汇总表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个人应缴社保—个人应缴公积金—个人所得税
单位总支出=应付工资+单位应缴社保+单位应缴公积金
计提账务处理
借:销售费用——工资
销售费用——社保费
销售费用——住房公积金
管理费用——工资
管理费用——社保费
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二、发放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工行城北支行
其他应收款——代扣个人社保费
其他应收款——代扣个人住房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三、缴纳社保费、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
其他应收款—代扣个人社保费
贷:银行存款—工行城北支行
借: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其他应收款—代扣个人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工商银行城北支行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工行城北支行
2、计提折旧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3)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4)其他规定不需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表
企业常见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公式:
1-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寿命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累计折旧=上月累计折旧+本月的折旧额
=月折旧额×已提折旧月数
净值=原值-累计折旧
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3、无形资产摊销
方法同固定资产折旧类似
通常采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进行账务处理。
公式:
年摊销额 = 无形资产原值
受益年限
月摊销额=年摊销额÷12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无形资产摊销
4、结转已售产品成本
可以销售业务发生时同时结转销售成本,也可以在月末一次结转销售成本。
常用方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