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确定位置(一)。
教材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发展,也是第三学段学习的铺垫,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帮助。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实践能力。
”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地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确定位置,抽象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正确表示位置的方法。
由于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能够很好地突破知识难度,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力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幅图,你能说出小青的位置吗?(课件出示图示。
)生:小青在小磊的右面,小军的左面。
师:那谁再来说说小青现在的位置。
(课件出示图示。
)生:小青在小亮的前面,小楠的后面。
生:他还在小磊的右面,小军的左面。
生:小青在小敏、小亮、小林、小军、小芳、小楠、小平、小磊8个人的中间。
师:现在小青的位置呢?(课件出示主题图。
)生:小青在小磊的右边。
生:那我们还得先找到小磊的位置,人少还行,人多时这样就麻烦了。
师:有道理。
生:小青在第3组第2坐。
生:小青在第3列的第2个。
师:大家都清楚地说出了小青的位置,那你们知道在数学上怎样确定位置吗?今天老师将与大家一起来学习。
(板书:确定位置(一)。
)二、合作交流,构建新知师:我们规定:从左边数,这是第1组,这是第2组……从前面数,这是第1坐位,这是第2坐位……师:在咱们班谁坐在第3组第2坐位呀?(出示班级学生位置示意图。
)生:毛晶晶。
师:你能说出你的位置吗?(指出前后的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位置。
)生:第3组第3坐位。
生:第3组第4坐位。
……生:老师他们都是第3组的。
(课件:第3组图先闪动,慢慢退去,变成一条竖线。
)师:那你们呢?生:第1组第2坐位。
生:第2组第2坐位。
……生:他们都是第2排的。
(课件出示:第2坐位图先闪动,慢慢退去,变成一条竖线,第3组第2坐位同学的位置变成一个红色的交点。
)师:这个交点是谁呀?生:(毛晶晶)老师是我。
(其他学生答是毛晶晶。
)师:毛晶晶的位置就是这条竖线和这条横线的交点。
(教师边说边在课件前指出。
)师:观察你们自己的位置呢?生:老师我们组也在一条竖线上。
生:我们这一排也在一条横线上。
师:是这样吗?生:是。
师:你们每一组都在一条竖线上,每一排都在一条横线上。
(边说边演示课件:将组都变成竖线,将排都变成横线,同学所在位置都变成交点,同时出现横纵坐标。
)师:你们看现在已经将坐位图示变成了一张简单明了的方格图,你们知道这些数字表示什么?生:横着看的数表示第几组,竖着看的数表示第几排。
师:我们再说位置的时候要先横着看在第几组,再竖着看在第几排。
师:毛晶晶的位置就是由3这条线和2这条线确定出来的。
(师在屏幕上指出。
)毛晶晶的这个位置,我们在这个方格图上怎样既准确又简便地表示出来呢?自己在纸上试着写一写。
学生写出了一些方法,教师引导(3,2)这样书写更加规范。
师:这就是数学中确定位置的一种方法。
[课件演示方格图中出现(3,2)。
] 师:这里的3和2分别表示什么?生:3表示第3组,2表示第2坐位。
师:谁还愿意用这种方法表示你自己的位置呢?生:我坐在第4组第2坐位,所以我的位置是(4,2)。
(师板书。
)生:我坐在第2组第6坐位,所以我的位置是(2,6)。
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聪明,这么快就会用数学方法表示自己的位置了。
每桌的学具袋里都有一张方格纸,请你先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用这种方法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再写出一些同学的位置,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生: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我和我们组同学的第一个数是相同的,和我一排的同学第二个数是相同的。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孩子。
你们发现了吗?生:发现了。
师:看来你们大家都是善于动脑的好少年。
生:如果我们将两个数写错了,位置就变了。
师:我们班的同学思维可真敏捷,能够捕捉到数学知识中的精髓。
那我们再用这种方式确定位置时一定要先横着数确定组,再竖着数确定坐位。
那现在咱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请男同学用这种方法写出你三个好朋友的位置,然后给女生。
女生将他好朋友的名字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地互相帮助解决呀!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师:同学们,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确定我们的坐位,还可以确定城市,建筑物等所在的位置。
这是一张学校附近的地图,谁能表示出我们学校的位置并说说你是如何确定的?(出示课件。
)生:在方格图上学校的位置是(4,2),我先横着看,在第4条线上,再竖着看在第2条线上,学校是4和2这两条线的交点,所以它的位置是(4,2)。
(课件演示。
)师:说得很清楚,你们学具袋里也有这张地图,拿出后请同桌合作写出学校和建筑物的位置。
师:谁想给大家汇报一下。
生:兆麟公园的位置是(3,4)。
生:防洪纪念塔在图上的位置是(1,6)。
(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你们也都是这样表示的吗?生:是的。
师:其实这张地图不是很详细,有些很有名的建筑地图上没有标出,咱们一起把它完善好吗?师:这里有一些建筑的名称并告诉了我们它在地图上的位置,你们能试着将它在地图上表示出来吗?(演示课件:原地图旁边标出几个建筑物和一对表示位置的数。
)同桌动手在地图上标出建筑物的位置。
师:谁能在电脑上进行演示。
(生进行汇报。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要召开综合实践现场会,有很多外地老师要来到我校,我们可以把自制的小地图送给他们,使他们更清楚地了解我们校周围的建筑位置,方便他们游玩。
生:太好了。
师:看,不知不觉地我们还做了件好事。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怎么样?生:好啊!师:这个比赛需要靠集体的力量来取胜,你们有信心吗?生:有。
师:那请仔细听比赛的要求和规则。
(课件出示规则内容,指名读。
)规则:每个小组前的板上都贴有一张方格图和一些数对。
请每组同学接龙先看准数对,然后在方格图上用实心点表示出来,后面的同学将自己找到的位置和前面的位置用线段连接起来,最后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看哪组同学画得又准确又快就获得冠军。
接过龙的同学要仔细看前面的同学位置找得对不对。
生:图形是一样的。
生:我们组最快。
师:看来,只有用心看好位置,快速找准位置,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取得好成绩。
好了,输的小组也不要不高兴,老师请大家看场电影吧!生:好啊!师:那我得先给大家发电影票,大家都到前面来吧!(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写有坐位号的票。
)同学们,电影马上就开始了,快坐下吧。
大家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有几名学生却站在了地上。
师:你们几个怎么了?让大家帮帮你们吧!生:我票上的第一个数字模糊了。
[她的票是这样写的(,5)]我不知道我的坐位是第几组?只知道是第5坐。
生:你的坐位在这儿,只有这个第5坐位空着。
师:你觉得是吗?生:是的。
(走到坐位上。
)师:你呢?生:我也是这个问题,我的坐位号也不全。
[他的坐位号是这样写的(2,)]但是我现在能找到了,因为第2组只有这个位置空着,我的位置应该是(2,3)。
四、拓展巩固师:虽然遇到了点小麻烦,不过凭借大家的智慧及时地进行了补救。
好了,电影开始了。
(播放:神舟七号发射和返航的录像。
让学生知道神舟七号就是通过确定位置才能顺利返航的。
)1、课件演示神舟七号发射及返回舱着陆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录像后,有什么想说的吗?2、神舟7号发射成功,圆了几代中国人漫步太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
科学家要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迅速准确地找到返回舱的位置,首先要确定好什么?生:神舟六号太厉害了!生:确定位置十分重要。
生:经纬线也可以确定位置。
师:同学们,确定位置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确定位置还有很多种方法呢!回家后可以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今天我们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经过了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逐步趋向完善。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本节课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取得理想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知识经验做迁移。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方法,这些认识是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
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来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有数学。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在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抽象出方格图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能更准确地了解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为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但对学生来说,这一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接受,我利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为他们提供了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
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空间想像力。
3.学习过程自主化。
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律,使学生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
我也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他们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又通过合作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融合沟通,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以上是我反思教学实践中比较成功的地方,同时,我也存在一些困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使小组合作发挥最大的效能?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评析: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其主要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亲身实践,体验过程教学设计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随着主题图中人数的增多,学生们发现用已有知识(前后左右)来确定位置有了麻烦,于是换用组和坐位的表述方法,这样就方便了许多。
学生亲身经历过程,发现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接着,教师又设计了将班里的坐位图慢慢变成了一个方格图这样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