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案-如何理解和运用作业成本法

方案-如何理解和运用作业成本法

如何理解和运用作业成本法
'本文试途用通俗的
解释作业成本大师精湛的理论,希望对财务实务操作有所帮助。

一、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
某企业经理的一句话可以说明一个优秀成本
系统的重要性:“现在行业收益率都非常低,往往只有4-6个点,如果成本计算有1%差距,企业收益就要扭曲20%。

”让我们再来看看经营者和专家对成本管理的见解。

(一)现行企业的理解:
1. 简单认识
把成本管理系统当成财务的一个部分,为了完成财务报表而做成本核算,至于成本信息谁在使用,并不是重要。

成本核算是一项任务而已。

2. 一般
把成本管理系统看成经营决策的一个支撑,一个信息来源,可以辅助管理部门以及市场部门制订经营决策,但是帮助不大。

从销售部门打给财务部门成本核算人员的问询价格折扣空间的电话数量就可以知道。

3. 深入应用
把成本管理系统视为企业整个运营的一个基础平台,促使企业精细化管理优化和提升。

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分析每一个产品带给企业的价值,分析产品的盈利特性,可以分析每一个客户/渠道/区域对于企业的价值。

同时,这个平台可以支撑责任
体系实现,可以帮助确定内部成本控制标准,制订考核依据。

它能覆盖企业所有的业务的平台,包括采购、
、销售环节,而不仅仅是覆盖生产运作的平台。

(二)专家实施ABC的认识
根据已实施ABC项目的
,专家们有以下几点深刻理解:
1. 多方参与,综合协调
作业成本法一般应由财务部门负责来做,但是对核算体系的设计例如作业划分动因选择最有发言权的是生产物流等业务部门,使用成本信息的是销售部门、管理层,把作业成本法变成现实的是一线业务人员、
人员和财务成本核算人员,这其中也少不了IT部门的大力支持;所以,作业成本法的项目往往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
不到位都可能导致项目中止。

参考方案:可以通过外部顾问咨询,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来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2. 把握好核算的精细程度
核算体系设计太细致的话,导致实施困难;太粗的话,又没有实际意义。

这个度很难把握。

如在项目中,客户希望把物流成本明确到每一份提单的储存天数,这不仅需要业务运作的各个环节有很详细的数据,还需要强大的系统支持。

太细致导致实施不下去,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参考方案:以满足成本信息的需求为目标,先尽可能详细,根据能否实现来对核算体系不断进行简化。

3.选择合适的实现工具
如果在ERP中实现,ERP需要做重新配置,客户一般缺乏对专用工具的了解,在Excel 中实现太复杂。

参考方案一:通过Excel实现,如果客户在这方面有很好的Excel核算基础。

参考方案二:委托软件公司设计了专门的ABC软件,如许继电气。

4.项目周期延长,参与疲劳
核算体系的设计讨论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在比较长时间投入之后如果没有看到结果,或者看到可能的对企业的价值,就是产生疑问,失去参与兴趣热情。

参考方案:通过试运行发现作业成本法的价值,再与高层沟通获得高层的认可与推动,确保项目组有持续动力不断前进。

二、在实务中的应用
与传统成本系统区别,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在具体实务中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变更成本计算流程
传统成本计算流程
费用(资源)归集到部门,用单一方法分配到产品;
作业成本计算流程
费用(资源)归集到作业,用多元方法分配到产品
第一,通过作业界定成本池,而非传统的生产车间或部门。

第二,用以分配作业成本到成本对象的成本动因,是建立在因果关系基础上的作业动因。

而传统方法则采用单一的数量基础成本动因,它通常既与资源成本无关,又与成本对象无关。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