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源口棠梨湖二期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三标段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责任公司2017年6月10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2基坑周边情况1.3基坑地质条件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三章施工准备3.1现场组织机构3.2主要施工机械3.3劳动力计划3.4临时设施准备3.5施工平面布置说明3.6材料准备第四章施工计划及总体部署第五章施工方法5.1施工顺序5.2施工方法5.3挂网喷砼施工5.4冠梁施工5.5锚杆施工5.6土方开挖5.7地面及地下水控制5.8基坑防护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6.1质量目标。
6.2质保体系6.3质量否决制度6.4质量保证措施第七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7.1安全管理目标7.2安全管理保证体系7.3安全管理制度7.4安全教育7.5保证安全施工措施第八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1文明施工目标8.2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8.3文明施工措施第九章冬雨季技术组织措施9.1雨天施工措施9.2冬季施工第十章基坑监测及应急救援预案10.1基坑监测10.2应急处理措施10.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0.4应急救援组织器材附:1、施工进度表2、施工总平面制图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韦源口棠梨湖二期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三标段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设计有限公司基坑支护设计单位: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基础工程公司监理单位:******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责任公司本工程位于阳新县韦源口镇横一路以北,负一层地下车库,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1760.85平方米,地上4栋33层住宅,二栋2层商业。
设计±0.00相当于黄海标高17.30m,场地现状标高按17.30m考虑,南侧道路标高按16.5m考虑:基坑开挖按板(主楼按承台,筏板垫层底)考虑,挖深为-6 m,开挖面积约14000平方米,周长495m。
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基坑支护形式为悬臂桩+被动区加固、水泥土挡墙、自然放坡+坡面喷砼。
1.2基坑周边环境具体如下:东面:地势低于于本场地,紧邻菜地。
南面:地势约低于本场地,为市政道路。
西面:为回填区,地面标高与本场地持平为办公生活区。
北面:地势高于本场地,为居民2~3层私人住宅。
1.3本场地地质条件本场区勘察点孔口标高在16.23~16.65米左右。
在基坑影响范围内,详细底层及特征如下:1)杂填土:杂色,土质松散,均匀性差,主要有粘性土组成,混夹少许建筑垃圾组成。
2)粉质粘土:黄褐、红褐色,硬塑,局部可塑,主要分布为坑壁土层。
3)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软到流塑,含白云母碎片,含少量完整白色螺丝壳体,富含有机质,具腥臭味。
含黑色未完全分解的腐植物和薄层粉土和粉细砂。
拟建场地涉及基坑侧壁及坑底地质地层情况:据勘察深度内揭露,拟建场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出露地层主要分布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坑底大多地段已接近粉质粘土,岩土工程条件较为简单。
具体底层详见地勘报告及“基坑周边底层展开”。
场区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赋存于上部填土层中,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量不大。
岩土工程地质分层表第二章编制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基坑工程设计图纸》(3)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1)钢筋焊接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3)建质[2009]87《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
第三章施工准备3.1 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安排为强化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确保该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期完工,做到施工现场文明安全,我公司拟派一名优秀项目经理任本工程项目经理,组成基坑支护工程项目经理部。
施工机构设置职能表3.2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为确保该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施工现场文明整洁,并根据我公司多年从事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经验,灌注桩采用宝钻-10型冲孔桩机成桩,锚杆采用XY-5型冲击器成孔,挂网喷砼则采用PZ-5型喷砼机施工。
施工机械及主要配套机具见表3-1。
基坑施工机械及主要配套机具表3.3劳动力配备一览表3.4 临时设施准备3.4.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1、本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安全文明管理,为了保证现场施工不受影响,由我方将与总包单位相互协调,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实行各分区现场布置和动态管理。
2、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用地,各种临时设施须合理布置,规范搭建,便于文明施工。
3、项目部组建并安排队伍进入场地后,进一步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划分作业区,了解周边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对施工现场统筹规划,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准备施工。
3.5施工平面布置说明1、场地平整、铺垫和主要道路的修筑根据现场踏勘,总包方前期已做好场地硬化和平整工作,施工道路可利用原有道路。
由于基坑已部分开挖,在场区北侧市政道路,可作施工机具及材料的安放场地,但要注意严禁坡顶超设计要求堆载和车辆超载行驶;在其他坡顶具有空间部位也同样严禁坡顶超设计要求堆载。
2、场区内全封闭施工现场已经修建围墙及施工大门,全场封闭。
3、场地水电管线设置我公司进场后,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水源、电源接驳点,安装设置二级配电箱和水表,再用各分线或水管接通到各施工用电、用水点。
电缆和水管进入各分区场区内后,沿施工区周边进行地下埋设,并做上醒目标识,电缆和配电箱的设置将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进行。
施工现场执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把锁。
4、临时设施布置为减少用地面积,我司租用总包单位活动板房作为临时用房,供办公和材料库房用。
总包方已确定的临时设施、施工道路,统一按照总包方要求管理。
5、施工平面布置参见附件基坑围护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
3.6 材料准备与试验为把好材料进场质量关,项目部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和材料员对工程项目所需材料的型号、规格进行确认,制定用料计划,并及时取样进行送检,取样必须请监理工程师到场签证,方可有效。
材料用量计划见表材料用量计划3.7 技术准备1、现场与业主方、设计、监理一起确定测量控制点的定位和交接。
2、收集、了解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设置情况。
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修改和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3、技术人员及主要岗位的技术工人熟悉图纸,准确理解和掌握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组织项目部内部各工序参与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岗位培训。
对进入场区内的人员和新上岗工人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
判定和编制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
第四章施工计划及总体部署总进度进度安排根据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工程量,先行施工支护桩,再行开挖土方施工锚杆及挂网喷砼支护。
根据土方开挖的进度,与之相互配合,预计施工工期70工作日。
上道施工工序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土方开挖),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分段、均衡开挖,严禁超挖,一挖到底,违规作业。
未达到设计对地下室抗浮的要求前,不得进行土方回填。
第五章施工方法5.1施工顺序钢管桩施工—挖第一层土方—施工第一层锚杆—施工第一层挂网喷砼-开挖第二层土方(分层开挖)--施工第一层锚杆——施工第二层挂网喷砼—循环以上作业自至坑底。
5.2施工方法1、深层搅拌桩本工程的搅拌桩主要用于围护止水和重力墙挡土,工程量及技术参数按设计要求。
采用四次喷浆、四次搅拌的工艺流程,其成桩工序包括放线定位、下沉搅拌、提升注浆等多个环节,其工艺流程,详见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深层搅拌桩质量技术要求(1)成桩垂直度偏差≤1%桩长,桩位偏差≤50mm;桩径偏差≤5%;(2)桩身注浆必须连续,注浆量满足设计要求,搅拌充分、均匀;(3)相邻桩必须有效搭接,搭接保证150mm,施工过程中不准留有施工缝;(4)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15%,水灰比采用 0.5~0.6;2、悬臂桩1)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
桩径800mm、300mm,桩间距1.3米,桩长12米。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平整场地→测量定位→安装护筒→开孔→入岩→成孔→清孔→安放钢筋笼→放导管→二次清孔→浇注桩身混凝土。
2)桩顶设冠梁连接,桩顶放坡及桩侧面采用土钉挂网喷砼保护。
1、测量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排距对灌注桩进行测量定位,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
2、成孔:钻机安装必须水平、周正、稳固,立轴中心、钻头中心及桩位中心必须“三点一线”,钻孔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
灌注桩采取湿成孔作业,成孔孔径及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清孔:钻孔完成后应及时换浆清孔,要求清孔换浆后的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300mm.4、钢筋笼制作与安装:钢筋的直径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深度进行下料,钢管连接采用搭接焊接,焊缝质量要求饱满,不得有气泡、裂纹、伤管等现象,所有钢筋焊接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
5、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水下浇筑工艺时采用C30配比),混凝土灌注桩浆充盈系数≥1.1。
3.施工要点1、钻孔定位要准确,桩位偏差不超过20mm;钻机安装要周正水平,钻孔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
2、成孔的孔径、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
3、钢筋的材质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管的焊接必须满足现行施工规范的规定。
4、混凝土所用水泥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灰比1:0.5。
要严格控制好注浆高度,未达到设计标高时要及时补注。
4.质量检查与验收1、施工前应检查钢管桩施工使用的钢管、水泥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以及相应的检验报告。
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施工状况,检查内容应包括桩机垂直度、桩截面尺寸、桩长、桩距等。
3、严格控制好注浆配合比,桩身质量完整,桩身充填物强度等级不低于20MPa。
3、基坑土钉挂网喷砼施工土钉挂网喷砼支护施工要求基坑边坡开挖→人工修坡→初喷→挂网→打入土钉→喷射混凝土→第二层土方开挖→循环,直到坑底。
1.边坡支护施工时,必须按设计开挖坡率、设计开挖深度分层开挖,开挖一层,施工一层,不得超挖。
2.每层土方开挖到位后,应使用人工在4.0小时内将机械开挖成的边坡修整,然后初喷一层,初喷层厚约30mm,接着打入土钉,挂钢筋网,喷射第二面层,二次喷射前应清除初喷面层上的浮浆和碎屑,并喷水使之湿润,以保证二次喷射面层与初喷面层可靠、牢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