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常规
五、阴道分泌物有形成分检验
1、清洁度 2、阴道毛滴虫检验 3、真菌检验 4、淋病奈瑟菌 5、阴道加德纳菌 6、线索细胞
1、清洁度
取阴道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涂片,高倍镜检查,根据所含 WBC(或脓细胞)、上皮细胞、杆菌、球菌的多少,分成 Ⅰ~Ⅳ度,清洁度的判定标准见表。参考范围:I-II度为正常, III-IV人民医院检验科
戴海玲
临床意义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阴道分泌物理学检验 阴道分泌物化学检验 阴道分泌物有形成分检验 细菌性阴道炎检验 质量控制
阴道分泌物(vaginal discharge)
为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主要由阴道粘膜 渗出液、宫颈腺体及子宫内膜分泌物混合而成, 总称阴道分泌物。
1.湿片法,操作简单,阳性检出率为50%,标
本注意保温,迅速送检,可观察到阴道毛滴虫的 活动,可提高检出率。 2.涂片染色法,敏感性和阳性率检出率高。 3.干化学法, 滴虫有很强的乙酰氨基葡萄糖苷 酶活性,水解对硝基苯-N-乙酰-β-D-乙酰氨基葡 萄糖苷,释放出对硝基苯酚,后者在碱性条件下 呈黄色,呈色深度与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成 正比。
酸碱度(PH值)
正常的阴道PH值为<4.5(一般为4-4.5) 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和化脓性阴道炎 时PH升高,PH为5.5-6。 PH增高也可见于幼女和绝经期妇女。
四、阴道分泌物化学检验
1、过氧化氢浓度测定 2、白细胞酯酶活性测定 3、唾液酸苷酶活性测定 4、脯氨酸氨基肽酶活性测定 5、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 6、胺试验
4、淋病奈瑟菌
(Neisseria gonorrhoeae)
淋病由淋病奈瑟球菌(NG,简称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 脓性感染,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人类 是淋病奈瑟菌唯一的宿主。 女性淋球菌感染主要部位为子宫颈,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表现 为白带增多,为脓性或不具有特性,常有外阴刺痒和烧灼感,伴 宫颈充血,触痛,偶有下腹痛及腰痛。尿道口充血,有触痛及脓 性分泌物,有轻度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有烧灼感;淋菌性 阴道炎较少见,症状轻微,有些患者有腹部坠胀,腰背酸痛,白 带较多,有些患者有下腹痛和月经过多等。分泌物呈粘液性或脓 性。
阴道分泌物化学检验
5、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 白色念珠菌和滴虫有很 强的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水解对硝基苯-N-乙酰-βD-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释放出对硝基苯酚,后者在碱性条 件下呈黄色,呈色深度与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成正比 临床意义:阳性,若同时pH≥4.8,表示可能滴虫感染;若同 时pH≤4.6,则表明霉菌感染。 6、胺试验 阴道分泌物加2.5mol/LKOH溶液时出现鱼腥味 气味。 临床意义:细菌性阴道炎呈阳性。
阴道分泌物化学检验
1、过氧化氢浓度测定 反应液中过氧化氢经过氧化物酶作 用,释放出新生态氧,后者在4-氨基安替比啉存在下,使 TOOS氧化呈红色或紫红色,呈色深度与H2O2浓度成正比 临床意义:表示分泌物中有益菌如乳酸杆菌的多少,阴性 表明乳酸杆菌多,清洁度高。 2、白细胞酯酶活性测定 白细胞酯酶水解5-溴-4-氯-3-吲哚 乙酸盐,释放出溴吲哚基,后者在氧存在的条件下呈蓝色 ,呈色深度与白细胞酯酶活性成正比。 临床意义 :用来表示白细胞的多少,阳性表明白细胞多于 15/HP,阴道炎呈阳性。
真菌孢子和菌丝(湿片)
真菌孢子和菌丝(湿片)
真菌孢子和菌丝(革兰染色)
真菌和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
真菌和阴道加德纳菌
真菌和阴道毛滴虫
真菌检验方法
湿片法 采用显微镜湿片高倍镜镜检见到白色丝假酵母菌的卵圆 形孢子或假菌丝。 涂片染色法 涂片美兰或革兰染色后油镜观察,可见芽胞、孢子 或与出芽细胞相连接的菌强丝,成链状及分支状,敏感性和阳性 率检出率高。 干化学法 白色念珠菌有很强的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水解 对硝基苯-N-乙酰-β-D-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释放出对硝基苯酚, 后者在碱性条件下呈黄色,呈色深度与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 成正比。 培养法 采用真菌培养基培养,提高检出率。
阴道加德纳菌
(gardnerella vaginalis,GV)
革兰染色阳性或阴性小杆菌
革兰染色阴性球菌
下一页
6、线索细胞(clue cell)
是诊断BV的重要指标之一 线索细胞:是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的胞质表面粘附大量 GV及短小杆菌或其他厌氧菌,使上皮细胞表面粗糙, 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粒,其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
阴道分泌物化学检验
3、唾液酸苷酶活性测定 唾液酸苷酶水解5-溴-4-氯-3-吲哚 乙酰神经氨酸,释放出溴吲哚基遇重氮盐起反应呈红色或 紫色,呈色深度与唾液酸苷酶活性成正比。 临床意义: 阳性表明可能有细菌性阴道病。 4、脯氨酸氨基肽酶活性测定 厌氧生物以及白色念珠菌有 很强的脯氨酸氨肽酶活性,水解L-脯氨酸-对硝基苯胺,释 放出黄色的对硝基苯胺,呈色深度与脯氨酸氨肽酶活性成 正比。 临床意义:单纯的脯氨酸氨基肽酶阳性表明可能有细菌性阴 道病,但若同时伴有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阳性,则根据乙 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判断结果
阴道毛滴虫(TV)
• 阴道的致病性厌氧 寄生原虫,虫体为 8~45μ m,呈梨 形或椭圆形,无色 透明,大小多为 WBC的2~3倍。
前 鞭 毛 波 动 膜 后 鞭 毛
细 胞 核
轴 柱
阴道毛滴虫(TV)
阴道毛滴虫(革兰染色)
无色透明环 梨形 圆形 三 形、 角
阴道毛滴虫(美兰染色)
阴道毛滴虫检验方法
杆菌 球菌 上皮细胞 脓细胞或白细胞个数
清洁度
Ⅰ Ⅱ
多 中
无 少
满视野 ½ 视野
0~5个/HP 5~15个/HP
Ⅲ
Ⅳ
少
无
多
少
15~30个/HP
>30个/HP
大量 无
表层细胞角化的阴道鳞状上皮(10×100 油镜)
中层阴道鳞状上皮细胞(10×40油镜)
阴道优势菌的特点
乳酸杆菌:
革兰氏阳性杆菌、无芽孢、无鞭毛、无荚膜,细长有弯曲或 呈球杆状、杆状、单个、双极链状无动力的厌氧或兼性厌氧菌。 生长适宜温度30-40℃,最适PH3.0-4.8 阴道内最常见乳杆菌有 1、嗜酸、卷曲、格氏、詹氏乳杆菌主要产H2O2 2、唾液乳杆菌 3、发酵乳杆菌 等20多种
异常的外观
血性白带: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如宫颈癌、宫体 癌等,还有宫颈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老年性阴道 炎、重度慢性宫颈炎和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副反应时均 可见血性白带。 黄色水样白带:常见于子宫粘膜下肌瘤、宫颈癌、子 宫体癌等。 灰色均质鱼腥味白带: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 咖啡色白带:月经前白带咖啡色的原因有很多如排卵 期白带呈咖啡色,宫颈疾病等,
线索细胞(clue cell)
粘附大量加德纳菌(革兰染色)
粘附大量弯曲弧菌(革兰染色)
下一页
线索细胞(湿片)
线索细胞(美兰染色)
六、细菌性阴道炎(BV)
是由于阴道生态环境的改变,正常生态菌群乳酸杆菌减少,阴道 加德纳菌(GV)和大量致病性厌氧菌(如弯曲弧菌)增多,GV 可产生丙酮酸和氨基酸,被厌氧菌群脱羧基生成相应的胺,促使 阴道 pH值升高,另外,精液也可使阴道pH值升高,在此环境下 GV逐渐形成优势菌。 厌氧菌产生的胺可导致上皮细胞脱落和大量分泌物排出,阴道分 泌物中氨增加,产生特殊腥臭味,导致BV的发病。 GV还可引起早产、产褥热、新生儿败血症等。
一、临床意义
女性泌尿生殖道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医学检查项目,主要用于监 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与否及种类。 阴道分泌物检验因医院不同及习惯不同具体涉及的项目有些差异, 主要有以下项目:pH值、白细胞、清洁度、真菌、滴虫、线索细 胞、GV、淋球菌。
二、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一般在阴道深部或阴道穹后部、宫颈管口等处取材,制成生理盐水悬液 和涂片染色,临床医师应根据对感染病原体的初步判断来确定取材部位 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如真菌好在阴道前,中、段的侧壁生长,滴虫容易 在阴道后穹窿滋生,所以采集要注意部位,以免造成漏诊。 阴道标本采集前24小时,禁止盆浴、阴道灌洗及阴道用药、性交等,月 经期间不宜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以免影响结果。
3、真菌检验
真菌性阴道炎在阴道抵抗力低的时候容易患病,阴道真 菌多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当阴道内糖原增多、酸性增强 时,真菌迅速繁殖引起炎症,多内孕妇、糖尿病患者 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患者。 临床症状:外阴瘙痒或灼痛为主要症状,急性期白带 增多,外因性排尿困难,外阴地图样红斑。分泌物呈 乳凝块或豆腐渣样。 真菌好在阴道前,中、段的侧壁生长。
阴道优势菌的作用
分泌H2O2、乳酸菌素 和硬脂酸等 占位性保护 营养竞争
分泌乳酸,维持 酸性环境
乳酸杆菌的作用
刺激机体免疫 系统
维持阴道微生态正常的核心是维持乳酸杆菌的优势地位!
正常的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
正常阴道分泌物:
阴道乳酸杆菌 上皮细胞
I度(湿片)
II度(湿片)
III度(湿片)
三、阴道分泌物的理化检验
外观 酸碱度
外观
在生理状态下,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一般无 气味,量的多少不等与雌激素水平高低及生殖器官 充血情况有关,于近排卵期白带量多,清澈透明、 稀薄如蛋清样,排卵期2-3天后白带混浊粘稠、量 少,行经前量又增加。妊娠期白带量增多。
异常的外观
脓性白带:黄色或铜绿色有臭味,多为滴虫或化脓性 细菌感染;泡沫性脓性白带,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 其他脓性白带可见于慢性宫颈炎、老年性阴道炎、子 宫内膜炎、宫腔积脓、阴道异物等。 豆腐渣样白带:为念珠性阴道炎所特有,常伴有外阴 瘙痒。 无色透明粘液白带:常见于使用雌激素后及卵巢颗粒 细胞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