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讲 现代学习理论(信息加工与建构主义部分v3.1)

第3讲 现代学习理论(信息加工与建构主义部分v3.1)


建立认知地图。 刺激与反应的联系是 间接的,以观念、意 识为中介。 重视学习的内部过程 与条件,重视人的主 观能动性。
学习是情感与认知相 结合的整个精神世界 的活动。 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一 种自我发展、自我重 视,是一种生命的活 动,而不是为了生存 的一种方式。 第18页
课后思考题:
1、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斯金纳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有哪些教学原则? 3、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在教育技术应用中有哪些借鉴? 4、苛勒的顿悟说与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6、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对教育技术有什么影响? 7、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8、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 9、支架式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10、谈谈你对各种不同流派的学习理论的认识。
长时 记忆
人类学习的信息处理模型
知识的客观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机构主义的进一步
发展,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发 展了早期认知学习论中已有的有关“建构”的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性学习 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赋予 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
同化
图式
平衡
质的改变
顺应
第34页
思考问题需要立场:2008年12月4日,2008年河南省冬季人才
Question
交流大会在郑州举行,由于这场招聘会是2008年最后一次招聘会,数 万名求职者拥向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场面极其火爆。由于求职者过 多,场面几度失控,人才交流中心大门被挤坏,另有多名学生被挤倒 在地上,主办方调来二十多名保安和工作人员紧急进行疏导,场面才 得以控制。 -------2008年12月05日 网易和CCTV联播
高层次需要
认识和理解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低层次需要
需要层次中含有学习动机。
第16页
二、人本主义关于学习实质
学习的类型与过程: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可将
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大类。人本主义学者 提倡进行有意义学习,该学习具有四个特点:
学习者投入全部情感与认知来参与学习活动; 学习是自己发自内心的要求; 学习是渗透的,能使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 学习是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
第19页
五分钟作业(下课时上交):
学号:2007XXXXXX 姓名:欧阳夏丹
问题:仅从电视上看到烹饪节目你 能学会烧菜吗?结合今天的课 程内容给与解释。
第20页
五分钟作业(下课时上交):
学号:2007XXXXXX 姓名:欧阳夏丹
问题:从图中你
读到什么知 识?并说明 理由。
第21页
五分钟作业(下课时上交):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
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33页
Question
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
同化、顺化和平衡 ;
同化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 顺应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 境的过程。 平衡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 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量的扩充
代表人物:前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他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后来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心理治疗专 家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
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使 学生的整体人格都得到发 展。
学习是个体潜能实现的过程
自我实现需要 审美需要
教育科学学院
王胜
第1页
第二讲
现代学习理论[2]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涉及对学习规律和学习
条件的系统阐述,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 理过程,注重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学习领域,是课程 和教学理论的基础。 由于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产生 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这些不同的理论各有特点,相互补 充,适用于不同的情形。
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学习氛围中; 强调要注重从做中学。
第17页
梳理一下: 三大理论体系的主要学习观点
联结主义
认知主义 人本主义
学习是建立和形成SR联结。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 系是直接重视学习的 ,无观念、意识的中 介。 外部条件与过程,忽 视内部过程与条件。
本课的基本目标:
了解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区别各学习理论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掌握各种学习理论的蕴意; 了解学习理论发展的意义。
第3页
本课的主要内容
第1节、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2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4页
第三节、认知-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
郑州某次大学生 就业招聘会上, 3万大学生将电 梯挤变了形。
第24页
放学后, 我一定会看书的! 因为我是好学生。
第25页
Question
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
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这一流派也称为弱的建构主义折中的建构主义。
第30页
Question
社会性建构论
将社会置于个体之上; 真实性/经验是依靠对话的方法建构起来的,对话是
形成新意义的心理工具,应成为关注的中心;
知识根本不存在于个体内部,而是属于社会的,是以
文本形式呈现的,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解释文本
的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 ,
以及当代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乔纳森。
一、理论根源
1、哲学根源
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库恩:科学只是解释世界的一种范式,知识是个人的理解。 后结构主义:强调非理性,去中心、去权威。
2、心理学根源
皮亚杰: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思维发生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 过程中获得经验,图式不断协调、建构的过程。 维果茨基: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 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作用。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26页
Question
激进建构主义
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
的互动实现的;
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
织。
第27页
Question
社会性建构主义
将群体放在个体之前,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置于首位; 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意义和理论只有与社会和物
第31页
Question
控制系统论的观点
强调认识主体不是旁观者,而是置身于行为之中的积
极主动的观察者和反省型的参与者;
特别重视不同观察者之间存在的复杂的互动关系,重
视对包括提问方式、看与听的方式在内的各种循环过 程的再认识;
重视交互的、协作的学习方式。
第32页
Question
意义指什么?
世界是客观的,但人的认识主
观的,人对于世界的解释是依赖 个人经验的。
鱼就是鱼!!
第12页
Question
作个小结:从无脑人到大头娃娃。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学习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种反应表现在学习者外 在行为的塑造。 通过对刺激反复有效地强化,就能够进行有效学习。 对外在榜样的模仿也可以发生学习。 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而非形成S-R联结,是对环 境的认知。从环境中去发现,才是学习的本质。 完形就是一种存在于大脑中的图式,这就是认知结构。这 种认知结构就是学科的结构,具有客观性。 认知结构是通过信息的加工来完成的,其核心就是记忆这 种客观的学科结构。 这种认知结构是凭个人经验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同伴协商 和教师的指导而进行主观建构的。
人类记忆的性质:选择、转变、存储信息 信息存储的方式:转换和重新编码
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 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第6页
二、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执行控制
效应器
期望系统
环 境
反应发生器 短时 记忆
感受器
感觉登记器
也称“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和
“信息加工理论”,既强调外 部刺激的作用与外在反应,也 强调学习者内部过程的内在条 件在作用;也代表人物是加涅。
一、信息加工学习(人是机器)
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实质上是由获得信息和使用信息构成的 人的行为是由有机体内部的信息流程决定的
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假设
3、技术根源
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第9页
二、建构主义派别繁多
1、激进建构主义 4、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
2、社会性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 的分类
5、社会性建构论
3、社会文化认知
6、控制系统论观点
第10页
三、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1、学习的含义:学习是意义的建构过程,这种过程是在一
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 间的协作活动得以实现的。
学号:2007XXXXXX 姓名:欧阳夏丹
问题:从图中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