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第九章 中子测井

9第九章 中子测井


0.329 0.0045 0.0016
– 结论:岩石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主要取决于含氯量。
13:52:29 第九章 中子测井 19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 4、热中子扩散和俘获
• (4)热中子寿命τ
– 从热中子的生成时起到它被吸收为止所经过的平均时 间,它和宏观俘获截面的关系为:
13:52:28 第九章 中子测井 10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2、快中子对原子核的活化 • 快中子与地层物质的原子核除发生(n,n’)反应外, 还可发生(n,α),(n,p)核反应。这些反应产生新 的放射性原子核。新核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放射出带 电粒子和γ射线,称为次生活化伽马射线。 • 活化测井:硅测井,铝测井,钙测井,氯测井 • 硅活化:
• 例如,C12和O16都能与14Mev的快中子发生非弹 性散射而激发释放出γ射线,这是C/O能谱测井的 基础。
13:52:28
第九章 中子测井
9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1、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
• 非弹性散射截面:一个快中子与一个靶核发生非 弹性散射的几率。 • 原子核的能级是非连续的,只有当入射的中子的 能量至少大于靶核的第一激发能级时,才有可能 发生非弹性散射,同位素中子源发射的中子能量 较低,对非弹性散射的贡献可忽略不记。因此, 必须使用加速器中子源,以产生较高能量的快中 子。
) , E
2
2A (A 1)
2
E0
– 氢 核 , A=1 , a=0 , ΔEmax=E0 , ΔE=1/2E0 , C 核 , A=12,a=0.716,ΔE=0.142E0 ,ΔEmax=0.284E0 。因此 氢核是岩石中使中子减速的最主要的元素,岩石对快 中子的减速能力取决于岩石的含H量。
– 2、中子的释放:当中子获得大于结合能的能量 时,可以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
13:52:28
第九章 中子测井
3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一、中子和中子源 – 3、中子与原子的作用
• 当中子与原子相互作用时,和核外电子几乎没有库仑 力作用,而直接与原子核碰撞,其反应几率主要取决 于核的性质。因此,中子入射物质后,主要是与原子 核发生作用。
一、超热中子测井的基本原理
– 利用中子源发出快中子,在地层的 运动中和地层中的各种原子核发生 弹性散射,逐渐损失能量、降低速 度,成为超热中子。探测超热中子 密度,转化为计数率,以此寻找储 集层、确定孔隙度的测井方法。探 测器和中子源贴井壁测量减小井眼 影响。
13:52:29
第九章 中子测井
24
第二节 超热中子测井
95
Am
9
241

93 4
Np
237

12
2
He ( a ) n Q ( 5 .7 0 1 M e v ) 0
1
4
Be 4
13:52:28
2
He
C 6

第九章 中子测井
7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一、中子和中子源 –5、中子源:
• 加速器中子源(脉冲中子源):用人工的方法(加 速器)加速带电粒子,去轰击靶核,产生快中子, 特点是人为控制脉冲式发射。 • 如(D-T)中子源:利用加速器将带电粒子氘核加 速到0.126MeV的能量,然后轰击靶核氚,生成a粒 子和中子,中子的能量平均为14Mev。
• 质子和中子在核中存在很强的核力作用,要使之从核中 释放出来,必须提供足够的能量。用高能(带电)粒子 轰击作为靶核的原子核,引起核反应,释放出中子。一 般选用轻原子核作靶核(A小,结核能小,易产生中 子),如4Be9和1H3。
• 测井用的中子源有两类:同位素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
13:52:28
第九章 中子测井
13:52:28 第九章 中子测井 14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3、快中子的弹性散射
• (4) 热化碰撞次数
– 热化碰撞次数:核物理将初始能量为E0 的快中子 减速为热中子所需的平均碰撞次数。
– 若E0为2Mev,则H、C、O 的热化碰撞次数为 18、 114 、150。说明,H为主要的减速剂。
13:52:29 第九章 中子测井 18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4、热中子扩散和俘获
•(3) 岩石对热中子的宏观俘获截面Σa:
– 微观俘获截面σa:一个原子核俘获热中子的几率; – 宏观俘获截面Σa :一立方厘米所有原子微观俘获截面 的总和。 Cl 31.6 H C O Mg 0.4 Ag 0.215 Si 0.13 Ca 0.43
13:52:29
第九章 中子测井
16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3、快中子的弹性散射
•(6) 减速时间τ S和减速长度Ls – 减速时间τS:快中子从初始能量E0减速为热中子能量Et 所需时间; – 减速长度Ls:
def
LS
Rd 6
2
– Rd:快中子在减速为热中之过程中,中子移动的直线距 离。
第九章 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NUETRON LOGGING):利用中子和地层相 互作用的各种效应,来研究井剖面地层性质的各种测井 方法的总称。包括中子—热中子、中子—超热中子、中 子—伽马测井、中子活化测井以及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 测井和中子寿命测井。 测井时,中子源向地层发射快中子,快中子在地层中运 动与地层物质的原子核发生各种作用,由探测器探测超 热中子、热中子或次生伽马射线的强度,研究地层的孔 隙度、岩性及孔隙流体性质等地质问题。
13:52:28
第九章 中子测井
15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3、快中子的弹性散射
• (5) 岩石散射截面
– 微观散射截面σs:一个中子与一个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 的几率;
– 宏观散射截面Σs :单位体积物质中的原子核的微观散 射截面之和。
– 结论:纯岩石的宏观减速能力基本上决定于纯岩石的 孔隙度(含淡水条件)
• 快中子 能量>0.5 MeV 穿透能力很强。
• 中能中子 1KeV~0.5MeV
• 慢中子 0eV~1KeV
超热中子约为0.2~10 eV 热中子约为0.025 eV 热中子标准速度2200 m/s
13:52:28
第九章 中子测井
5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一、中子和中子源 –5、中子源:将原子核中的中子释放出来的装臵。
13:52:28 第九章 中子测井 13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3、快中子的弹性散射
• (3)弹性碰撞能量损失
– 当为正碰撞时,中子损失能量最大。实验证明,中子 一次弹性碰撞可能损失的最大能量和平均能量分别为:
E
m ax
( 1 a )E 0 ,a (
A 1 A 1
D T 2 He 0 n 17 . 588 Mev
4 1
13:52:28 第九章 中子测井 8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1、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
• 高能快中子与地层发生作用时,快中子被靶核吸收 形成复核,然后放出能量较低的中子,靶核仍处于 激发态,而激发态的核放出特定能量的γ后回到基 态,放出的伽马射线称为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
第二节 超热中子测井
一、超热中子测井的基本原理
–2、孔隙度对减速长度的影响
• 在地层中所有的核素中,氢核 减素能力最强,远远超过其它 核素。因此,地层的减速长度 取决于地层中氢的含量,氢主 要存在于孔隙流体中,因此, 孔隙度增大,减速能力增强, 减速长度减小。
13:52:28 1
第九章 中子测井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第二节 超热中子测井 第三节 热中子测井 第四节 中子伽马测井
13:52:28

第九章 中子测井
2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一、中子和中子源 – 1、中子
• (1)组成原子核的不带电的中性微粒,电荷上 限10-18电子电荷。它与质子以很强的核力结合 在一起,形成原子核。 • (2)中子的质量1.00887μ;1 μ =1.66053886 × 10-27kg ;质子的质量1.00758μ。
6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一、中子和中子源 – 5、中子源: • 同位素中子源: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核衰变时放出的高 能粒子(а粒子)去轰击靶核,引起核反应,释放中子。 • 这种中子源的特点是连续发射中子。发射中子的平均 能量为4~5Mev。 • 如镅铍(Am-Be)中子源,利用镅衰变产生的a粒子去 轰击铍,引起核反应释放出中子,产生中子能量平均 为5Mev。
• 中子能量不同(速度不同),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 式也就大不相同,因此,目前使用的中子测井的中子 源包括使用同位素中子源和加速器中子源,提供不同 能量的快中子。
13:52:28 第九章 中子测井 4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一、中子和中子源 – 4、中子的分类
• 中子的能量指的是它的动能,根据中子的能量可将中 子分为:快中子、中能中子、慢中子。
一、超热中子测井的基本原理
–1、岩性对减速长度的影响
•快中子的减速过程,取决于地 层中原子核的种类及其数量, 不同靶核与中子发生弹性散射 的截面不同,每次散射的平均 能量损失不同,因而,快中子 的减速长度不同。在孔隙度相 同的情况下,不同岩性的地层, 快中子的减速长度不同。
13:52:29 第九章 中子测井 25
13:52:29 第九章 中子测井 22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