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之转化膜与着色技术(ppt 30页)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之转化膜与着色技术(ppt 30页)
§2 磷化
磷化膜是由金属表面与稀磷酸及磷酸盐溶液接触 而形成的。以钢铁磷化处理应用最广。
钢铁磷化膜按其厚度
厚膜、薄膜,
根据磷化膜的形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
假转化型磷化、转化型磷化。
根据其处理溶液成分或温度
锰系、锌系、锌-锰系、锌-钙系磷化 高温(90℃以上)、中温(60-70℃)、低温(30-50℃)和常
钠、重铬酸钾,并加有硝酸、硫酸,有的还有少量添 加剂以改善工艺。
老化:钝化膜形成后的烘干称为老化处理。
铝和铝合金的铬酸盐钝化
预处理:预处理是先脱脂再进行碱蚀,以除去制件表面
氧化层,露出新鲜、均匀的基体表面。
成膜处理:铝材铬酸盐膜成膜溶液的特殊之处是含有氟
离子。
§4 化学氧化
化学氧化处理因为成本低,设备简单, 处理方便,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化学氧化 处理可在铝、铜、钢铁、锌、锡、镉等金 属及其合金上进行,获得不同性能、不同 颜色的氧化膜。
加入氧化剂,如NO3-,NO2-,ClO2-等,它们能 除去成膜时产生的[H]和亚铁离子。
加入电位比铁高的金属离子,如Cu2+、Ni2+、 Co2+,它们通过电化学反应沉积在基材表面上, 扩大阴极面积,加速磷化过程。
钢铁磷化工艺
预处理
脱脂浸蚀预处理 表面调整工序 对于非涂装的防护磷化(厚膜), 表面调整包括机械方法(如擦、刷、喷砂等)和化学
转化膜与着色技术
§1 转化膜的基本特性及用途
定义:
金属化学处理法(化学转化膜)是通过化学 或电化学手段,使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膜层的方法。
机理:
金属与特定的腐蚀液接触而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化学反应,由于浓差极化作用和阴极极化作 用等,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附着力良好的,能 保护金属不易受水和其他腐蚀介质影响的化合 物膜。
特点:
由于化学转化膜是金属基体直接参与成膜反应而成的, 因而膜与基体的结合力比电镀和化学镀膜层大的多。
用途
m M n A Z M m A nnze
保护和装饰
提高涂膜与基体的结合力
耐磨减摩
用于冷成形加工
电绝缘性
分类:
按形成机理分为: 化学转化膜 电化学转化膜 按成分分为 氧化物膜 磷酸盐膜 铬酸盐膜 草酸盐膜 按用途分为 功能性膜(耐磨、减摩、润滑、电绝缘、冷成型加工、涂层基底) 防护性 装饰性
§3 铬酸盐钝化膜
铬酸盐膜形成机理
铬酸盐膜的形成是通过金属-溶液界面上的化学反应, 其中关键反应是金属与六价铬之间的氧化还原。 金属与六价铬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表面溶解, 金属离子进入溶液,六价铬被还原成三价铬。 上述反应消耗了氢,金属表面pH值升高,使凝胶状的 Cr(OH)3,等在表面沉淀,形成钝化膜。 上述凝胶状沉淀物吸附其它成分,如六价铬、水、金 属离子等,构成成分复杂的铬酸盐钝化膜。
用途:主要是涂装底层。
转化型磷化
磷化膜的结构
无定型磷酸盐
结晶型磷酸盐
磷化膜的性质:防护性
金属磷酸盐转化膜质量评定已建立国家标准,见 GB/T11376-1997。
当所用的磷化膜是作为涂装底层时,其质量检验应采 用GB/T 6807-1986《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 件》。
转化膜的膜重测量方法见GB/T 9792-1988《金属材料 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法)》。
Fe与磷酸二氢盐反应。 Me(H2PO4)2+Fe(H2PO4)2+8H2O
→Me3(PO4)2·4H2O+Me2Fe(PO4)2·4H2O+8H3PO4
成膜过程及加速所用
磷化过程不仅是化学过程,而且还有电化学过程。难溶性 磷酸盐的沉积发生在微阴极区,而阳极极化处理效果却相 反。
随着温度的上升,速率亦相应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值。表 面越粗糙,晶核数就越多,成膜速度也越快。溶液性质不 同,其相界面的扩散系数、溶液成分进入晶格时结晶的排 列情况以及催化作用和抑制作用也不同。
磷化处理到一定时间以后,成膜速度降低到零,膜的形成 和溶解达到平衡。磷化膜的形成并不是在停止放氢时就停 止了,而是在细孔中进一步形成。在停止放氢的一瞬间, 膜的孔隙率仍占金属总面积的3%~20%,只有在某一时间 以后(大约10min),孔隙率才达到0.5%的恒定值。
为了加快磷化速度,提高磷化膜质量,通 常采用的方法是:
钢铁的化学氧化常用强碱溶液,称为碱性氧化法。即 在较高温度(130℃以上)下,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氧 化剂(硝酸钠或亚硝酸钠)进行处理。铁反应生成亚铁 酸钠(Na2Fe02)和铁酸钠(Na2FeO4),然后两者相互作 用,生成磁性氧化铁(Fe3O4)膜。
钝化膜为无定形膜,由不溶型的三价铬化合物和 可溶性的六价铬化合物组成。
不溶型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为骨架;
可溶性部分充填在骨架内部;
当钝化膜受到轻度损伤时,露出的基体与膜中的 可溶性部分相互作用,使膜修复。
锌的钝化
预处理:除去工件表面的油、脂、污物、氧化皮。 钝化:钝化最常用的六价铬化合物是铬酸酐、重铬酸
方法(如钛盐、草酸、镍盐、铜盐等),其中最有效 和最有实用价值的是钛盐活化。
磷化
厚膜磷化
92℃以上,15~60min,膜厚20μm以上,膜重60g/m2。 用途:用于浸油、防护油或蜡及染黑后作防护用。
薄膜磷化
温度一般为20~90℃,时间短(0.5~3min),厚度1~ 5μm,膜重范围浸渍磷化为2~5g/m2,喷林为1~3g/m2。
钢铁的化学氧化
钢铁的化学氧化俗称发蓝处理,膜的主要成分是 Fe3O4。根据制件的表面状态、材料成分和氧化处理 工艺规范的不同,可获得蓝黑色和黑色的氧化膜。
应用:机械零件、精密仪器与仪表、武器和日用品的 防护与装饰。
氧化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氧化后没有氢脆影响,像弹 簧钢、细钢丝及薄钢片件也常用氧化膜作为防护层。
温(室温)磷化等。
钢铁磷化膜形成基本机理
磷化膜的形成
(1) Fe+2H3PO4→Fe(H2PO4)2+H2(pH值升高) (2) Me(H2PO4)2→MeHPO4+H3PO4
3Me(H2PO4)2 →Me3(PO4)2+4H3PO4 使可溶性磷酸二氢盐向不溶性磷酸盐转化,沉积成膜。
Fe+ Me(H2PO4)2 →FeHPO4+MeHPO4+H2 Fe+ Me(H2PO4)2 →Me2Fe(PO4)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