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电图基础知识终结版

脑电图基础知识终结版


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脑电图
新生儿、婴幼儿、儿童、青少年
脑电活动频率与年龄相关的演变过程
活 动
年龄 3个月龄 6个月龄 2岁
主要部位
枕区 枕区 枕区
出现频率 分化程度 3-4Hz 5Hz 6-7Hz 7-8Hz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轻度分化
α
7岁
9-18个月龄 枕区
枕区
枕区
9Hz
10Hz
中度分化
脑电活动频率与年龄相关的演变过程 • 中央区μ节律 以中央区(C3、C4)为主;
• • • • • 出生后Rolandic节律为6-7Hz; 到3个月龄后频率为8-12Hz; 6-12个月龄,中央区节律数量逐渐增多; 可不对称性出现; 如无特殊加注,均为睁眼状态下记录。
脑电活动频率与年龄相关的演变过程 • Lambda波
分化良好
15岁
脑电活动频率与年龄相关的演变过程 • θ活动 见于各年龄段儿童的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中。
• • • • • • θ活动 3周 为中央区节律; 1岁内 迅速增加,分布广泛; 5-6岁 达到高峰,其后开始下降,以颞、枕区著 2-5岁 弥漫性θ活动为主; 5-6岁 α与θ活动大体相等; 此后年龄段中α活动逐渐变得更加明显;
门棘波,或称门波(wicket waves, or wicket spikes)
为单个棘样波,或成串Mu样波; 6-11Hz; 60-200 μV; 负相尖样,正相圆钝; 主要见于老年; 发生于思睡或轻睡期; 出现于α波消失后; 见于颞区,双侧或单侧,可一侧多发,常为左侧; 以单个形式出现,常被误以为颞叶癫痫; 其后不伴以慢波成分,不改变背景活动,不使背景 脑电活动减慢,与颞叶癫痫不同;
脑波出现的方式
活动 节律 暴发 阵发 周期性 散发 偶发 一过性 同步性
脑电图诱发试验
睁-闭眼试验 过度换气 闪光刺激 睡眠诱发 Wada 试验 原理 方法 正常/异常反应 原理 方法 正常/异常反应 原理 方法 正常/异常反应 原理 方法 原理 方法
三、正常脑电图与良性变异型
成人清醒期正常背景活动
α 节律
①慢α变异,双重波或切迹波,通常为 4-5Hz,可能为α活动未完全同步的结 果; ②快α变异,为安静状态下的α活动的2 倍;
上图 快α变异 下图慢α变异
β 活动(Beta activity)
>13Hz频率,一般波幅小于30μV, 分布广泛, 波幅较低: 1)额区β活动最常见,频率在20-30Hz,睡眠 期可达35-40Hz,随身体活动减低; 2)中央区β活动,部分可能在Rolandic区μ节 律基础上变异;快波常混杂μ节律; 3)后头部β活动,频率多为14-16Hz,可达 20Hz,可被睁眼阻滞,属于快α变异型; 4)广泛β活动,额中央区最高,频率18-25Hz, 波幅30-100μv不等,常成纺锤样节律,是脑 电活动对药物的正常反应,药物巴比妥类, 如硝基安定,苯巴比妥等;
上图平均导联 下图双极导联
手套波(mitten pattern)
400-500ms高波幅波形,多见于Fz、 Cz 见于睡眠状态; 上升支常出现切迹波,形成拇指部分 100-125ms;其慢波,形成手的部分; 需与棘慢波综合鉴别
1.sss再找个清晰的图片替代原有图片! 2.6Hz幻影棘波,在找个清晰的图片替 代原有图片! 完善课件内容! 徐飞飞 于2015-12-12
μ节律(Mu rhythm) 又称梳状节律
9-11Hz、波幅30-80μv,常混有20Hz快波活 动; 负相尖,正相圆钝,短串出现; 主要见于双侧中央区(C3\Cz\ C4);
μ活动与感觉运动皮层功能活动相关,不受
睁闭眼影响; 肢体主动和被动活动时减低;也可被活动意 念所抑制; 可以不对称,或单侧明显;
小尖棘波(sss)
见于思睡或轻睡状下; 常为低波幅,短时限<50ms,双相棘波, 下降支较陡; 其后慢波成分,可以有,无节律性慢活动, 不影响背景脑电活动; 多见于单极导联,颞区,可广泛分布; 定侧:单侧为主,可双侧对称,或不对称; 发生:散在; 患者年龄:成年; 对癫痫发作的诊断没有意义;
6Hz幻影棘波
I期睡眠(NREM):
以3-7Hz,相对低波幅,混合频率脑电 活动为主; 每页纸中α活动必须少于50%; 眼球运动减慢,下颏肌张力减低EMG; 随着睡眠深度增加,3-7Hz活动增多, 波幅增高; I期末可出现大量顶部尖波;
II期睡眠(NREM):
睡眠纺锤出现(阵发出现的12-14Hz活 动, 持续0.5-1.5秒); 出现K综合(持续最少0.5秒); 由于睡眠纺锤和K综合为散在分布,间 断出现,长达3分钟的Ⅰ期睡眠出现在 K综合或纺锤之间,也应视为II期睡眠;
二、脑电图基础知识
脑电图基础知识
脑电图的波形是由频率、波幅、位相、波形等 组成。
脑波频率分哪几种主要频带?快波频段 ?慢波频段?
波幅
波幅也称电压,单位微伏μν
调节与调幅
位相
位相又称时相,指脑波波形与时间的 关系。
波形
脑波的分布方式
广泛性 弥漫性 一侧性 局灶性 多灶性 游走性 对称性
成人睡眠分期及睡眠背景活动
思睡(drowsiness)脑电活动 成年人思睡中背景频率减慢(α解体); α 活动增高,分布范围扩大,然后消失; θ 波幅增高并广泛分布; 1)老年人可出现颞区θ和δ波增多,节律性高波幅δ 活动易与病理性间歇性节律δ活动相区别; 2) 广泛性中至高波幅5-7Hz,θ活动暴发常可见到; β 活动增多,偶成爆发性,然后减低; 1) 思睡期β 活动在额中央区增加; 2)Mu活动,可见于思睡中,α节律消失后 Mu 节律 可持续存在;
6 Hz 棘慢波 也被称为快棘慢(fast spike-and-wave); 以棘慢波形式出现; 频 率:6±1Hz; 重复频率:规则; 暴发持续时间:短暂; 分 布:前头部和后头部导联; 定 侧:双侧对称,同步; 通常为低波幅棘波; 主要见于轻睡状态; 随睡眠加深而消失; 与临床癫痫发作无关; 患者年龄:青年;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电生理脑电图室 徐飞飞
电 极
电极材料:脑电图电极用于采集脑电信号,由导电性能良好的金 属材料制成。但有些金属材料在有直流电持续通过时,由于电化 学反应而在金属电极表面产生电荷积累,造成时间和频率的电阻 增加。电极表面因为存在电荷和极性而产生直流电效应,经放大 后产生大幅度的基线缘慢漂移伪差。因此,这种有极性的金属材 料不能用于记录电脑信号。脑电图的电极通常为银电极,其可在 外部直流电作用下形成时间和频率依赖性的双相表面电荷,因而 没有明显的极化现象。脑电图电极也可采用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 的无极性电极。
III 和 IV期睡眠(NREM):
二者常被统称为慢波睡眠; 高波幅慢波(峰峰波幅最小75μV,0.52Hz脑波)脑电活动为主; 如果睡眠慢波以 0.5-2Hz波占20%-50% 被 视为III期睡眠; 如果睡眠慢波以 0.5-2Hz波大于50% 被视 为IV期睡眠 老年人如果其波幅可以低达50μV,也为3, 4期睡眠;
REM睡眠
REM睡眠: 为相对低波幅,混合频率的EEG,类 似于I期睡眠表现,但下颏肌电张力明 显减低,伴以周期快速眼球运动;

顶部尖波(vertex sharp)
可见于NREMⅠ,并可延续到Ⅱ期; 100-300μv,波宽125-300ms,青少年波幅 最高; V波双侧同步,主波负相为主,见于中央顶 区; 儿童和青年人,V波可呈高波幅尖或棘波形 态,需与癫痫波鉴别; 双侧不对称出现中央导联,但在睡眠初期可 以一过性不对称; 可见思睡状态
K complex (K-综合波)
高波幅复合双相或多相慢波,类似顶 尖波,但常比顶尖波更宽; 出现在NREMⅡ期,并可延续到Ⅲ期; 可以分布到顶区和额区; 顶部波幅最高; 常伴以纺锤活动; 为一种传入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与觉醒(arousal)机制相关;
POSTS (posterior occipital sharp transients of sleep) 睡眠中一过性枕部正相尖波
纺锤活动(sleep spindle)
NREMⅡ的标志,并可延续到Ⅲ期; 波形12-14Hz梭形节律,50-75μv,0.52s/串; 中央区(Cz、C3、C4),向额区扩散; 同步、对称,也可以游走,不对称; 极度纺锤,小儿纺锤波幅100-150μv,串 长>5s,见于癫痫/智力低下儿童,也可 正常儿童;
θ活动(theta activity)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较成人多;低波 幅(小于30μv),4-7Hz,弥漫性; 成人清醒期少量,思睡期出现,睡眠 时增加; 儿童可为主要的背景活动; 颞叶θ,见于老年人可少量或颞区α-β 混合短程、阵发出现;
λ 波( Lambda 波 )
形状类似与希腊字母λ; 发生于清醒期枕区,呈倒三角形/锯齿状; 波形呈单相或双相/三相,主成分呈正相; 波幅20-50μV, 波底较宽,100-200ms ; 散发/连续出现,双侧对称,但也可以非对称。 患者主动注视活动物体,眼球扫视运动或节 律性闪光刺激是容易出现;
α 节律 β 活动 θ 活动
μ节律
λ波
Alpha 节律(α rhythm):
α 节律: 指8-13(Hz)脑电活动; α 节律: 指由α 脑电活动组成的一种特殊形 式节律,主要见于后枕部导联; 正常的α频率相当稳定,双侧对称,变异很少 ≤0.5Hz。 成人α波幅20-100μV, 一般不超过150μV 枕区波幅最高; 可扩散到顶,颞,中央导联; 右侧较左侧波幅略高,分布更广泛; α节律波幅减低:睁眼,唤醒刺激,集中注 视力等情况下;睁眼后单侧不消失为异常;
缺损节律(breach rhythm)
为颅骨缺损记录的脑电活动; 这一情况是指颅骨缺损区,在没有颅 骨衰减的情况下,可以记录到更多的 高频脑电活动; 可见β活动数量增多,波幅增高;
精神运动变异型(psychomotor varian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