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教案
课程难点:视觉艺术的时空观念
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课堂讨 论、 思
考题、
作业
课堂讨论:空间形式美的内容?
思考题:何谓空间形态?
作业:造成视觉饥渴的环境景观有哪几种?及其解决办法?(对城市环境艺术而言,怎么才能解决好环境景观的视觉饥渴问题。)
教
学
后
记
课 时 教 案
周 次
第2周第3次课
课 题
第一章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 案扉 页
本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作为专业教学的主干课程,承前启后,一方面将已学到的专业基础课加以归纳、总结、消化和提高;另一方面也是为今后的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系统地掌握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学习目的:通过对环境艺术这个专业概念的系统阐述,让学生从专业角度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所认识,并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中的各个学科内容的专业介绍,让学生能够对本专业各个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基本理念:艺术设计的创作指导思想从单纯的商业产品意识向环境生态意识的转换。
作用: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造型艺术专业:
建筑艺术属于美术的范畴
建筑艺术有自身的特殊性,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
东方古典园林以中国为代表,崇向自然讲究意境----山水园;西方古典园林则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代表,以建筑的概念出发追求几何图形美-----规整园
近代以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人工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使人们日益重视自然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平衡,园林以其自然要素占绝对优势的地位,成为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
01环境系统存在的多样特征:
02环境系统发展的动态特征:
03环境系统关系的协调特征:
04环境美学的个性特征
1.2.3相关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边缘性,综合性,设计方法的规划性,融通性。决定了需要对相关设计专业进行了解,研究。
1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
城市规划专业属于建筑学的范畴,是二级学科。
1.3.1总体控制的设计内容;1.3.2选项控制的设计内容
1.3.3空间形态过度的设计内容
1.4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方法90分钟
1控制系统的设计概念;2协调融通的工作方法;3设计创意设计表达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周 次
第1周第1次课
课 题
第一章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授课类型
理论课(2)、实践课( )、实习( )
授课类型
理论课(2)、实践课( )、实习( )
时间设计
授
课
内
容
与
教
学
设
计
第一章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1.2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
1.2.3相关设计专业
2风景园林专业
风景园林专业与景观设计专业都是建立在园林学的基础之上。
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 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时间设计
授
课
内
容
与
教
学
设
计
第一章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1.1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提出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相对早些。
1988年最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1998年成为”艺术设计“专业下属的专业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学科的边缘性,行业的综合性,运行操作的协调性,。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宏观的艺术设计战略指导系统。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
目标:建立一个符合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
核心概念: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
1.1.1生态环境与艺术设计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地球环境系统在人为力量的作用下逐渐演变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定义:(略)
1.1.2人类文明与艺术设计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01:原始渔猎采集
02:农业文明
03:工业文明
艺术并不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东西,它是人们感觉(视.听.触.味.嗅.)的产物。仅此,就人的感觉而言,视觉与艺术的关系已经是十分的紧密了。
1:人的感官与艺术形式
自从心理学形成以来,人的感觉器官就被认为是视.听.触.味.嗅等感觉能力存在的基础。
如果我们从设计本身的空间形态的这种空间维度来进行分析,我们会更好的理解“人的感官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
讲述
12
2
第五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处理手法
5.1形式美的处理手法
5.2利用自然要素的处理手法
讲述
13
2
第五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处理手法
5.2利用自然要素的处理手法
讲述
14
2
第五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处理手法
5.3利用装饰要素的处理手法
5.4利用艺术品的处理手法
讲述
14
2
第六章 室内设计
6.1室内设计方法
6.2室内设计程序
04:生态文明
1.1.3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
原始渔猎采集----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 避群害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共融,和谐)
农耕时期:建筑无论是单体形制,群体组合,还是比例尺度,细部装饰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世界文化名城几乎都建于这个时期。空间 构图与自然环境高度统一(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基本做到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共融)。
授课类型
理论课(9)、实践课(0)、实习(0)
教学时数
9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理念知识,并对于设计的工作方法形成初步的认识。
主要知识点
1.1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生态环境与艺术设计;人类文明与艺术设计;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
1.2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理念
1.3环境艺术设计的实施内容
1.4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方法
讲述
4
2
第二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尺度
2.1空间尺度的基本概念
讲述
4
2
第二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尺度
2.2影响尺度的因素
讲述
5
2
第二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尺度
2.2影响尺度的因素
2.3不同范围的尺度
讲述
6
2
第二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尺度
2.2不同范围的尺度
工业文明,工业化时代,机器的使用使生产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社会分工细划。农业时代的建筑已不能适应新的功能。
工业文明所推进的人工环境的发展是以对自然环境的损耗为代价。故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制定各行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是人类能够继续生存的唯一选择。
建立生态文明,如果仅仅用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单靠科技手段去修补环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必须在各个层面上去控制人类的社会行为和改变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思想。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全部内容:城市布局模式,邻里和社会理论,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美化和城市设计,城市绿化,自然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等课题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5分钟
授课
重点、
难点
课程重点:人的感官与艺术形式
视觉与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遗产界定的环境意义
教学方法及手段
采用启发式与互动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方式授课
教学内容 的衔接及学时分配
1.1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90分钟
1生态环境与艺设;2人类文明与艺术设计;3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
1.2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理念90分钟
1.2.1视觉艺术;1.2.2文化遗产;1.2.3相关设计专业
1.3环境艺术设计的实施内容90分钟
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出发,环境艺术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诸多战术层面的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10分钟来自15分钟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授课
重点、
难点
课程重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课程难点:生态环境与艺术设计
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
课堂讨 论、 思
考题、
作业
3:视觉与环境艺术设计
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视觉概念出发,无非就是将人工环境的视觉观感调整到类似于自然的状态。这是适度的自然状态,既不存在视觉饥渴,也不存在视觉污染,因此能够产生美感。
无内容视野和单质视野的物象是造成视觉饥渴的环境景观
无内容视野:很少或根本看 不到任何内容的视野
1.2.2文化遗产
1972年巴黎《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对人类的整体有特殊意义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自然风光和文化及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教学进程与章节学时分配
周次
学时
授课
方式
1
2
第一章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1.1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1.2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理念
讲述
2
2
第一章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1.2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理念
讲述
2
2
第一章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1.2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理念
1.3环境艺术设计的实施内容
讲述
3
2
第一章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2: 视觉艺术的时空观念
以视觉艺术综合表现形式的室内为例:室内空间形态是由空间限定要素组成的界面围合而成。(如同杯与水的关系,杯体是圆柱形,水的形态自然会被限定成圆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