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吞咽障碍PPT精选课件

吞咽障碍PPT精选课件

作用:收紧、抬高软腭、 扩张或缩紧口峡。食块在 口腔内保持、向咽部移送、 鼻咽腔闭锁
三叉N 、舌咽、迷走N 异常:
9
舌肌
舌内肌、舌外肌 作用:改变舌形态、位
置。咀嚼、形成食块、 运送食块 舌咽、舌下N 异常:
10
咽肌
咽缩肌、咽提肌 作用:封闭咽腔、下
推食块、上提喉和咽 迷走N、舌咽N 异常:滞留、不能关闭
17
口腔期
食团经口向咽运送的过程
开口纳食→口唇闭锁,舌根与软腭相接→口腔内保持
液体 半固体→以舌、腭挤碎 固体→咀嚼 少于1-1.5秒
食块形成→向咽腔移送
18Βιβλιοθήκη 期 食团通过吞咽反射由咽部向食管运送的过程 腭肌收缩,软腭抵咽后壁,鼻咽关闭 咽提肌收缩,上提咽喉,会厌呈水平状,喉入口
关闭 封闭口峡 食道入口开放,咽缩肌依次收缩,食物入食管
吞咽障碍
1
主要内容
吞咽生理、病理 脑血管疾病所致吞咽障碍的表现 吞咽功能的评价 吞咽障碍的治疗
2
吞咽障碍
指口腔、咽、食管等吞咽器官发生病变时, 患者的饮食出现障碍或不便而引起的症状。
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吞咽不畅——滴 水难进
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并发率高,40% 部分病人2W左右可自行恢复 肺炎、脱水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直接或间接
11
喉部肌肉
喉外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喉内肌 作用:抬高和降低舌骨,参与吞咽反射;
开大或缩小声门裂,紧张或松弛声带 三叉N 、面N、舌下N、
颌N 异常:
12
食管上括约肌(UES)(环咽肌)
静息状态下强直性收缩 作用:防止空气和胃内容物自由出入 异常:肌张力增高;喉上抬差
13
(三)正常吞咽过程
认知期 准备期 口腔期
(随意)
咽期
(反射)
食道期
(蠕动)
14
口腔前期
是患者通过视觉和嗅觉感知食物,用餐具或 手指将食物送至口的过程
对食物的认识 食物入口之前的阶段。
意识水平低下的患者,即使见到食物亦 无任何反应;精神不能集中、对食物反应冷 漠的患者,在进食时则极易发生误咽。
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受损部位 下运动神经元,舌咽、迷 双侧上运动神经元,
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 双侧大脑皮质或皮
下性损害
质脑干束损害
咽反射期 减弱甚至消失。进食水时 咽反射一定程度残
呛,误咽突出
留;但延迟,误咽
准备期、 无或轻。常有食物及大量 严重
口腔期
唾液滞留于口腔内。重者 口常张开,唾液外溢,不
能讲话和吞咽。
影响患者的一般状况,甚至死亡。
3
一、吞咽生理、病理
2000余次/d 100多块肌肉 咽期反射运动(﹤1S),
最复杂的躯体反射之一
4
(一)参与吞咽的器官
唇 颊
口腔 牙齿
舌 硬、软腭
咽、喉部 食管
5
(二)与吞咽有关的肌肉及神经
面肌 咀嚼肌 腭肌 舌肌 咽肌 喉肌 食管上括约肌
情感障碍 少见
常伴有强哭强笑
23
(二)各期障碍的表现
24
1.准备期障碍(咀嚼、食块形成)
流涎 (唇闭合,下颌上抬、感觉减退) 食物在患侧面颊堆积(舌运动、面颊的紧张度、感觉减
退)或食物嵌塞于硬腭(舌体上抬) 咀嚼不当(咀嚼肌) 食物的抬举、成形和推进困难(舌前2/3运动异常) 误咽(舌腭闭合障碍) 可伴构音障碍,或味觉、温度觉、触觉和实体觉减退或
15
口腔准备期
摄入食物并在口腔内咀嚼形成食团的过程 1.进食 口唇及前齿协调地适应食物和餐具的形态,
将食物纳入口中。 口唇闭合不良的患者不能顺利地将食物纳
入口中,即使将食物送入口腔,亦多漏出。
16
2.咀嚼及食块形成
在口腔内,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容易吞咽 的食块。
流质饮食直接吞咽;果冻、粥类等半流质食 物需通过“推压咀嚼”(舌体上下活动,使 食物在舌与硬腭之间被推压、挤碎)形成食 块;固体食物还需“磨碎咀嚼”(下颌做上 下、回旋运动,舌体左右活动、使食物在臼 齿上磨碎)以形成食块。此时软腭与舌根之 间(口峡部)闭锁,避免食物进入咽部。
吞咽后咳嗽:有几种情况: 1. 口腔留有残渣,睡觉时食物落入气道; 2. 食物卡在咽部,正常人可意识到,再次吞咽。脑卒中患
者因感觉障碍食物落入喉; 3. 由于喉上抬减退,食物残留在喉上端
28
误咽的分类(引用藤谷顺子,1996)
分类
前咽期型 喉上抬期型 喉下降期型 吞咽不全型
机制
由于口腔内食物保持不良,食物在喉部开始 上抬之前流入咽部,进入气道
咽部初期由于喉部上抬不够或声门闭锁不全, 喉部不能闭锁发生误咽
咽部期后,上抬的喉部下降、声门扩张时, 残留在喉部内的食物进入气道
2. 舌后部运动不充分,在会厌谷可留有残渣 3. 喉抬高受损:轻度受损,残渣在吞咽后保留在喉的上
部;中度受损,气道开放吞咽
27
(三)误咽的观察与分析
吞咽前咳嗽:提示食物过早流入咽喉部。舌腭控制差, 咀嚼时食块滑落咽部,或吞咽反射始发延迟。
吞咽中咳嗽: 吞咽时声带不能闭合或喉没有上抬可出现 吞咽中误吸。
6
面肌
口轮匝肌、颊肌 作用:闭唇、向外拉嘴角,
使唇颊紧贴牙齿,帮助咀 嚼和吸吮。食块在口腔内 保持和吞咽 面N 异常:
7
咀嚼肌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 外肌
作用:上提下颌、下颌侧 方移动。咀嚼、搅拌、食 块形成
翼外肌
三叉N 异常:
翼内肌
8
腭肌
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 垂肌、腭咽肌、腭舌肌
丧失
25
2.口腔期吞咽障碍的特征
不能送到口腔后部,反 复试图吞咽动作,咽期 启动延迟或困难,或分 次吞咽,常需头后仰进 食或液体
26
3.咽期吞咽障碍的症状
吞咽反射缺乏或延迟
1. 不能触发吞咽反射,进流食困难。 2. 咽部感觉异常,或咽肌运动紊乱和收缩力减弱
误咽
1. 一侧或双侧咽壁无力,咽缩肌不能充分挤压,食物咽 部滞留
19
食管期
食团通过食管进入胃的过程
20
二、吞咽障碍概述
脑血管疾病所致吞咽障碍的表现
21
(一)吞咽障碍的原因
1.脑血管疾病 2.神经、肌肉疾病
大脑半球病变
一侧大脑半球的病变:多数数周内自然恢复 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损害——假性球麻

以延髓为中心的脑干部病变——球麻痹
22
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相关主题